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99717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的教育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的教育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的教育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的教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的教育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 的 教 育宜城市汉江中学 李 丽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班上,只见教室里议论纷纷。仔细听了一会儿我终于弄清楚了:昨天上午叶子向小松借了他那部价值九百多元的“好记星”,归还的时候有人证实是吴芳代收并放回了小松的书包里,但不知怎么回事“好记星”竟不翼而飞了,而且这期间也没有别班的学生进来。物品丢失后同学们私下进行了追查但无果而终,现在只有求助我这个班主任了。直觉告诉我,这很可能是本班学生所为,我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摆在我面前的有两种办法:一是声色俱厉地彻底搜查,来个人赃俱获;二是用爱的力量、人格的尊严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自觉把“好记星”拿出来,私下还回去。教师的职业意识提醒我不能象对待嫌疑人那样对待

2、学生,更何况即使查出来又该如何收场?此时我意识到第二个办法不失为一次教育学生的好机会。理清思路后,我走上讲台,微笑着说:“同学们,这件事我们先放下来,现在听老师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星期五那天,一个美国男青年醉酒驾车撞死了一个花季女孩。按常理这个男青年既要赔偿巨款,还要坐牢。出乎意料的是女孩的父亲只要求男青年每周的星期五为死者寄一美元钱,并且要坚持15年,风雨不间断,否则他将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别人都说女孩的父亲一定是疯了。头几个月这个男青年如约寄钱,可还不到一年,这个青年满脸痛苦地找到死者的父亲说:“杀了我或让我去坐牢吧。1美元虽少,但夜里我经常被噩梦惊醒,眼前总晃动着那个鲜血淋淋的场面,看到

3、你的女儿嘴角滴着血,披头散发地向我走来,我实在受不了了”。讲到这里,教室里一片静寂,我停顿了一下说:“精神上的折磨,过失之后的内疚远远超越了金钱的层面。这也许正是女孩父亲的高明之处,他要让那个青年永远记住醉酒开车的代价。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其中的某一位当时只是出于好奇,拿了玩一玩,过后一定会还给别人的。我也相信,听过这个真实的故事以后,你们会变得更懂事。 好记星再好,不过千元而已,若是因内疚而丢失了一生的快乐却是用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的。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能经得起这次人格的测试,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教室里顿时传来阵阵掌声,我也在期待着。当天下午小松的“好记星”又出现在他的书包里,他高举着“

4、好记星”和同学们一块欢呼着,教室里又是如潮的掌声。望着他们,我也被笼罩着他们的快乐所感染。这两次的掌声与失而复得的“好记星”联系在一起,是一次自我审视的契机,同时也是教育之爱的延伸:教育之爱是理智型的。理智指明辨是非、厉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必须服从于教育理性。班主任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应该从呵护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动。在洞察事情真相的同时,还要去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结局,考虑自己教育方式的选择给学生心灵带来的不同影响,是否会对学生(包括犯错学生)造成人格伤害。我们不能将个人的爱憎平移到自己的教育对象上来,不能仅为明辨是非而冲昏了

5、头脑。在追查“好记星”的过程中,如果我采用第一个方案,逐人追查,也许会来个人赃俱获,但同学们对有偷窃行为的同学肯定会表现出厌恶之情。如果我们将那位同学推向了众人的对立面,那他以后将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显然教师的这种做法是不够理智的。教育之爱是宽容的。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虽然已经觉醒,但依赖性仍然存在,性格正处于成长状态,可塑性很大。成长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因此班主任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以宽容为怀,理解和尊重有过失行为的学生。众多相关案例表明,学生将他人的物品据为己有,情形往往是不一样的。他们中间有的只是出于对物品的好奇,拿采玩赏之后一时忘了归还;有的是由于心生爱慕,带回家想说服家长为自己买一个,但归

6、还时又怕老师和同学们猜疑;有的学生在拿了他人物品以后,思想斗争其实是十分激烈的,内心在道德良知的拷问下倍受折磨,但往往因为患得患失的性格一时没有归还,所以班主任应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善意地去促成他们心理矛盾斗争向好的方向转化。那种就事论事,对犯这类错误的学生进行定论的做法与科学的教育理论是相悖的,势必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给他们的心灵蒙上终生的阴影。 教育之爱应与集体关爱同行,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要善于把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使集体和个人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实践证明,教育者所做的感化工作在班集体的参与下效果更好。学生的问题变成了德育资源,集体都会受到教育;被感化的学生也可以现身说法,做好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道德的认同感会辐射到犯错误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他们的改过意识。在追查“好记星”事件的过程中,我将话题转移到讲故事上来,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净化心灵、明辨是非并逐渐认识到“金钱有价而快乐无价”,学生们的掌声就是对这一次教学的认同。我想那位同学之所以能自觉归还物品,应该与这掌声分是分不开的,我们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教育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