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 .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976182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8《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8《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8《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8《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8《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8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课型】扩展阅读课【教材分析】粤教版选修四第四单元主要是学习和解读古代优秀的议论文,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学会用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作品,在批判性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晏子治东阿是扩展阅读课,文章短小却意蕴丰富,我们可以借助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君臣的关系以及考核评价制度的特点,树立起“民为贵”、“洁身自好”等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对人物语言艺术的欣赏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历史人物,激发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学情分析】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重视“言”的学习和积累,而忽略了对“文”的内涵的理

2、解和挖掘,因此总是对学习文言文存在抵抗的情绪,觉得文言文学习枯燥无味,难以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神文化产生共鸣。晏子治东阿是本单元唯一一篇篇幅短小故事性又强又可以多角度挖掘内涵的作品,这给了我们一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机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就能基本读懂文章内容,可以给他们带来学习的成就感;文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和跌宕变化的故事,可以给学生带来阅读的趣味感;引导学生用现代的眼光去评价文本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君臣关系等,将起到读史鉴今的作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用法及文言句式。2.学会辨证地看待政治

3、家与实干家的言行。【教学重难点】如何评价文中人物的言行,感悟文章的启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解题。 晏子使楚一文展现了晏子作为外交家沉着冷静、能言善辩的一面,今天我们学习晏子治东阿来了解晏子作为地方官的另一个形象。 文题交代了人物与事件,“治”是全文脉络的关键,以“治”为线索梳理全文。(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朗读课文,注意易读错字的读音和通假字的读音。(三)翻译课文,落实字词,读懂内容。结合注释,学生互相交流,疏通文句,翻译课文,归纳以下文言字词和句式。1.通假字: “属”通“嘱”,嘱咐 “曾”通“增”,增加 “内”通“纳”,缴纳,纳税 “辟”通“避”,退避2.重点

4、实词:数、加、强、与、谢、属托、货赂3.词类活用:加大诛于子:动词用作名词,责罚 臣请死之:为动,为而死 以利贫民:使动,使获利 反以罪臣:名词用作动词,怪罪4.古今异义:加大、不治、明年、不行、仓库、左右、再5.特殊句式: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主谓倒装)寡人将加大诛于子(状语后置)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判断句)(个别学生翻译课文,并指出重点的文言字词与句式,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指导归纳)(四)品读课文,把握文意。1.分角色朗读课文。2.筛选信息,理清文脉。请从原文中找出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方法、效果、景公的态度、晏子的对策。晏子治东阿治理东阿的方法治理效果景公态度晏子对策第一次第二次(理解文中

5、对比手法的写作)(五)合作探究,挖掘内涵:1.为什么晏子治理东阿“民无饥者”时景公却要责罚他,而“饥者过半矣”时景公反而“迎而贺之”?提示: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而近臣是通过收受贿赂来评价地方官员的,导致景公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提醒学生评价事物应客观合理。2.晏子将东阿乱治一年来劝谏景公的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提示:一方面,晏子的进谏用事实让景公懂得了如何去辨识人才,评价官员;另一方面,此次进谏是以东阿百姓的幸福、国家的安危为代价的,合理性也值

6、得商榷。提醒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3.你认为景公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结合人物的动作“召而数”、“迎而贺”“下席而谢”分析人物的形象。) 提示:(1)景公关心国家地方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国君。(2)景公充分信任自己任命的官员,晏子前治东阿“乱”要求再治三年时,景公欣然应允,知晏子后治东阿“善”后,不计前嫌主动“迎而贺”。(3)景公具有君王的气度,虽然也有被近臣蒙蔽误会地方官员的时候,但是面对晏子的直言进谏,在事实面前敢于承认错误,可见其胸襟开阔。4. 读史可以鉴今,请谈谈自己从晏子治东阿这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与感悟。提示讨论的角度:(1)从景公、晏子、权臣、民的关系,谈谈执政是为百姓负责还是为少数权臣负责?(2)“人治”与“法治”孰优孰劣?(开放性讨论,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学会用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作品,在批判性思考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总结全文:从晏子治东阿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古典文学作品微言大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走进经典,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六)课外作业:1.请同学们查阅工具书,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掌握“而”字的用法及意义。2.推荐阅读附板书: 晏子治东阿 晏子 景公 前:民无饥者 召而数 对比 后:饥者过半 迎而贺 (劝谏要有法) (评价要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