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5S精义.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95874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5S精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5S精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5S精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5S精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管理5S精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5S精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5S精义.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5S精义5S :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清扫:seiso 清洁:seoletsu 素养:shitsuke 为什么5S是工厂管理合理化的根本 一、统计数字表明:一个企业寿命能超过15年以上者,仅占60%左右,而能超过一个人寿命(按70岁)的,则又不超过15%,经营之艰辛,可见一斑。 企业在经营之初,会面临极大的挑战,此时在经营者带领所有的员工、干部众志成城下,开拓出了一番事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发展后,观念逐渐养成,习惯逐步定型,新进员工、干部也在企业既有文化、背景的熏陶下适者生存,企业在不知不觉中管理产生僵化,许多老问题或本位主义,观念偏差,。等造成管理上的捆扰,这就

2、是企业的“老化”,接着是管理上的弊病产生,阻碍了公司,高层经营管理者则徘徊在管理的十字路口,急于“缅怀过去,开创未来”,目的是就在延续企业的生命。 二、如何运用5S的合理化来消除浪费 工厂常见的浪费与5S合理化 1) 制度上 A 制度不良或欠缺制度的浪费。因工厂没有建立合理化的管理制度所造成的浪费,很容易造成部门间的本位主义、立场冲突、老问题等,最严重的是导致整个组织系统上运作不顺畅,“呆人、呆事”、呆物不断的产生,造成经营成本上的极大负担,这些管理制度包括产销制度、生产制度、品管制度、新产品开发、人事制度、会计制度-等等。 B 制度的合理化 :1)利用公司之组织职权、权责划分、作业流程、作业

3、标准、表单系统来建立各种管理制度;2)成立专案小组来作评估与规划;3)经营层、管理层、技术层及作业层均须共同参与。 C 5S的运用:利用5S的整理、整顿技巧,发掘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利用合理化的过程来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例如:库存量的不合理、材料的损耗、领发料管理、停工管理-等等。 2)效率上 A 效率不足的浪费:因为效率上之不足,往往造成人工成本上的极大损失,生管部门所排订之生产计划无法如期进行,因而交期受阻,甚至于须加班赶工来完成,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浪费时间的习惯,当检讨到产能、效率时,往往又不得不承认现状,造成了公司成本上极大的负担,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竞争力。B 效率上的合理化:1)做好各种

4、生产前的准备工作;2)缩短前置作业时间;3)利用生产线的数据来作为衡量级效的指标。 C 5S的运用:1)利用5S的整理、整顿技巧缩短寻找所造成的时间浪费;2)完备工作场所中之治工具、材料、半成品、模具等,并据以建立生产前工作之检查表。3)清爽的工作场所可以清晰个人的思路、提高工作效率。3)品质上 A 品质不良的浪费:因品质不良所造成的重修、重检、报废及信誉、交期上的损失,这是成本上的最大浪费,尤其是影响到客户的信赖度,很可能造成客户的流失或公司的生存。 B 品质上的合理化:1)建立全公司的品质管理制度;2)灌输全员品质意识与自主检查;3)建立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制度。C 5S的运用:1)

5、“什么样的工作场所生产出什么样的品质”,因此谈品质管理必须从5S做起。2)避免不良品流到客户的手中,故不良品与良品的区域规划,应以5S中的整理整顿来执行。3)量规、仪器、设备之管理必须运用5S中的整顿、清扫技巧。4)安全上 A 安全上的浪费: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安全上的问题,企业界比比皆是,造成公司生产战斗力的损失、成本上的负担,尤其是员工的恐惧感及一辈子的伤害更是笔墨不能形容的。B 安全上的合理化:1)任何有安全上顾虑的机器设备及作业均要立即予以改善,不应有“只要注意就应该没有问题的想法”。 不定时实施再教育。C 5S的运用:1)利用5S活动找出影响安全因素的元凶;2)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6、素养是降低意外事故发生最有利的工具;3)实现“零事故”的终极目标。 5)库存上 A 库存上的浪费:库存过多与不足都会严重影响到工厂的运作,存量过多,造成空间不足、整理费时及资金的积压,导致财务管理的浪费;存量不足,则生产运行不顺畅,交期无法准时及停工待料,更影响员工的工作士气及成本上的负担。 B 库存上的合理化:1)建立适当的安全库存量管理作业;2)有效执行MRP;3)建立先进先出作业,避免储存品的损坏和变质;4)呆滞品之处理方式。 C 5S的运用:1)利用5S活动之目视管理来设定最高安全库存量。2)推动5S之整理整顿活动,处理不堪使用或不明物料,使库存之空间有效利用及便利料件之管理;3)利用

7、5S活动之技巧来执行料件的先进先出。三、5S是提升工厂管理水平的特效药 由于各阶层各部门的努力参与5S的推行,使得管理的层面,由点到线到扩大到整个面,因此生产的三要素“品质、交期、成本”的观念较容易深入所有员工的脑海。 5S精义 整理: 1、 所谓整理,就是将事物理出一个条理来,使事物的处理简单化,也就是说对我们的工作场所中(或负责的部门范围内)的物品、仪器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与不需要品,对于需要品加以妥善的保管,不需要品则处理或报废。混乱现象造成管理的死角,也形成了许许多多有形的无形的浪费:1) 凌乱的工作场所使得人员的工作士气低落;2) 藏污纳垢的场所极易使物品变质损坏;3) 工作空间变

