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00719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徽州孝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毕业设计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徽州孝文化引言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他们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时刻警示指引着后代。在这些乡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道德文化,例如徽州孝文化,把这些优秀的道德文化融入到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中,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道德文化素养,还可以让中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徽州孝文化推崇长幼尊卑,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十分具有说服力。它分为精神层面的孝文化,制度层面的孝文化和物质层面的孝文化这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徽州孝文化的实质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中学生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春期,学习好、利用好徽州孝文化对他们的人生有着深远的意义。可见,中

2、学教师应需对徽州孝文化有着足够的重视,并且应把徽州孝文化合理地融入到中学思想品德课中,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让中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徽州孝文化。1 徽州孝文化的界定1.1 徽州文化无梦到徽州,千古恩悠悠。钟毓神秀地,万世竟风流1。徽州,既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也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但是地域上的分割并不能阻隔文化心理上的血脉相连,古徽州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徽州文化,指引着生生不息的徽州人民2。实际上徽州文化是一个独立的,多元的,有完整体系的整体,既有地理空间和时间流程上的限定,又有内容实质上的限定,它具有丰富性,独特性,辉煌性,典型性和全国性五大特点。200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3、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在黄山调研期间,在听取了有关徽州文化的情况后,将它概括为“C、B、M、E、A”五个要素3,C代表文化(Culture),B代表贸易(Business),M代表医学(Medicine),E代表教育(Education),A代表建筑(Architecture),如此概括,足以突现出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精要内容。笔者愚钝,不比江泽民同志大智大慧,但也根据江泽民同志的话对徽州文化做出了总结。在文化发展的有些领域, 徽州或许尚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派别, 却也出现了一批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其中哲学上的主要代表就是新安理学的创始人朱熹,还有婺源的程洵、休宁的程永奇,程大昌等,朱熹提出了

4、“天理”、“气”、“格物致知”、“知行为一”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范畴;在数学方面,程大位著有算法统宗十四卷,他发展了珠算计数,完善了珠盘口诀;物理学方面有郑复光,他著有光学巨著镜镜冷痴并且在机械制造方面有很大的造诣4。当代还有文学家绩溪人胡适,著名的教育学家歙县人陶行知等,这一系列文化名人和文学巨著不仅仅对徽州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更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另外说道文化方面,除了文学著作等,还应包括徽州德社会制度,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徽州的契约制度,宗法制度还有宗族文化。徽州的契约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土地房屋买卖租赁关系、宗族公约、商业资本筹集、诉讼案卷等,这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徽州

5、大多数是由移民聚族而居形成的,徽州人敬宗重族,强化修谱,尊敬长者,并且会制定宗族族规家法,族人严格按照规矩办事,以形成约束便于管理。当然,徽州人的意识与价值观,风俗与信仰,徽州绘画艺术等等都是徽州文化的具体表现,也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1.2 徽州孝文化徽州文化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归纳下来其核心却十分简单,就是孝文化,也可以说传统中国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定义为孝的文化。徽州孝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其历史性过程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徽州地处大山之中,交通闭塞,环境相对安逸,给人一种安其生,乐其土的稳定感,后来随着大量移民的

6、迁入,中原世家士族也带着儒家的核心文化及伦理道德涌入徽州,在徽州宗族中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并且为日后孝文化在徽州地区的普及和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迁徙过后,徽州人民虽仍聚族而居,宗则有祠,支派有谱,但也深受富有感染力的儒家孝文化的影响。徽州人民自然融合了宗族文化和儒家孝文化,并且发扬光大,使得徽州地区的宗法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视血缘宗法的亲疏、等级之别,维护长者、尊者的利益,因而受到民众的重视。在这种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环境中,人们就更加注重亲人之间的感情,注重使家庭团结稳定,长幼尊卑十分分明,这时孝文化也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思想上,程朱理学的兴盛推动了徽州孝文化的崛起,徽州是一个典型

7、的宗族社会,恰好朱熹本人又是宗族制度的维护者,所以程朱理学中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也广受推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朱熹提出:“人家三代不修谱,则为不孝矣”,促进了徽州地区的修谱之风的盛行;朱熹的家礼是徽州人民遵守的道德规范之一,包含着尊祖敬宗,孝顺父母帮助徽州人民建设本族礼仪规范,约束族人的行为,便于控制族人,朱熹的诸多思想深度得推动了徽州孝文化的发展9。此外,徽州孝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和大力支持,比如说宋太宗诏令天下“举孝悌彰闻”,大力推行孝道教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称“孝子皇帝”,颁布教民六谕,宣扬孝道,甚至连他的遗诏也是在阐述孝道;清代顺治帝亲注孝经,

8、康熙帝颁布圣谕十六条等,他们都对孝道的弘扬不遗余力,大肆宣传,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孝道写入法律,惩治不孝之徒,使臣民认识到孝道的重要性,不择手段地强化孝道的权威地位,巩固皇权。另一方面,孝道本身博大精深,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历代统治者通过奉行尊老国策,增强人们的孝意识,激励人们践行孝道10。由此可见,徽州孝文化蓬勃发展至今是有足够充分的理由的,其盎然的生机力和精髓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徽州人民的子孙后代。关于孝文化,能为人说道的非常多,众多学者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说明,笔者认为徽州孝文化是在徽州本土这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宗族式社会的基础上,徽州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经验

