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954615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鸡加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肉鸡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肉鸡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名称:*(2006年10月17日未改制以前称福建*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于2009年10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4100万股A股,成为福建省农业类首家上市企业。所有制形式:私营企业财务状况介绍:*发展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实业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截止2009年12月31日,*发展公司资产总额217919万元,资产负债率27.5%,流动资产73530万元,非流动资产144389万元。2008年11月被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授予“黄金

2、客户”称号。112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名称:第三肉鸡加工厂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光泽县中坊村第三肉鸡加工厂建在福建省光泽县和顺工业园区,建设厂房2幢共68386平方米,食堂2幢9480平方米,单身宿舍楼3幢17670平方米,双职工宿舍楼5幢33160平方米,其他建筑7幢13890平方米。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36000万元,年宰杀肉鸡12000万羽,年产鸡肉加工产品23万吨,年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引进欧洲最先进的肉鸡屠宰加工生产线4条及国内配套设备,主要有自动脱毛系统、自动切割转挂及称重系统、自动掏膛及清洗系统,采用国内外肉鸡屠宰先进技术,建成后形成年屠宰1200

3、0万羽肉鸡生产能力,征地18.9254公顷(292亩),新增建筑面积142586m2,其中肉鸡加工厂建筑面积69386m2,食堂、宿舍60310 m2,其他生产建筑面积12890m2,配套水、电、动力、通风空调公用设施。113 项目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傅光明114 项目建设方案技术来源及先进性:本项目系引进技术与自身研发技术相结合,按照世界先进水平肉鸡饲养加工厂(场)标准建设实施,具备较强的科技生产实力与产品开发能力,通过主要引进欧洲最先进主体设备,实现科技化生产管理。进度安排: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市场营销:产品销售以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为策略,采用“以线串联,以点带面”的销售模

4、式。在国内继续巩固和发展新老市场,以肯德基大中国区市场及快餐市场为基础,在国际市场,以亚洲市场如日本、韩国为发展重点。组织管理方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傅光明(董事长)。成员:傅芬芳(副董事长)、傅文明(副总裁)、李文迹(副总裁)、陈榕(副总裁)、李可佳(行政总监)。项目在建设实施中*发展公司负责管理。做好项目监督、工程建设检查,确保发挥最佳资金效益。建成及国家财政参股后,在生产经营中接受省市财政部门委托监管。115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600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23500万元,建设期利息108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142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1440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

5、发展银行贷款21600万元。1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预期2011年达产后,可年新增屠宰加工肉鸡12000万羽,产冻鸡肉2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00万元。(因项目为免税,所有指标税前税后均相等)详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数 据1项目总投资万元360001.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345801.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14202年新增销售收入万元2000003年新增利润总额万元87404年新增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免5年新增所得税万元免6年新增税后利润万元87407财务评价指标7.1投资利润率%247.2投资利税率%247.3总投资收益率%247.4财务内部收益率%20.167.5贷款

6、偿还期年87.6投资回收期年4.17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2.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贷款项目的实施意见( 农发银发201025号)1.2.2国家财政部关于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通知(财发200934号)1.2.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贷款项目的意见(闽农发银发201062号)1.2.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家施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变革对农业支持方式,以“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

7、动开发”为投入机制,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农产品的加工、转化以及对当地主导产业建设积极促进作用的产业化项目。1.2.5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导思想是,发展“菜篮子”产品加工,其中肉类重点发展鸡等产品加工,增强农产品加工制品国际市场竞争力。1.2.6国农办2006224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和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摘要的通知。1.2.7 国家和省、市关于工厂建设的政策、法规、规定、规范。1.2.8 *发展公司提供的工艺、公用及经济方面

8、的设计基础资料。13 综合评价1.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建设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发展的需要;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壮大当地肉鸡饲养加工业的产业化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着眼于世界肉鸡市场竞争一体化竞争新形势,生产技术系引进技术与自身研发技术相结合,按照当今世界先进水平肉鸡饲养加工项目标准建设实施,具备较强科技生产实力与产品开发能力,主要生产线系引进欧洲先进设备,为高质量产品研发提供良好设施条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项目主要经

