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976110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的校本课程设计水火箭水果电池孔明灯一、 课程背景 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1、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到: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

2、,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基于学生的需求,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基础上,在初一级开设本课程。2、本科组的课题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关于“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讨在中

3、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科学素养 2)研究初一学生对科学知识认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3)培养良好科学素养的物理学习策略研究。4)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科技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目标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

4、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参照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点亮兴趣之光初一科普课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

5、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

6、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

7、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三、课程结构本课程包括6章,主要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预习物理知识开设。 知识框架如下: 第一章:中学物理一些重要、概念理论的发现史 1力学的发展2热学的发展3电磁学的发展4经典光学的发展5 历史概述6相对论的建立和发展7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章:物理趣味实验 1.水火箭2.孔明灯3.弹射飞机4.潜望镜5.照相机6.自制温度计7.自制手电筒8.水果电池第三章: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程安排 本课程计划1学年,在课堂、学校科技节、研究性学习开设 四、课程评价 遵循新课程的开放性评价理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1、 小论文,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独立完成 2、 参加学校的科技节,科技小制作成果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