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994981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父母的离异、智力的低下(弱智)或者成绩差等等原因,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往往孤独而自我封闭,这种不良的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卑”。据调查,在中学生和小学生当中,差生的自卑感占的比例为绝对优势,农村学校较为普遍。 什么是自卑心理呢?是指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判断力、气质、性格、技能等欠佳)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心理现象。产生自卑感的起因是当自己在某种能力上存在缺陷,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正常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甚至不断遭到挫折的状况时,就会产生两

2、种心理倾向:内向者产生自卑心理,外向者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较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因为它会使人变得孤立、不合群、抑制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克服自卑心理对学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 第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人生征途上都会经历也难免要遇到失败和挫折,问题是应怎样对待它。有的人一失败就萎靡不振、垂头丧气,在心理上产生消极情感,这是最没有骨气的人。如果学生一次考试不及格就消极、萎靡不振而自卑,那永远不会成功,应该从失败和挫折中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消除

3、自卑感,重新振作起来,勇往直前。 第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涉事未深、阅历浅,失败是难免的,问题是要树立自信心,要振作精神,因为自信心能够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半截瘫痪的张海迪有着严重的生理缺陷,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置信的,但她却说:“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继续下去。”她没有自卑感,却有充足的信心,所以她获得了成功。 我们学生要以张海迪为楷模,不要被失败压倒,要学会坚强,敢于面对生活,树立自信心,不要灰心,要再接再厉,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动向,帮助他们端正

4、学习态度的同时,帮助他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好高骛远,确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做什么事都不能心急,要脚踏实地的从一点一滴做起,因为恰当的、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能给人以巨大的动力,但如果目标太高,经过一番努力不能实现,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自卑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制定一套分阶段、分层次的目标计划,使他们的自卑心理在不断实现奋斗目标的进步中逐渐消除。 第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教师在教学、课外活动中,要通过细致地观察了解,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及闪光点,并且在各项活动中创造机会使他们的长处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以其之长,补其之短,从而树立坚定的自

5、信心,促使其进步。一旦发现有人进步,就要及时又适当地给予肯定评价和表扬,表扬之后在适当地提醒注意自己的不足之处,一利于他们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 第五,要积极与家长配合。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急于求成,望子成龙心切,经常对孩子进行谩骂、惩罚等,而不是对他们劝导和鼓励,而导致孩子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不想到学校去上学。教师应帮助家长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防止惩罚现象的发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对中下等学生应给予更多地表扬和鼓励,而不是讽刺和惩罚。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控制不良情绪,防止不良心理的产生,不让消极情绪来左右我们的学生,这样他们才会健康成长,享受更快乐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