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95608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项链》(语文北师大九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链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 栗金花教材分析:项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第一单元对比探究中的一篇课文,是印度女作家伊娃卡西诺比什的一篇小说。以女人的视角, 以铺叙的平实细腻的笔触,对比的手法,及她对社会人生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写了莫汗太太因为保姆拉鲁拜的儿子斯里拉姆偷窃打算把他送到警察局,拉鲁拜为了保护儿子把自己的传家宝金项链送给莫汗太太。一条项链,两个女人,一个读来令人心酸、心痛,却又令人感动的故事。揭示了世态的凉炎, 人心的善恶。教学目标:1 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2 通过朗读,理解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讽刺意味;3 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理

2、解小说的主题。教学重难点:1. 比较本文与莫泊桑的项链主题的异同,在概括情节的基础上探究文章主题;2. 体会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分析对比手法在揭露人物内心时的表达效果。课前准备:1 畅言智慧课堂平台、多媒体课件等; 2 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检查预习导入:富人莫汗太太因为保姆拉鲁拜有一条与众不同的项链,精致的盒子上面镶有少见的青石金,戴在脖子上的金光闪闪,是拉鲁拜家的传家宝。然而有一天,这条不寻常的项链却戴在了莫汗太太的脖子上。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过本文,了解项链背后的故事。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走近作者:伊娃卡希诺比什,印度当代作家

3、。本文选自译林2003年第3期。2、生字新词:疲倦jun 煞sh白 抑 制yzh 时髦mo 擦拭sh 一声不吭kng 镶xing 睫ji毛 妩媚me 机械xi 不翼而飞y 【设计意图】就课文的故事情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既然是传家宝,就不会轻易赠人。这显然有特殊的关系。作者伊娃卡希诺比什,当代作家,国内关于她的介绍还非常少,故而只能依教材简单介绍其为印度作家。希望教材的编写者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复习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2、快速浏览课文,根据预习回忆故事情节,我想请四位同学来简要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最好能用简洁的小标题。(给学生2分钟的准备时间,不需要

4、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回忆)3、标题“项链”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板书:序幕家中失窃,留下做证开端插入背景,叙述经过发展拿出项链,解救儿子高潮、结局保姆离开,项链刺眼教师总结:莫汗太太,一个看上去“光彩照人、穿着考究和十分时髦”的富太太,却因为家中丢了一点不值钱的物品就怀疑保姆拉鲁拜一家人,逼得保姆不得不用昂贵的金项链换取儿子的的一条生路。课文结尾写到:“只见一条不寻常的镶有青金石的金项链在她白净的脖颈上闪闪发光”有何用意呢?【设计意图】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现实,所以三要素人物打头。但人物需要情节来丰富,小说学习以分析情节入手,以作为分析人物的基础。

5、处处强调小说的基础知识,对初三的学生来说,形成系统的小说阅读技巧,这样做是必要的。 三、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 快速浏览课文第1段到第8段,说说莫汗夫妇为什么要流下“我们”来做证?一是联系第11段可知“我们”与莫汗夫妇的关系并不算是亲密,只不过有过一面之缘,而莫汗夫妇之所以留下关系一般的“我们”来做证,是因为家里发生的这起偷窃事件并不光彩,彵们不想让他人知道;二是从这件事处理的结果来看,莫汗太太因为丢失了几件并不贵重的物品就收了保姆拉鲁拜的金项链。可见他是一个虚伪、贪心和狠心的人,对待保姆并不像她说的那么好,而这一切自然是他们不愿公之于众的。贪心、狠心(板书)2、 第9段10段交代了保姆拉

6、鲁拜一家的情况,其目的是什么?目的是突出其处境极为艰难,而女主人却仅仅送一些旧衣服和吃剩的汤饭,偶尔送点钱,两相对比,莫汗太太之狠可见一斑。板书:虚伪3、 买东西花不了几个卢比,可莫汗太太为什么要给斯里拉姆一张100卢布的大钞票?这是莫汗太太设下的圈套。用一张100卢比的大钞票买东西,会找回好多张小票子,她把这些小票子放在梳妆台上,故意引诱斯里拉姆去偷。也正因为票子多,斯里拉姆误以为从中偷几张主人不会发觉,结果被莫汗太太当场抓住。4、 阅读课文第17到29段,找出描写莫汗太太和拉鲁拜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莫汗太太:“毫不退让地说”“大声尖叫”“板着脸说” 拉鲁拜:“跪倒在莫汗太

7、太的脚下”“用披肩捂着脸哭泣”“眼泪从她脸上流下来”“两手抱住莫汗太太的脚哭叫道”“拱手哀求道”“乞求地看着我们的脸,难过地流下眼泪。她取下盖在头上的破旧绣花披肩,从她的脖子上解开项链钩子,将自己心爱的这件首饰放进莫汗太太的兜里。”作用: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刻画了莫汗太太的冷酷无情和拉鲁拜的惊惶无助以及对儿子的关爱。5、 第27段对项链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与众不同”“闪闪发光的精致的金子”“少见的青金石”说明这条项链的价格不菲,而且是拉拜家的传家宝。莫汉太太家只是丢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物品,拉鲁拜却用金项链来偿还,可见莫汗太太的贪婪。【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建议由学生自主完成。筛选信息来把握重要情

8、节,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问题引导,所有问题,都重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四、悟读课文,探究小说主旨1、小组内讨论:第30到32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补叙交代了拉鲁拜一家本来就很可怜,儿子又被蛇咬危在旦夕,还被迫离开了莫汗夫妇家。再次突出了穷人拉鲁拜的可怜和富人莫汗夫妇的狠心,有利地表现了主题。2、 小说最后写道,那条项链戴在莫汗太太的脖颈上闪闪发光,这个交代可不可以删去?不能删去。结尾交代了项链的最终去处且呼应文题。“闪闪发光”既是对项链的描述,又是对莫汗太太冷酷、自私、狠毒的人的讽刺。 3、小结:以铺叙的平实细腻的笔触,对比的手法,及她对社会人生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写了莫汗太太因为保姆拉鲁拜的儿

9、子斯里拉姆偷窃打算把他送到警察局,拉鲁拜为了保护儿子把自己的传家宝金项链送给莫汗太太。揭示了世态的凉炎, 人心的善恶。【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几个问题可看作情节的作用,即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小组合作,注意讨论充分,分工明确。五、 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从莫汗太太计划捉拿小偷一事上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你觉得莫汗太太与莫泊桑的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有何不同?莫汗太太很有心计,对保姆拉鲁拜一家人充满了不信任。莫泊桑作品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虽然爱慕虚荣,但人品不坏,而本文的莫汗太太却既贪财又恶毒。2、试着写一句话读后感教师板书 “穷人不穷,富人不富”。现在,我希望你们也学一学语文老

10、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读后感,这一句话可以是你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理解,可以是你对莫汗太太的认识,也可以是保姆拉鲁拜的认识,还可以是对课文写作风格的提炼,也可以是你由这篇课文所引发的人生感悟。总之,只要是你自己真实的想法,都可以。3. 小练笔:写一个人物片段,要求: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200-300字)【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更多发现的乐趣。这个问题,要提在两篇项链的学习都结束后,教材的编写者有意安排两篇同题小说,其目的也在比较阅读。练习2、3迁移训练,将读的感悟写下来,强化培养初三学生的片段写作能力。板书:拉鲁拜 送 项链 莫汗太太勤劳、关爱家人 传家宝 贪心、狠心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