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98837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子女的减少,导致大人们对孩子过分的无原则的溺爱,造成孩子养成过多不良行为习惯。处于我们乡镇孩子来说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还不在少数,这些孩子多数是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更有甚者寄人篱下,其孩子的教育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们在行为习惯上出现了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环保意识;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更影响到祖国的未来。鉴于这些原因,我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2、育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这次调研,我发现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设施;班主任、科任教师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校风班风等。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物质条件、家长文化素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认识以及家庭氛围等。社会环境主要指学生所处社区、邻里、经常接触的人群对其行为习惯的认识层次和文化素养等等。那么,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同因素对学生行为习惯分别怎样影响的?如何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经过认真梳理,现主要针对我镇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汇总如下:一、原因分析(一)当前我镇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经过

3、调查,我们发现,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好、中、差三个层次面,这三层基本分布为两头小中间大,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占25%左右,习惯一般占41%,习惯不良的占34%,学习成绩好的不等于都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在其它方面也是全面发展的。(二)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文化程度高、亲情气氛浓的家庭,孩子都有着较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学历层次与学生行为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学历和家长自身素养直接关系到对孩子的良好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因此才会有上面的差异。例如父母是教师、公务员等人员家庭的孩子大都有着较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父母不善求学习,整天只顾赚钱或者天天打

4、麻将,孩子的行为习惯就不好。家长的业余时间所从事的活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影响较大,若对孩子不管不问,孩子的行为习惯一般都不好。家庭和睦成为影响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父母外出打工,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行为习惯一般都很不好。(三)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管得严的班主任,班上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好。反之,管理不很严格的,班上学生行为习惯一般都不好,甚至很不好。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敬业精神、自身的学识修养、行为习惯等等都是影响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一个知识较全面的班主任,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师德学习,善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大胆的放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意识,在各种活动中注重自

5、身的言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敬业精神强且具有亲和力,必然有利于所所任班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四)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调查中看,除了校风、班风、家庭环境、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重要影响之外,另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社会环境。如家庭周围的人、街道居民的道德水平、人文素养、行为规范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而社会影响错综复杂,网吧、游戏厅等违规经营,都给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有的甚至是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学生上网成瘾,以至于想方设法逃课去上网。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校门内会自觉地将垃圾丢到垃圾箱里,可是一出校门就不管了,随地吐痰

6、、随手抛赃物等等很自然。为什么呢?一则街道上本来就脏兮兮,二则也没人管,随你怎么丢。街上本来就脏嘛。可见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二、具体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1、保护环境意识淡薄,乱丢、乱画,故意破环公物。2、无礼貌用语的习惯,爱说脏话、流话,不讲文明。3、不讲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4、不爱劳动,在家从不帮助父母做家务,在校打扫卫生敷衍了事。5、缺少爱心,从不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6、依赖性强,生活、学习能力差。7、不讲诚信,爱撒谎,捡到东西不主动交还。8、有学生参与赌博和吸烟,进网吧、游戏机房。9、有胡乱花钱和偷窃的现象。10、安全意识薄弱,故意要去做一些危险的事。三

7、、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班主任要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班主任的世界观、人生观、日常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教育者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只有具备优良的素质,率先垂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在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该结合各种活动及时针对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做出一定的评价,及时强化良好的行为,纠正不良的行为,尤其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做出肯定和表扬,使学生的认知行动化,恰当处理学生认识水平与能力行为之间的矛盾,引导学

8、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功能,坚持良好的行为,改变不良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另外,要加大班干部、少先队员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促使班干部、少先队员学生起到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班风。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日常生活,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载体,让学生明确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注重言行举止、衣着打扮,做好一日三扫、保持清洁卫生、不乱丢垃圾、自觉连垃圾,物品摆成一条线做好小事情,做好身边事,良好习惯逐渐养成。3、发挥队会、班会课的教育功能;很多班主任认为队会、班会课无事可做,返来复去讲自己都很烦。其实,队会、班会课是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场所。队会、班会是性格培养的

9、场所,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强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了解其认识观点的能力;队会、班会提供一个学生的想法受到认真对待的场所,在此他们学会了表达而养成自尊;队会、班会营造了一个道德的集体,坚持不断地将尊重和责任融入到日常课堂生活中。因此班主任要利用多种多样的班队会形式,适当适时地进行道德渗透,强化养成教育,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本质。4、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在学校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班主任必须积极地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创造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掌握家长电话,随时和家长联系沟通,互通学生在校、回家相关信息,特别是周末,避免管理空当;再如定期召开家长会,也允许学生参加,

10、会上由学生代表向家长汇报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倾吐心中的愿望。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和要求。会上还可以让家长与孩子进行正面交流和沟通,既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相互理解,也可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缓解家长过多限制与孩子自我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自我信任、自我调节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5、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首先家长应该做到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其次家长应注意孩子接触的社会环境,了解孩子接触人群的道德行为素养,并教育孩子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远离行为习惯差的人群,洁身自好;其次,街道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正在加强,随着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街道

11、、社区居民文化素养逐步提升,营造出一种文明、健康、积极、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最后,在这里我强烈建议,在校园内开展“五心”教育活动,即:“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引导学生胸怀祖国、心系社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自信自强,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促进小学生成长成才。(一)忠心献给祖国1、通过开展“唱读讲传”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与现在,牢固树立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坚定信念,培养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树立远大理想和振兴中华的抱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祖国的

12、繁荣昌盛而奋斗。2、结合各类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五心教育为抓手,结合“五四”、“七一”、“国庆”、“一二九”等重大纪念节日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歌唱、朗诵、绘画等主题教育活动,増强少先队员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队员们感受我们的祖国崛起的光荣与自豪。以民族传统教育为核心,以五心教育为抓手,结合“中秋”、“清明”、“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了解民俗知识,开展民俗活动教育,向少先队员发出倡议:继承传统美德,弘扬爱国热情,做新世纪的“五心”好少年。(二)爱心献给社会1、让学生学会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遵守交通规则及公共场所秩序,做到文明出行、文明游玩。2、让学生积极参

13、加社会公益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开展“珍惜每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省一份零花钱、捐献一瓶水、表达一份爱心”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三)诚心献给他人1、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在同学之间建立真诚的友谊,在处理邻里关系上要和睦谦让。2、让学生学会帮助有困难的人,乘车时礼让老弱病残孕,对残疾人奉献自己的爱心,感受助人为乐的真谛。(四)孝心献给父母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倡主动分担家务,帮助父母洗碗、做饭、洗衣、叠被、扫地、浇花,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倡导体验“当一天父母”,感受父母工作、劳动的艰辛,更加关爱父母、热爱家庭。2、让学生给自己父母写一封信,表达对父母

14、养育之恩的感谢,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培养孝心,学会感恩。3、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鼓励学生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4、在各校学生中开展“我爱蛋宝宝”活动,让学生在此活动中体会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感受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五)信心留给自己广泛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应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心理辅导队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教育广大学生不怕困难,意志坚强,遇到困难不言放弃,能够承受失败的考验。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庭是孩子人生第一所学校,社会是大熔炉。学校通过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否则学校德育工作便很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艰苦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用不懈的毅力去坚持。事实证明,人的道德行为将与人的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有一旦养成终身受益的长效。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每一德育工作者,包括家长、社区领导都必须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行动到位,让我们携手共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局面。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家门一步,担负起家庭的荣辱;走出教室一步,担负起班级的荣辱;走出校门一步,担负起学校的荣辱;走出国门一步,担负起国家的荣辱!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