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97991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doc(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施市第二中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恩施市第二中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恩施市解放路井湾巷1号(校园内)3、项目性质:扩建4、建设单位:恩施市第二中学5、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恩施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恩施市第二中学要在“十二五”时期将现有的34个教学班扩大到72个,全校在校学生数达到3600名。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规定,该校在教学基础设施方面与办学规模要求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校园面积狭窄,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建筑面积严重短缺,且布局极不合理,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根据湖北省民

2、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规划表,为满足学校扩大教学规模要求,进一步改善该校办学条件,拟实施恩施市第二中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项目共包含三部分建设内容,即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学综合楼拟建在新扩校园东北部(新扩校园由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学生食堂拟建在校园内西北部,男生宿舍建设在原校园西部,女生学生宿舍建设在原校园南部。项目总用地5108.18,建筑总面积25020.82。其中:(1)教学综合楼:占地面积1783.66的,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设计六层,建筑面积9993.96。内设普通教室和音、体、美、计算机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学术报告厅、教师休息室、公共厕所等。(2)学生食

3、堂:占地面积1001.4,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设计三层,建筑总面积3002.5。内设厨房操作间、学生餐厅男女更衣室、男女浴室等。(3)学生宿舍楼:男、女生宿舍各一栋,每栋占地面积1161.56,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局部六层,建筑面积6012.38平方米。两栋共占地2323.12,建筑总面积12024.76。建男、女生宿舍各160间,可入住学生2560人。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 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353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170万元,建设其它费用292万元,基本预备费68万元。 (2)资金筹措:申请中央专项补助资金2824万元,地方政府配套706万元。7、预期效果本项目建成后,学校的办

4、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办学规模可由原来的34个班扩大到72个标准班,招生人数达到3600人左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二、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第三版)(4)城市普通中小学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原建设部建标2002102号)(5)省发改委关于编制民族地区

5、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6)湖北省恩施市第二中学校园建设规划(恩施州规划委员会)20115号(7)恩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8)恩施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9)关于市二中学校建设有关问题的备忘录20099号(10)恩施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30年)(11)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承诺函恩市政函201234号(12)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2、编制原则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全面贯彻以中等教育为重点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部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

6、当,促进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从恩施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偏小的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规划,以有助于扩大学校招生规模,有助于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目标。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土地条件和市政基础条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施,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3、编制目的(1)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教育设施基础建设,为提高高中阶段毛入率,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2)在深入进行项目研究、建设方案比选优化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推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

7、;(3)为项目主管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和项目建设单位决策提供依据;(4)为下一阶段开展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提供依据。三、研究范围及重点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项目立项的原则和要求,从政策、规划、市场、资源环境、技术、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及风险等诸方面进行深入论证和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是:项目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论证;场地选择及建设条件比选;总体布局与技术设计论证;投资规模与效益分析;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能节水、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组织管理、招投标及社会影响、工程风险概率进行分析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四、研究概况受恩施市第二中学的委

8、托,湖北天立工程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编制恩施市第二中学教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恩施市第二中学发展现状及该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对项目建设场地进行了认真踏勘,结合恩施市城市建设发展情况及恩施市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结构进行详细论证;对相关的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案进行了详细审查;对节水节能、消防、防震、防雷、安全卫生、招标投票、组织管理等方案提出相应的论证评价和对策措施。同时,还按照项目建设内容结合国家、省、州现行设计依据、定额标准,参照同类项目的经济指标,对本项目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认

9、真测算,在此基础上形成可研报告讨论稿。经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了正式研究成果。五、综合评价与研究结论本项目是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相关精神的具体体现。项目实施后,可极大程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入学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项目建设规模适度,方案可行。建议政府及项目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解决建设资金,促使本项目尽快实施,尽早发挥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依据和理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放在“民生六大任务”之首,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

10、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新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恩施市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市域内只有恩施州一中、恩施

11、市一中、恩施市二中和龙凤高中等普通高中四所,总招生规模不足4000人,而恩施市每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10000人左右,高中阶段毛入率约为45%,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上市外高中、中职在我市招生人数,初升高入学比例达到62.96%,全市有近4000人初中毕业生只能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充当普通劳工。按照恩施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初升高比例要达到80%。高中阶段毛入率要达到67%,按照这一比例全市每年要扩招应届初中毕业生1500人。目前恩施州一中已搬迁到新建的龙凤坝民族高中,面向全州的招生规模为1200人,龙凤高中已进行改扩建,招生规模由原来的600人增加到1000人,目前在城市中

12、心的就只有恩施市一中和市二中,而市一中又是省、州、市重点高中。随着恩施中等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根据恩施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该校将在“十二五”期间将现有34个教学班扩大到72个教学班,使全校在校学生数达到3600名。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规定,该校在教学基础设施方面与办学规模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校园面积狭窄,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严重欠缺,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进一步改善该校办学条件,满足学校扩大教学规模要求,拟建设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二、项目建设背景1、项目建设

1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东瞰江汉,西接渝蜀,南临潇湘,北通陕豫,是连接我国东西大通道的交通咽喉,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2000年被纳入西部大开发实施范围,2008年被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范围。全市版图面积3967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43.5%。恩施市既是贫困山区,又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还是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区,清江水布垭工程库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14、。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恩施山区属限制开发地区;按照湖北省的总体战略布局,恩施市属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范围。恩施市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植物园”、“世界硒都”之称,环境优美宜人,资源相当丰富。“十一五”时期,恩施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狠抓机遇,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着力建设“仙居恩施”,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5亿元,比2006年增长66%;实现财政总收入10.7亿元,比2006年增长199%。其

15、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5亿元,比2006年增长241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8亿元,比2006年增长24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20元,比2006年增长7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比2006年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比由2006年的28.9:24.5:45.6调整为20.7:36.7:42.6。市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州连续四年考核排名第一。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五年来累计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五路四桥一走廊”等一大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四纵三横”城市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沪蓉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全线贯通,318.209国道全面改造升级,立体交通构架基本形成,乡村路网建设全面加强,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91%的行政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三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达到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启动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实施了6所城区中小学和2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工程,建成了基础设施一流的施州民族小学、恩施市第三中学(原龙凤高中),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