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955986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导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孙权劝学导学案主备人:刘淑侠 教研组长: 年级组长: 学生: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体会文中的人物语言。3、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资料链接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2、司马光:司马光 , 字君实 , 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3、吕蒙: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著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

2、掌管东吴军事。4、鲁肃: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辞 当涂 涉猎 乃 即 才略 更 孤孰 邪 岂 2、重点词语探究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

3、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 蒙母,结友而别。3、成语解读:(成语填空) : 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比喻人学识尚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自主学习:1、参考注释,疏通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句子。2、破译难句(注意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孰若孤?(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蒙辞以军中多务3、读课文,明确:(1)谁劝谁学?(2)吕蒙学得怎

4、样?(3)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解疑答惑:一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思路,并说说文章在内容安排方面的详略及正侧面描写的好处。孙权( )学-吕蒙( )学-鲁肃( )学 ( )( ) ( )二自主与合作1、孙权是怎样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表现了孙权怎样的性格特点?2、 吕蒙又是怎么学的?学的怎么样?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性格特点?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4、本文与伤仲永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三延伸迁移:吕蒙让人“刮目相看”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文章通过 ( ) 故事,强调了( )。五知识拓展1. 吕蒙趣事:吕蒙进入吴国,吴国主公劝他要学习文化,吕蒙于是博览群书,

5、其中最精通的是周易。经常成为孙策的座上宾,并且喝醉酒就睡在座位上,突然说梦话并把周易的一段给说出来了,大家被他的梦话惊醒,于是便问他,吕蒙说:“我梦见伏羲、周文王、周公和我讨论世间兴衰之事,日月天象地理的规律,没有不精彩绝伦,没有领会其中的精妙,所以朗诵文章。”因此大家都说“吕蒙梦中读懂了周易”。2.积累关于劝学的名言或诗句。六、当堂训练:1、资治通鉴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_体通史,记载了从_到_共_年的史事。2、司马光是北宋_家、_家2、选出加点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 。(2)卿今当涂掌事A 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 A.告辞 B.推辞 C.辞谢(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过水去打猎 B 粗略地阅读 C干涉别人打猎(5)卿今者才略 A.谋略 B.略微 C.省略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B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C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4. 解答问题(1)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刻画人物?(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的是什么?七作业:1、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词语。2、根据课文,编演课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