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97768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站房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条件2四、施工工具2五、施工要求2六、施工工艺流程3七、实施施工流程要点3八、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6一、编制依据 :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2、外墙外保温技术导则(RISN-TG001-2005)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4、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5、墙体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胶粘剂(JC/T 992-2006)6、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JC/T 841-2007)7、外墙外保温专用砂浆技术要求(DB31/T366-2006) 8、外墙柔性腻子(GB/T 23

2、455-2009)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10、聚苯乙烯板外保温建筑构造图集(新06J108)二、工程概况:站房建筑面积:1382.88m2;层数:一层,层高:4.2m、5.7m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墙体用Mu10烧结多孔砖、M5.0混合砂浆砌筑。外墙做保温,为120厚聚苯板,外保温做法见新06J108/A-1体系(1),弹性涂料饰面粘贴EPS板薄抹面外墙外保温体系以粘板胶粘剂为结合层,EPS板为保温层,一布两浆为保护层,以柔性腻子和弹性涂料为主饰面层的外保温体系。三、施工条件:1、基层墙体应按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合格;门窗框及墙身上各种进户管线、水

3、落管支架、预埋件等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2、基层墙体表面应平整无影响粘贴保温层的污染附着物,施工洞孔、脚手架眼等应按设计要求封堵。3、砌体墙用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4、基层墙体及找平层应干燥。5、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和墙体表面温度在施工后24小时内不得低于5,风力不大于5级。夏季施工时应避免阳光暴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四、施工工具:2m靠尺、塞尺、钢尺、电热丝切割器、开槽器、壁纸刀、螺丝刀、钢锯条、剪刀、电动搅拌器、冲击钻、电锤、刷子、阴阳角抿子、粗砂纸及常用工具。五、施工要求:1、外保温使用所有材料应由系统供应商成套供应,同时提供由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

4、证。供应商应对提供的所有的材料质量负责,并保证相关材料的相容性。材料进场后,要按规定取样复检,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2、外墙保温施工应遵守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3、墙体外保温完工后,应做好成品保护。3.1、防止施工污染;3.2、拆脚手架或降外挂架时应注意保护墙面避免碰撞;3.3、严禁踩踏窗台线脚;3.4、及时修补损坏的墙面。4、外墙保温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承担施工,需提供成套的厂家进行技术指导。5、施工时应按聚苯乙烯板外保温建筑构造(新06J108)图集要求操作外,尚应遵守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六、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工艺流程图)七、实施施工流程要点: 1、基层墙体应达到

5、1、2、3、4施工条件要求。2、粘贴EPS板2.1、粘贴EPS板前应根据建筑平立面图及有关变更对每面墙进行EPS板排版设计,依据排版设计弹出垂直、水平控制线。2.2、EPS板应错缝粘贴,错缝长度不小于1/3板长,阴阳角处应交错咬槎搭接。2.3、自上而下粘贴EPS板时,可用8#铁丝制成U型钩,将上下层板同时拉住,并作下层板临时固定,防止下滑。502.4、按下图要求在EPS板上涂抹胶粘剂,涂抹厚度10-12mm,粘贴完成后约为4mm。粘贴操作时,应使EPS板的胶粘剂与墙面同时接触,双手用力均匀揉动5-7次,使板与基层粘牢。90050501506002001509005015020020015050

6、150胶粘剂不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基层处理配制抹面砂浆挂 线基面检查配制粘板胶粘剂,EPS板的挑选与非标准板块的切割基层充分湿润粘贴EPS板(粘贴翻包部位的网格布)EPS板表面清理及EPS板的缝用EPS板裁成楔形或用聚氨酯现场发泡填缝、打磨EPS板翻包网及填缝打磨检查涂 抹 面 胶 浆铺贴网格布及细部处理网格布搭接及细部检查处理涂 抹 面 胶 浆刮 柔 性 腻 子涂 弹 性 涂 料工具准备工 艺 流 程 图2.5、每块板粘贴面积应大于板面的40%(面砖饰面应大于60%)。门窗洞口、勒脚、变形缝、女儿墙等粘贴EPS板的尽端应按下图要求粘贴剂厚10mm,压实后约为4mm,粘贴面积应达到60%。

7、2.6、勒脚、变形缝处应做网格布翻包处理。在EPS板的尽端处将宽200-35mm的标准网格布与墙面预先粘贴,宽度50mm将EPS板压在粘贴的网格布上,剩余的网格布翻包粘贴在EPS板面上。2.7、EPS板边需要翻包网格布时,允许在板面侧面涂抹抹面胶浆,其他情况均不得在板侧面涂刷或挤入抹面胶浆(包括嵌缝用的EPS窄条板)。2.8、粘贴EPS板应先从门窗洞口周边开始,切割板应放在大面积墙中间,粘贴侧面挤出的胶粘剂应清除干净;EPS板上墙后,应用2m靠尺压平操作,保证其平整度和粘贴牢固。板的接缝应紧密、平齐。3、塞缝打磨3.1、大于2mm的板缝应用EPS板裁成合适薄片塞实或现场用聚氨酯发泡填缝。3.2

