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98046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2(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共30分)1. 顶交种:选用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群体作为测验种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产生的杂交种.中亲优势:指杂种(F1)的产值或某一数量性状与双亲(P1与P2)同一性状平均值的差数除以双亲(P1与P2)同一性状的平均值.超亲优势:指杂种(F1)的产值或某一数量性状与高值亲本(HP)同一性状平均值的差数除以高值亲本(HP)。.一环系:指从地方品种、推广品种、各类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或人工合成群体和品种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通称为一环系。.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一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元单倍体:由异源多倍体植物产生的单倍

2、体,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生理小种:在一种病原菌中,能分化成许多类型、类型之间对某品种的专化致病 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按毒性差别划分的类型叫生理小种. 多系品种:由若干纯系品种或品系、近等基因系的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的播种材料。.混合品种:指由多数自然传粉的品种相互杂交,以后作为自然传粉的群体通过群体选择所保持品种。7. 全同胞轮回选择:选优株进行成对杂交,再用半分法进行成对杂交组合比较试验,与原始群体对照选择优良组合种植。7. 半同胞轮回选择:用一个或几个自交系作为测验种,与轮回选择群体的优选单株进行测交,再以其测交种的平均表现决定优选单株好坏的轮回选择方法。.染色体基数:指在呈多倍性的

3、一系列中为最小的单倍染色体数,以x表示.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9. 侵袭力:病原菌在侵染寄主的前提下,病原菌在寄主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和强度10. 水平抗性: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10. 垂直抗性:寄主品种对病原菌某个或少数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的11.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性 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12.生态类型:指同一作物在不同生态区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

4、生产要求最相适应的不同品种类型12.生态区:13.异代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而成的新类型个体。13.异附加系:在某种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两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14.原种:是指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 量标准的种子14.原原种:由原育种单位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15.遗传力:广义表型方差中遗传方差所占比率,狭义表型方差中加性方差所占比率9. 毒性:毒性指的是病原菌能克服某一专化抗病基因而侵染该品种的特殊能力。三、简答题(每题5分 共50分)1

5、. 试述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 (3)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 (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1. 试述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1、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尽量互补 2、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 3、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交 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2. 作物品种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品种有何遗传特点?1)类型:A、自交系品种;B、杂交系品种;C、群体品种;D、无性系品种。 (2)育种特点: A

6、、自交系品种: a、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b、拓展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B、杂交系品种: a、包括自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种程序,贯穿于两个程序之间的关键问题是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b、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c、需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 C、群体品种: a、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用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D、无性系品种: a、利用无性系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b、选择优良芽变,培育新的优良品种。3. 说明低温长日作物和高温短日作物引种规律。A: (1)高温短日照作物

7、南种北引时,若是春播品种,则生育期变晚,植株增高,营养器官变大,在适宜条件下,穗粒多,和可能增产;若是引夏、秋播品种,则生育期变晚,甚至抽穗结实,所以应引进早熟品种好。 (2)低温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时,若引的是春性、弱冬性品种,则可能发生冻害,不结实;若引冬性、强冬性品种,则会因温度降低,日照变长,因此变现为早熟,所以应引进晚熟品种好。B: (1)高温短日照作物北种南引时,生育期变短,植株变矮,抽穗早,穗粒小,粒重降低,经济性状不好,应引晚熟品种好。 (2)低温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时,生育期延迟,若是半冬性品种,即使通过春化,也会延迟拔节,甚至不能抽穗,应引进春性、弱冬性品种较好。4. 什么是选

8、择育种?选择育种所利用的变异来源有哪几种?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中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选择出优良的变异单 株,进行性状鉴定,选择并通过一系列试验,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1)自然变异引起基因重组;(2)自然变异;(3)新育成品种群体中的变异。5 水稻品种A综合性状优良但不抗白叶枯病,请你设计一个回交育种方案(图示),把品种B中的显性抗白叶枯单基因(R)导入A,要求育成的品种非轮回亲本遗传成分少于2%,共需要几个季节(开花前能鉴别白叶枯病抗性)? 66. 简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概念并填写下表(10分)表 57格子方试验35个F1的平均产量以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自交系ABCDEF

9、G平均GCAK10.39.910.49.49.49.79.89.84SCAAL10.810.710.710.99.611.58.510.38CSCABK9.59.08.89.39.69.69.39.3SCAN10.98.810.39.610.110.39.69.94DSCAP9.39.78.78.39.58.88.08.90SCA平均10.169.669.789.509.649.989.049.67GCAEA: B: C: D: E: 7. 什么是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有哪些优缺点?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

10、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优点1、 缩短育种年限2、 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3、 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4、 合成育种新材料8. 种质资源工作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种质资源对育种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搜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几个方面重要性:(1)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2)是突破性育种的关键;(3)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4)为避免品种的遗传基础的贫乏,必须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维持和提高作物品种的生产力;(5)是有关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8. 简述基因对基因学说针对寄主植物的每一个抗病基因,病原菌迟早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性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

11、效益。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9. 简述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育种的方法。10. 简述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机械混杂;(2)自然杂交;(3自然变异;(4)微效基因分离重组;(5)自然选择;(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7)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克服方法:(1)严格执行防杂保纯措施;(2)采取合适的隔离措施,不但不同品种的种子田要彼此隔离,就是与同一品种级别较低的种子田和可能发生天然杂交的异种植物也要隔离;(3)采取合理的选择和留种方法;(4)在尚未稳定的群体中选株自交,使之达到纯合,增

12、加品种群体中个体的遗传稳定性,然后从自交系中选株混合,建立一个优良而整齐一致的基础群体,同时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5)尽量减少长期的自然选择,保持品种原有的遗传平衡状态,或者加强人工选择,保留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6)人工选择时注意原品种的典型性,不宜强调单一性状的选择,同时,要选留较多的个体,以免发生随机漂移,对产量性状的选择,应兼顾到几个有关的产量因素,选择标准应接近于群体的平均值,或按众数选择。三、综述题(每题10分 共20分)1.手头有一份水稻核质互作型不育系材料和它的保持系,同时拥有一系列水稻纯系材料,如果你是育种者,如何开展杂交稻的选育工作?2. 试比较系谱法、混合选

13、择法和单粒传法的优缺点。(1)系谱法,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进而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知道选得性状优良而又整齐一致的系统,升入产量比较试验。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点播、组合编号,评定优良组合、淘汰不好组合,拔除假杂种、杂株、劣株,分组合混收,脱粒;按组合点播,确定优良组合,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编号;F2中选单株点播种成株行,选出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按系统把中选单株播成系统,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少量稳定品系,进行产量试验;边试验边选择;稳定品系,进行生产试验,繁殖种子,示范推广。优点:?能较早集中精力于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

14、试验、示范、繁殖;?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便于查源,便于研究。缺点:?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工作繁重。(2)混合法:在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收种植,不加选择,知道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8),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下一代成为系统(株系),然后选拔优良系统进行升级实验。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2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3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4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单脱;F5入选单株,种成株行;产量试验,繁种。优点:?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便;?与系谱法比,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缺点:?可能丢失早熟、耐肥、矮杆等类型;?单株难选,因为对单株的上下代历史关系不清楚,不能行比较,优良类型不易确定,评定取舍较难;?育种年限较长。(3) 单籽粒传法(一) 方 法 从F2开始每株收一粒种子,混合种植,至F5F6时选择大量单株种成株系,再选择优良株系升级 进行产量试验。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