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96534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教案课程名称:拖拉机汽车构造原理专 业:农业机械 三穗职校培训中心2012年9月13日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编号英文:Principle of Automobile Engine学 分2授课教师 职 称教 授课程性质学位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2012农业机械专业 共 2 个班课程学时 34 学时周学时 2 学时起止周118学时分配理论讲授: 34 学时; 实验: 0 学时; 上机: 0 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内燃机学作者:周龙保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

2、日期:2000年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内燃机原理主编:刘永长 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内燃机原理主编:蒋德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汽车发动机原理主编:陈培陵 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主编.董敬(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蒋德明主编。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边耀璋主编。内燃机习题集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日竹内龙三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编制:徐 斌 汽车发动机习题库编制:徐 斌审核意见 教务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周

3、 次第1-2 周日 期2012年9月3日、12日节 次第一章授课内容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介绍,汽车发动机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情况。 授课学时 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内燃机发展历史和技术概况,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教学重点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教学难点无教 具 和媒体使用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课程简介,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介绍等一、 一、内燃机发展历史简介1 1 第一台内燃机的出现,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

4、程的发明。2 2 汽油机、柴油机、转子发动、增压发动机的产生3 3 燃料的发二、 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新技术1 1 汽油机与柴油机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2 2 新技术的介绍柴油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高能点火、多气门、可变技术、排气净化新技术、发动机增压中冷与强化、灵活燃料、混合动力用小排量发动机、稀燃与速燃、发动机综合控制、新型燃烧室、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思考题作 业周 次第3-4 周日 期2012年9月20日、28日节 次第一章授课内容第一章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授课学时 4学时教学目的学会示功图表示方法,掌握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机械损失与效率,内燃机的热平衡,

5、提高内燃机动力性与经济性的途径教学重点功图表示方法,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提高内燃机动力性与经济性的途径教学难点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1示功图表示方法与制取2示功图与指示性指标3发动机有效性能指标4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5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途径重点介绍: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及机械损失概念及个指标的计算方法,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主要途径。思考题作 业1,2,3,5,7,10,11周 次第 5-6周日

6、期2012年10月11日、18日节 次第二章授课内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授课学时 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内燃机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及其差别,掌握各种循环热效率分析,学会循环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教学重点内燃机的各种热力循环及其热效率分析,实际循环特点,热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教学难点循环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一、 一、 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 1、用简单公式阐明热力学参数间关系,明确提高、途径;2、确定极限判断实际内燃机

7、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完善程度及改进潜力;3、有利于比较各种热力循环的经济性。二、 二、 理论循环假设1、工质是理想气体,其物理常数与标准状态下的空气物理常数相同;2、工质在闭口系统中作封闭循环;3、工质的压缩及膨胀是绝热等熵过程;4、燃烧是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定容定压向工质加热,工质放热为定容放热。三、 三、 理论循环1、定容()循环汽油机按等容循环工作,燃烧速度高,简化为循环。2、等压()循环低速柴油机,高增压柴油机,限制,燃料大部分在上止点后燃烧。3、混合循环高速柴油机,燃料部分在上止点附近燃烧,部分在上止点后燃烧。四、实际循环分析五、热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思考题作 业3-1,3-2周 次第

8、7 周日 期2012年10月27日节 次第三章授课内容发动机燃料特性授课学时 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学会理论空气量和化学计量空燃比计算;教学重点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理论空气量及其计算。教学难点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1.发动机能源概述;2.燃料及其热化学性质;3.燃料燃烧化学分析。目前世界汽车能源状况

9、介绍3,碳氢燃料分类3,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1,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1,理论空气量和化学计量空燃比计算2;残余废气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思考题作 业3-4,3-5,周 次第 8-9 周日 期2012年11月3日、11日节 次第四章授课内容换气过程授课学时 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四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特点,学会分析换气损失、泵气损失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点1.四冲程内燃机进排气过程;2.内燃机增压技术;3.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教学难点四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换气损失、泵气损失及其影响因素,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

10、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四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1;换气损失、泵气损失及其影响因素,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1;增压对发动机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影响,增压的主要方式,增压技术的优劣1;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2;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3;二冲程发动机实际压缩比、几何压缩比及冲程损失系数的概念,换气方式的分类与应用,换气质量评价1。思考题作 业周 次第10-11 周日 期2012.11.172012.11.25节 次第五章授课内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授课学时5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缸内的空气运动特点,了解气道评价方法,湍流及其尺寸,湍流影响

11、因素;熟知掌握火化塞点火过程,燃烧机理;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各自特点,着火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点燃式内燃机的正常燃烧各个过程分析;掌握不同工况下燃烧过程的特点,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分析;点燃式内燃机的非正常燃烧分析;了解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设计要点;掌握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个过程分析;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设计要求、主要形式;燃烧室结构的匹配。教学重点燃烧机理,扩散燃烧预混燃烧,非正常燃烧等教学难点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各自特点,着火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正常燃烧各个过程分析;火焰传播速率,层流、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极影响因素;不同工况下燃烧过程的特点,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分析;非正常燃烧分析。教具 和体使用多媒体课

12、件、电子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1.缸内的气体流动;2.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分析;3.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4.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分析,5.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缸内的空气运动,涡流、挤流、滚流和湍流1*;切向气道、螺旋气道及气道评价方法,湍流及其尺寸,湍流影响因素3*;火化塞点火过程,燃烧机理1;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各自特点,着火条件及其影响因素1;点燃式内燃机的正常燃烧各个过程分析1;火焰传播速率,层流、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极影响因素2;不同工况下燃烧过程的特点,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分析1;点燃式内燃机的非正常燃烧分析1;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2*;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个过程分析1;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设计要求、主要形式;燃烧室结构的匹配3*。思考题作 业周 次第11-12 周日 期2012.12.1 2012.12.9节 次第六章授课内容燃料供给与调节授课学时 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柱塞泵燃料喷射过程,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以及喷油规律的分析;了解喷油泵、喷油器结构与参数选择;学会分析异常喷射二次喷射、穴蚀、不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