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96487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标1. 会认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民族节日的喜爱和推崇之情。3. 激发对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1. 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所蕴含的情感。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紧扣诗眼,从心出发(1)访生:明月何时照我还?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想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读题、释题:题目是我们走进课文、

2、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交流有关重阳节的资料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题口中有一个生字-忆a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竖心旁表示什么?b.组词。(回忆、记忆)c题目中是指谁在回忆谁?(3)再读课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了家乡的亲人。他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生读题)师:是的,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觉得孤单,请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回忆源于内心,诗人在重阳节想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教师检查生字的认

3、读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1)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诗人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2)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在书中划出学生汇报,板书:独,并组词。(单独,独自)没错,诗中的这个“独”字就是”独自”的意思。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它的首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他那一幕幕孤独的身影。出示句式,生想象说话:远在异乡,当王

4、维 时,却只能 根据学生补完的内容体会情感,引发读这一诗句由此可见,当王维咏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角色互换: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王维王堆,当别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带着感情读)王维,此时的你在想着谁,念着谁?(读出你的思念)(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弧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

5、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读,哪个字或词动了你的心?(板书:倍思亲)换词体会情感:“每逢佳节更思亲”每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读一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吗?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b“倍”组词(加倍、双倍)在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和亲人。C.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个别读、师评价,齐读)“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

6、么?引导学生弧住请人的心情、神情去说:每逢 节,我看到 ,想起家乡的亲人 。 指导朗读。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啊!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 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诉说: (4)此情此景,让你不禁还想起了谁的诗?(生补充古诗接龙中积累的思乡诗)课件逐一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儿童相见不相识,笑同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在登

7、高游玩,诗人会想到谁?(6)家乡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尽管心中倍思亲,可诗人却只能面向东方,含泪颂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角色互换:兄弟,看着这漫山遍野的,你想起了谁?你会对他说什么?你想祝愿他吗?(可以引用诗句)是呀!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呢?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远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余音式朗诵,这幅画面中最令人道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诗人王维此时最大的痛,也是家乡家人们心底 最大的痛,“少人在王维和兄弟们的心中不断

8、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他们心中无奈的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1)回头再看看“忆”字,单单指的就是回忆吗?(更多的是一份思念)(2)王维思念亲人,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英少一人时,王维就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通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生齐读古诗)五、升华情感,深入人心。(1)诗歌,不仅可吟也可唱,让我们跟着曲调把王维那份思乡之痛倾诉出来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着一起唱。(2)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乡思,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六、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