8、的越来越窄; 4) 浪费时间在寻找所需要的物品;5) 产品品质极易受到污染或损坏碰伤; 6) 影响到客户对公司的形象及产品的信赖性;7) 不需要的物品,剩下的东西往往浪费时间来整理。2、 整理的实施观念 “虽留之无用,但弃之可惜”的观念必须予以突破;“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用的”的说法应存疑。 *需要:在什么地方(部门)、什么时间要使用的物品,因此必须首先考虑物品、区域、时间的规划。*不需要:除需要品以外的物品。3、 各部门执行的要点: 整理并不是把物品放好或排好就可以,而是要根据各部门的管理内容先加以列出,再根据物品的使用目的加以分们别类,如此就可以判断出部门内的物品何者为需要,何者为不需要,共进

9、一步加以处理。例如:现场制品的控制 1、领料量 (1) 现场每日应存有多少数量的材料量,以备生产之需。过多-造成现场空间不足或任意搁置,产生了不需要的东西。太少-停工待料 (2)决定每日之领料量后,再根据现场空间的大小决定领料次数,一般以12次为原则,但必须注意时间点的配合。2、 在制品 (1) 在制品的数量必须根据生产部门的每日产能来决定。 过多-异常,对空间而言,产生了不需要的东西。过少-无法周转,造成工作站的闲置。 (2) 现场的在制品太多,一方面造成整理上的捆扰,另一方面隐瞒了管理上的缺失而不自知,因而很难作有效的改善。 制造部门 1、 地面 (1) 有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10、(2) 闲置或不能用的输送带、机器、设备、台车、物品-等 (3) 品质有问题的待修品、或报废品。 (4) 散置于各生产线的清扫用具、垃圾桶-等。 (5) 作业场所不该有的东西,例: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等。 2、 架子、柜子或工具箱 (1) 扳手、锤子、钳子-等手工具难陈于工具箱或柜子内。(2) 散至于架子上或柜子内的破布、手套、剪刀-等消耗品。 3、 办公桌、事物柜 (1) 任意搁置于桌面上的报表、文卷、资料-等。 (2) 抽屉内的表单、公文、私人物品-等。 (3) 毫无规划的档案资料陈列于事物柜内。 4、 模具、治具架 (1) 不用或不能用的模具、治具。 (2) 不必要的物品参杂

11、于架上。 事务部门 1、 公文、资料 (1) 是否有不用或过期的公文、资料任意搁置? (2) 私人文件是否有参杂于一般资料内?(3) 下班后是否仍有公文放置于办公桌上?(4) 公文、资料是否有定期或定时归档?2、 办公桌、办公室 (1) 办公桌上是否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或资料。 (2) 办公桌的抽屉是否有表单、公文、私人物品-等? (3) 办公室内是否有各种不需要的纸箱或物品? 3、 档案夹、事务柜 (1) 档案夹是否任意放置于办公桌或事务柜?(2) 档案夹或事务柜是否已经破旧不堪使用?(3) 档案夹是否定期清理已经过期的文件、资料?(4) 事务柜内是否摆放了私人物品、如皮包、书籍、衣服-等。

12、 4、 样品、测试品 (1) 是否有过期或失效的样品或测试品。(2) 样品、测试品是否与文件、资料混杂。(3) 是否有指定专人保管样品与测试品? 仓储部门 1、 储存区域 (1) 储存区域是否规划妥当,有无空间浪费? (2) 储存区域是否有任何不明物件搁置? (3) 是否直接将材料放在地上? 2、 材料料架 (1) 是否料架上有好几年没用过的材料或零配件?(2) 是否有好几种材料混淆摆在一起? (3) 是否有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配件仍放置于料架上?3、 办公室(桌)事务柜档案 同事务部门 4、 执行方法 为使整理活动成为日常管理之要项,一般以下列方法实施之:1) 组成专案小组或专责单位按各部门

13、工作范围、内容之差异而定订所需之整理项目。 2) 教导各部门所需要之整理技巧。3) 选择以办公室或事务部门率先实施之。4) 锲而不舍的追踪实施过程,使不流于形式。5) 实施成果评价及展示。 6) 检讨、改善。 至于为使整理工作易于进行,可以下列二项管理工具实施之。1) 红色标识活动。2) 定点摄影法。 5、 整理的目标 1) 使物尽其用,减少浪费。2) 腾出宝贵的空间。 3) 创造出清爽、舒适、有效率的工作场所。 整顿 1、 所谓整顿,就是将整理后所留下的需要品或所折腾出的空间作一整体性的规划(定位、标示),一方面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则是消除无谓的寻找,缩短前置作业时间(生产前的准备工

14、作),使文件、物品或工具随时保持在立即可取的状态。因此整顿的目的就是将所需要的东西找一个固定的位置,当你需要它时,能不假思索的在最短时间内取出来用,试想,如果今天不幸在作用场所发生火警,而我们还需花时间去寻找灭火器、消防栓,或者灭火器、消防栓被物品挡住而无法立即取出来使用时,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整顿是效率的根源 在工厂内,整顿不良最易发生的状况为:1) 意外事故特别多。 2) 生产效率无法有效的提升(前置作业时间加长)。 3) 品质常呈现不稳定的状况。 说明如下: 一、意外事故:A、发生的根源:1) 没有划分作业区、通道区、放物区、工具-等任意摆放。2) 在通道上作业,造成人员与物品或运输工具相互碰撞。 3) 放置物品时,没有防止倒下的措施。物品没有归位的习惯,致易燃物或模具之类的东西引起意外。B、改善对策1) 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