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激励可一不可再.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970447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激励可一不可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质激励可一不可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质激励可一不可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激励可一不可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激励可一不可再.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激励可一不可再 案例(新标准)七年级上Revision module A的教学这个模块为复习课,目的是对前五个模块中的语法知识、语言知识等进行归纳总结、检查评估,对所学的听、说、读、写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综合训练,以达到检测评估的目的。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有关食品的词汇、there be句型以及方位介词的用法。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肯定会很感兴趣,教师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完成“任务型”教学,更能利用此契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是复习课,正式教学的成分可以适当增加,但必须照顾到交际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要求上得精彩、上得灵活。在“广安名师华蓥行”新课程展示

2、活动中,我观摩了广安友谊中学李嫣老师的这节课。李老师的课在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这节课师生互动性强,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一气呵成,对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一难题进行了精彩的演绎,极其成功。在导入的过程中,简洁自然,令人赞赏,但采用物质激励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可一而不可再。教学片段:老师拿出随身带的挎包,告诉学生,里面是各种各样的food and drink ,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来猜Whats in the bag?猜中的东西作为学生的奖励。当第一个学生猜中并得到一瓶milk后,同学们反应热烈,争先恐后地参加活动,c

3、andy、orange、 apple、water、juice、chocolate 等,老师的挎包仿佛是一只百宝囊,一种又一种的食物和饮料被学生们猜中拿走。学生们在物质的刺激下,象吃了 “兴奋剂”一样热情越来越高,为了让老师点中参加活动,都高高地举起小手,有的同学叫起来,有的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有的同学甚至离开座位向前排挤,课堂显得有点混乱,气氛也热烈到了极点,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上台表演,都积极参与,让整堂课在极其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下去。反思课后,在研讨活动中,多位教师同时提到在教学中采用物质激励的方法不现实,不可取,它不仅增加了教师上课的

4、经济负担,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一种惟利是图的功利主义思想,这跟现在很多家长用金钱等物质的东西来刺激孩子刻苦学习的做法如出一辙。而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在教育界一直都受到了批评。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果常此下去,教育将走向一条错误、畸形的发展道路,一旦失去物质的刺激,孩子们还会不会有学习的动机?我们现在的示范课、公开课、展示研讨课,往往在异地进行,既本着交流、研讨、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又是一个充分展现教师个人才华的良好平台,由于授课教师和学生不熟悉,不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为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冷场”类的尴尬情况,烘托教学氛围,突显教学效果,往往无奈地采用物质激励的方法。效果出来了,气氛热烈了,但

5、教学活动完成后,我们是否考虑过这种做法对学生、对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离开物质的激励,我们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一、简笔画教学。当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时,不仅能赢得学生的信服、崇拜,也显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个人风采;二、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用声、光、色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动机;三、语言、精神激励。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阵热烈的掌声,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上成功的快感。我们真心希望物质激励这一做法,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再出现。在物质刺激下产生的学习动机,是短暂的、不能长久,对学生、对教学都是有害无益的,学生只有产生了内在的学习动机,才会自主地学习。对学生而言,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往往比得到一种物质的东西更令他高兴、期待和向往!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