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95858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从社会生产到科学研究等)都离不开能源,在影响全球经济和生活的各种因素中,能源居于首位。本章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所充当的关键角色,认识到在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化学科学与技术将作为新的特殊贡献。在本课时,通过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在本节内容注重科学研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定性地

2、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二、学情分析初、高中所学的化学反应是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进行学习的,在本节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可以感性地认识到化学反应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而本节内容具体讲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可以归纳为“能量守恒定律”。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能量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 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3.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

3、化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 培养学生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的认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掌握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基本概念。五、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根据新课标理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情感升华”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

4、,并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实验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六、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仪器和试剂如下:仪器:试管、100ml烧杯、玻璃片、玻璃棒、滴管试剂:镁条、2mol/L 及6mol/L盐酸、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2mol/L NaOH溶液 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四道练习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和两个守恒定律(回顾所学内容)。1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 与 的相对大小。2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 的变化- 或者 。3质量

5、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的形式可以不同,但 不变。跟随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上节内容温故知新。由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进而引出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再通过两道巩固练习来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有关知识。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能的变化。2)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进入课题化学能与热能是如何相互转化?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6、接下来我们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分组完成【实验2-1】及【实验2-3】。讲述实验注意事项。学生认真聆听。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做实验要注意规范性和安全性。【探求新知】(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实验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实验2-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观察现象,用手触摸试管下部感知温度的变化。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实验现象镁条表面出现 用手触摸试管下部,有 的感觉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镁与盐酸反应, 能转化为 能,反应 热量(2)【实验2-3】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另用量筒量取20

7、ml 2mol/L NaOH溶液,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用手触摸杯壁下部感受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 的感觉酸碱中和反应是 反应, 能转化为 能。 反应方程式中和热:酸与碱发生 反应生成 mol水时所 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然后根据现象回答问题。简单归纳中和热的定义。为了实验效果更好,把【实验2-1】的铝条改成镁条,两个实验都把“用温度计测量”改成“用水触摸”。通过实验切身观察感受放热反应,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播放自热火锅视频,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其原理。1、为什么加冷水会自热

8、?2、能量如何转化? 然后再展示生活中利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原理的新玩意:暖宝宝、暖足贴、输液加温器等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升温的例子。 跟着再展示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吸收的能量降温的例子:退热贴、摇摇病杯等。从摇摇冰杯带出【实验2-2】,并引导学生尝试联系【实验2-2】来解释其原理。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分析反应原理。仔细看图片,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又是对放热反应的回顾复习。虽貌似简单,但体现出一个归纳总结的理念,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善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协助教师演示实验。(3)【实验2-2】将约20g Ba(OH)2 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

9、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产生 的气体有 生成用手触摸烧杯壁下部有 的感觉反应 热量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 在烧杯底部,水结成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从外界 热量, 能转化为 能观察生成物的状态混合物成 状有 生成反应方程式学生仔细观看实验现象,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及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归纳小结】 通过三

10、个实验我们学习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带领学生通过实验回顾所学内容)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 热量的化学反应 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图示常见的化学反应所有 反应 反应 大多数 反应(如:CaO+H2O = Ca(OH)2)(例外C+CO2 2CO) 与水或酸放出H2反应 物质的缓慢氧化 大多数 反应(如CaCO3CaO+CO2) 与 的反应 C + CO2 2COC + H2O CO + H2 学生对比、分析、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定义,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归纳出常见的

1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通过不断对比、讨论、归纳总结,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巩固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浓硫酸、固体NaOH溶于水均放热,所以说它们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作出判断。检测学生对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升华所学内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3436页,自主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应用、科学视野。(二)、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应用1利用热能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2利用热能使很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认真阅读,自主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在能源的开发、

12、利用及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能源危机中的作用,从而深切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学生全面整理知识,系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与热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达标检测】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液态水汽化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碳酸氢铵分解反应实验室制H2的反应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的反应 乙醇的燃烧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燃烧木炭取暖 B氢氧化钾和硫酸的中和反应 C氯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D炸药爆炸 3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

13、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白磷自燃 C燃放爆竹 D干冰升华4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电能 B核能 C太阳能 D氢能 5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 ( )A甲醇B汽油C柴油D重油学生积极响应,回顾所学知识,巩固复习。 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八、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由浅入深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并采用学生实验探究和教师实验演示的形式,用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14、题,体现了新课标的师生互动理念。其中最满意的几点(1)巧用对比实验,让学生思考发问。选取镁条与盐酸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a(OH)28H2O与NH4Cl反应实验进行对比探究,学生在“火热与冰凉”两重天中感受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建立感性认知,自然而然发出疑问:“为何有些化学反应放热,有些化学反应吸热?”,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体验快乐学习。(2)三个实验探究,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描述,实验记录,展示实验报告等环节中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看,听,说,写”基本素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在课堂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自热火锅视频的播放为同学们提供了感性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