9、总结出来的,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支柱的孝意识、孝行为的总和。结合儒家孝文化精髓和徽州历史事件以及各类文献,把徽州孝文化归纳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1.2.1物态层面的孝文化物态层面的孝文化是指在物质实体方面体现出来的孝文化,包括实物和体现孝行为的活动等。这主要包括记录孝行为的文献、文集、方志等大量文书,包含了徽州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各式各样的徽州建筑,如村落,祠堂,民居等,主要有黟县西递宏村,棠樾鲍式敦本堂,龙川胡氏宗祠,棠樾牌坊群等实物。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如前文所说,在建设之初就体现着宗族式的孝文化。笔者曾踏访过徽州地区,那里的建筑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错落有致,别具特色,匠心独运,

10、从导游那里了解到当地的建筑汇聚山川之灵气,讲究布局,主次分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一点在民居上最能反应出来。徽州本地的民居典雅朴素,却又不失韵味,主次分明,长辈的房间一般都是空间较大,而且向阳的,一般都有一个庭院供家庭会议使用,方便长辈对晚辈训话,这处处都体现着孝文化。徽州建筑群是对孝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更是把孝文化切实得体现在具体事物当中,使概念具体化,方便后辈学习和敬仰。1.2.2制度层面的孝文化古徽州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并且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与之相,联系的家族制度,进而使徽州打上了深刻的家族烙印。徽州人民聚族而居,保持本身宗族文化,徽州文化本身是一个十分完整的体系。徽州宗

11、族以家谱、祭祀、宗祠等多种方式维护着家族文化,并使之传承下去,在此基础之上出台一系列家法、族规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这些家法族规遵循孝道的原则,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儒家孝文化,推动了徽州孝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举例说明,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青年人应该多注意修养自己的品德,德育与智育并重,首先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做一个有德行有修为的人。另外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2。古徽州族规明确规定了若父母健在,儿女不得到远方游玩,以防家中老人有突发状况儿女不在身边,但徽州的独特的生存环境不允许儿女常年侍奉左右,徽商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12、,所以徽商人会常常以书信报平安,并常回家看望父母。有的徽商则是商业稍有成就,便不再远游,侍奉于父母身边,以便弥补这种遗憾。制度层面的孝文化大多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孝道还是发自内心,自觉尽孝,徽州人民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非常好的。1.2.3精神层面的孝文化精神层面的孝文化包括徽州人民对孝道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折射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心态观念等,是对徽州人民内心深处孝意识的写照。徽州地理闭塞,受外来迁移人员带来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儒风盛行,可以说儒学就是徽州文化的实质,徽州各个层面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深受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帮助

13、父母尽心尽力地做事情就是孝顺。徽州多山林,耕地很少,人们多外出经商,所以这种孝顺就多了几分艰难,但是徽州徽商的动机大多也是“服贾以孝父母”,尽自己之所能去孝顺父母,也可见孝意识深入人心。徽州不仅仅男子尽心尽力尽孝,甚至连女子也是如此。有史料记载,歙县南呈村降有一个孝女村,唐朝时有一位母亲跟两个女儿去山上采桑葚,母亲被老虎所咬伤,两位女儿奋勇把母亲从虎口救出但是母亲身陷残疾,两女竟终身不嫁侍奉母亲,此等壮烈事迹更是可见徽州孝文化深入人心11。精神层面的徽州孝文化深深扎根并影响着徽州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徽州社会形成泛孝主义心态,扩大了孝文化的影响力。总之,诸多因素促进了徽州孝文化的蓬勃发展,使

14、其成为了中华传统孝文化的典型标本。因此在现在这样一个孝道意识严重缺失的社会,加强对徽州孝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广泛传播徽州孝文化的精髓就具有更有迫切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学时期是道德信念、理想形成,并用于指导自我行为的时期。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新时期德育内容的发展要求以及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因此,如何发挥徽州孝文化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对中学生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2 徽州孝文化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作用2.1丰富课堂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徽州孝文化博大精

15、深,具有丰富的内容,对当代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要想使中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孝文化的精髓,还要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上对中学生进行教育,让其切实体会到孝文化的魅力,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孝文化的力量,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徽州孝文化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影响是不仅丰富了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个人品德的提升,具体有以下几点。2.1.1书本形象化孝文化的内涵核心是“善事父母为孝”,在课堂上着重强调这一点,对学生讲解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侍奉父母,帮助父母,替父母做事的必要性,通过历史上孝文化的实际事例来形象说明,使得书本上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

16、有说服力,使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孝道的深层次含义,并践行在实际生活中。例如:庐州合肥人包拯,其年少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28岁时中了进士,出任建昌知县,但他的父母不愿跟随而去,包拯便立马辞官归乡去照顾父母,他的孝心也广为人称赞。再父母相继过世之后包拯才重新踏入仕途,包拯能够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前途去孝顺父母,足以见其孝心是多么强烈;还有婺源人王复荣,年少时家里贫穷,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只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年少的他不畏艰难,跟随同乡外出打工来侍奉父母;婺源贡生汪应雷,从小就攻读孝经,懂得爱亲敬长,成年后在很远的地方为官,有一天突然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乘马车冒大雪归家,葬祭尽礼;歙县鲍光郎三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自从母亲去世后,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笑容,他主动向朝廷请旌,到乾隆三年,母亲的坊表才建成,他“犹涕泣,恨不及其生”,可见鲍光朗对其母感情之深14。这些徽州历史上的关于孝道的故事还有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