9、济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经济效益良好,在经济上是可行的;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完善,符合环评要求;项目市场前景广阔。1.3.3风险评估不确定性分析指标: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56.34%,企业保本;平均售价为原售价93.06%,企业不亏不盈。敏感性分析:随着成本上涨或售价降低,敏感程度较大,本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1.3.4带动作用本项目实施将辐射带动基地,带动省内外5000户农户依托*公司产业化建设发展种养业致富,其中当地肉鸡、种鸡标准化养殖基地约180亩,省外玉米、大豆、小麦种植基地约3万亩;辐射带动农户增收,形成“公司+标准化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新增1000户农户进入基地

10、饲养就业,人均收入可达12000元,新增4000人进入肉鸡加工厂就业,人均年收入可达13000元。年新转化消耗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22680万吨,与7900户农户签订玉米、大豆采购合同,年收购金额500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6329元。1.3.5问题与对策劳动力培训:项目引进国外高新技术设备,应提高员工技能,做好人才培养。市场开发:本项目加工的鸡肉产品增加量较大,除面向*公司传统的国内外市场外,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扩大日本、俄罗斯、韩国等亚欧市场,实现产业化良性经营。1.3.6结论与建议项目建设亚洲最先进的肉鸡饲养加工厂(场),提高鸡肉饲养加工品质,符合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项目生产具有良好

11、的市场发展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予以审批。第19页共19页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肉鸡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关联农业、工业、流通领域的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以其丰富多彩的产品,为方便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工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从全局看,仍存在不少问题。除技术装备水平低、经营管理落后之外,突出的问题是: 产业结构不合理,与扩大内需、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从我国

12、食品结构看,烟酒等嗜好性食品比重较大;农产品加工比例不高,与发达国家肉鸡产品加工业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加工深度在90%以上,而我国只有20-30%;从产品品种来看还不够丰富,为一日三餐服务的餐桌食品基本上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尚未有效发挥出食品工业的潜在价值。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90%,而我国仅20%左右,这种状况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全民的饮食水平、体质和生活质量。 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标志。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

13、值在0.3-0.4:1之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粮食、油料、水果、豆类、肉类、蛋类、水产品等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程度很低。用于工业食品的粮食仅400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加工的肉类产量仅占总产量的3-4%;加工的豆类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食品加工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食品加工业对原料有着特殊的要求,而分散农业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远不能适应这种要求,食品加工与原料供应源之间的联系有着很大的随机性,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品种的改良和品质的提高还很不够。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向小康迈进,这正是食品的消费结构加速变化阶段。由于

14、食品工业作为农副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因而对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巨大。党中央、国务院已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研究的优先位置考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因此肉鸡加工产业化经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条件,结合国内外肉鸡市场发展形势,对优高肉鸡食品日益扩大的需求,肉鸡食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需求弹性较大,将会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肉鸡产业化经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条件,结合国内外肉鸡市场发展形势,对

15、优高肉鸡食品日益扩大的需求,肉鸡食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需求弹性较大,将会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主要以集种、肉鸡饲养、孵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等一体化自养自宰的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营,公司已成长为民营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承继*实业公司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基础上,每年将盈利再投入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中,公司先后从法国、德国、美国及丹卖等国引进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自动化设备;在人才开发上,公司先后从高校、科研单位和外资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目前公司已拥有一大批种、肉鸡饲养,孵化、疫病防治、屠宰加工、饲料加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生产、检测设备;计算机网络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广泛运用于肉鸡生产、管理与加工销售环节。目前,“*”品牌冻鸡已获世界著名品牌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太太乐等著名客户认可,公司在福建、江西及广东肉鸡市场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公司发展前景广阔,尽管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改扩建项目建设,公司已具备年出栏肉鸡8000万羽的饲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