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98889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 16.2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建议用时:20分钟)(2017唐山模拟)下图为某年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在华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先转入我国的生产环节是()A.研究设计B.销售C.零部件生产D.零部件组装2.据统计,近几年来图中两地的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的零部件组装产值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此及成因表述正确的是()A.增大,减小,主要受交通、科技等因素影响B.增大,减小,主要受市场、原料等因素影响C.减小,增大,主要受劳动力、土地成本等因素影响D.减小,增大,主要受燃料、内部交易成本等因素影响【解析】1选D,2选C。第1题,

2、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设计、零部件生产需要较高的科技条件,而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故电子信息产业首先转入我国的生产环节是零部件组装;销售不属于生产环节。第2题,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组装环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我国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不断上升,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组装发展的“瓶颈”,导致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的组装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的产业即将面临转型升级。广东在“区域发展差异巨大,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双转移战略。该战略包括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个方面。读双转移路线图,完成35题。3.引发珠三角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A.

3、地价和工人工资B.交通和科技C.矿产和市场D.环境和能源4.该战略的实施会()A.使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B.造成珠三角劳动力更加密集C.提高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城市化水平D.使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下降5.在该战略中的产业转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A.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基础设施落后B.珠三角的技术力量较弱C.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D.珠三角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解析】3选A,4选C,5选A。第3题,由珠三角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为工人工资、地价等。第4题,珠三角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地区转移,会使珠三角劳

4、动力的密度降低,使东西两翼、粤北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推动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而缩小省内各地区经济差距;该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使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增大。第5题,东西两翼、粤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质量较好,而珠三角的技术力量较强,产业协作能力较强。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原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下图为璧山区地

5、理位置分布示意图。(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第(1)题,制鞋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从材料和图中可知璧山制鞋业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政府吸引投资政策的支持;交通便利等。第(2)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可从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方面来回答;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东鞋西移”可增加西部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吸引投资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6、;制鞋业发展悠久,技术水平成熟。(2)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建议用时:25分钟)下图为发达国家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B.C.D.2.该企业在第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去了()A.技术优势B.成本优势C.市场优势D.管理优势【解析】1选D,2选B。第1题,第阶段,乙国为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产品研发在发达国家,然后将产品销往发展中国家;第阶段,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生产往往向发展

7、中国家转移;第阶段,该产品的研发技术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工业产品则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第2题,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在阶段,乙类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生产成本高,故该企业在第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去了成本优势。【方法技巧】抓住两个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2015安徽高考)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3、4题。地区迁入数迁出数其中迁入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235-5108中部352-01西部31130-0东北19001-3.2001年1月至2

8、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4.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原料交通劳动力信息政策A.B.C.D.【解析】3选B,4选C。第3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迁出主要向西部地区,A错;从迁入数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迁入数最多,说明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B对;净迁出量等于迁出数减去迁入数,中部为5-3=2,西部为11-3=8,东北为9-1=8,西部和东北的净迁出量最大,C错

9、;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东部,D错。第4题,东部为净迁入最多的地区,而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是主要的净迁出区,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交通便捷,信息获取快以及国家优惠政策等。【加固训练】(2017武汉模拟)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1)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A.甲国乙国丙国B.乙国丙国甲国C.丙国甲国乙国D.丙国乙国甲国(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B.该产业转移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解析】(1)选D,(2

10、)选D。第(1)题,图示该产品的出口先后顺序为丙、乙、甲,而进口的先后顺序为乙、甲、丙,故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为丙、乙、甲。第(2)题,该产品为电子产品,首先在丙国生产,故丙国技术水平高,经济最发达;该产业向技术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转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该产品的生产还会由甲国向其他地区转移,那么出口量会减少;而第一阶段是该产品的初级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产品附加值高,故利润高。(2017惠安模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年4月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回答5、6题。5.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A.邻近大中城布,市场需求量大B.拥有货运港口,

11、利于对外贸易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6.为了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解析】5选B,6选D。第5题,联系生活和所学可知,北京在市场、劳动力素质及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比沧州更具优势,但相较于北京,沧州靠近渤海,拥有货运港口,对外贸易更便利。第6题,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与物流速度无关;生态移民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

12、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与题干无关;发展循环经济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污染,但城市等级的提高需要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且其与减轻环境污染无关。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5年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其中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称为“中三角”。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材料二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如大冶的铁矿、铜矿,大余的钨矿等。下表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13、省份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湖北省与江西省0.64湖北省与湖南省0.77江西省与湖南省0.85(1)“中三角”地区城市分布特征是什么?其城市体系特点是什么?(2)该区域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什么?该工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制造业相似度最高的两省简称是_,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后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哪些?(4)简述“中三角”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解析】第(1)题,读图,“中三角”地区城市分布特征是沿河分布。其城市体系特点是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功能越多。或答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距离越近,功能越少。第(

14、2)题,根据图例,该区域有色金属矿丰富,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有色冶金产业部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该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环境污染,或答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破坏,或答水土流失、酸雨等。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制造业相似度最高的两省简称是湘、赣。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后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促进区域间紧密的协作,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第(4)题,“中三角”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有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基础设施好,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便于承接产业转移。答案:(1)沿河分布。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功能越多(或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距离越近,功能越少)(2)有色冶金工业。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破坏(或水土流失、酸雨等)(3)湘、赣促进区域间紧密的协作,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4)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有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基础设施好;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