8、、EPS板粘贴2小时后,对EPS板表面不平整处用粗砂纸磨平,然后对整个墙面打磨一遍,打磨的动作应为轻柔的圆周运动。散落的板屑应清理干净。3.3、装饰分格线应在EPS板粘贴24小时后用专用分割线开槽器挖槽。4、涂料主饰面的保护层及饰面层施工方法4.1、网格布粘贴方法4.1.1、涂抹首遍面胶浆时,EPS板面应干燥,并无杂物。4.1.2、EPS板表面的胶浆所抹面积应略大于网格布的长和宽,厚度为2mm,将网格布凹面贴墙,从中间向四周展开,使网格布嵌入抹面胶浆中,网格布不应皱折、虚贴。4.1.3网格布周边搭接长度横向100mm,纵向80mm。4.1.4、勒脚、女儿墙、门窗洞口等部位,网格布需做翻包处理,

9、大墙面网格布应覆盖在翻包网格布上。4.1.5、二布三浆时,两层网格布之间必须有一层1.5mm2mm抹面胶浆既隔开又粘牢两层网格布。4.1.6、网格布粘贴完后,应防止雨淋和撞击。容易碰撞的阳角及其凸出部位,应注意保护。上料口部位应采取防污染、碰撞措施,一旦发生表面损坏或污染必须立即修补玩好。4.2、保护层施工方法1、一布一浆及细部处理施工4小时后,在其表面用抹子按同一方向施抹1mm厚抹面胶浆。2、施抹一定面积后,用湿毛刷沿同一方向将抹花抹平。3、保护层施工完后4小时不能被雨淋。4、保护层终凝后及时喷水养护,昼夜平均温度高于15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4.3面层施工方法1、刮柔性腻子、涂弹性

10、涂料饰:刮补腻子、涂刷弹性涂料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施工,保护层及柔性腻子的干燥过程应充分养护。2、喷涂或涂抹彩色涂料:采用喷涂法时,刮柔性抗裂腻子后,用喷枪将涂料均匀喷在工作面上(至少2遍),每次喷涂时间间隔2小时左右。八、质量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1、质量验收标准1.1主控项目:1.1.1、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1.1的要求。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 表1.1项 目单 位指 标抗冲击力J首层10,二层以上3吸水量(浸水1h)g/m21000耐磨性(500铁砂)无损坏耐冻融性(30次)无开裂抗风压值不小于风压设计值不透水性防护层内侧无水渗透水蒸气透过湿流密度g/m2 h0.85耐候性合格

11、注:耐候性要求经过80次高温(70)淋水(15)循环及20次热(50)冷(-20)循环后无裂纹,无起鼓,无脱落,抗裂防护与保温层的拉伸粘接强度0.1Mpa,破坏界面应位于保温层内。1.1.2、各保温系统使用的所有材料、品种、规格、质量与技术性能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标准和聚苯乙烯板外保温建筑构造(新06J108)图集要求。1.1.3、保温层厚度及构造做法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厚度应均匀,主体部位厚度不允许有负偏差。1.1.4、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及各构造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无脱落、空鼓、裂缝。1.2一般项目:1.2.1、表面平整洁净,接茬平整无明显抹纹,线角顺直清晰,面层无粉化、起皮、裂纹、爆

12、灰现象。1.2.2、首层至地面应增设一层标准网格布,门窗洞口及四角需用网格布局部加强。1.2.3、分格缝宽度与深度均匀一致,平整光滑,棱角整齐顺直。1.2.4、滴水线(槽)流水坡正确、顺直。1.3、允许偏差项外墙外保温体系允许偏差标准偏差项名称允许偏差检查方法立面垂直度4mm用2m拖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4mm用2m靠尺及塞尺检查阴阳角垂直度4mm用2m拖线板检查阴阳角方正4mm用直角检查尺及塞尺检查分格条(缝)平直3mm挂5m小线和尺量检查立面总高度垂直度H/1000且20mm用经纬仪、吊线检查上下窗口左右偏移20mm用经纬仪、吊线检查同层窗口上下20mm用经纬仪、吊线检查保温层厚度主体部位平均

13、厚度不允许有负偏差用探针、钢尺检查1.4、验收依据1.4.1、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1.4.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4.4、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JG144-2004)1.4.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1.4.6、设计文件及设计文件引用有关国家、自治区标准图集。2、质量控制2.1 、施工中严格执行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制,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质量、安全工作均设有专职负责人员,直接落实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工作。设立项目组人员,组成如下: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材料员安全员2.2、施工前由专职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明确工艺做法、节点要求、质量标准。2.3、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2.4、加强工序检验和控制工作,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均由专职技术负责人员组织进行验收,绝不将质量隐患带到下一施工工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