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桥之美.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95338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桥之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红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桥之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红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桥之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红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桥之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桥之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彦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桥之美.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时间主备马春梅课题桥之美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里2、品味本文形象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3、感受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做生活的有心人重点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里。难点欣赏桥之美的视角。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个人调控第一课时 一 、由传说导入古老的先秦时期,桥被称作梁,梁在诗经中多次出现,也见证了许多人间情义。“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这大概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诗中写文王迎娶太姒女的情形。当时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由于渭水无法通马车,于是文王立即下令“造舟为梁”,太姒女因此得以过河。这样的举措

2、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二、了解作者:吴冠中,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他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从他的绘画中不难看出桥之美。那么,他又是如何用文字来说明桥之美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桥之美,品味它的优美语句。三、快速阅读课文,寻桥之美(可围绕下列问题思考、交流)1、作者爱桥缘于什么样的美?2、为了说明这种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在说例子时,请同学们用“文中举了 桥的例子,把它放在 (环境)中,起到了- 的作用。” 例:“文中举了乌镇石桥的例子,把它放在密密的苇丛中,起到了令人舒畅的作用。”3、在构成这些美的图画中,桥起了什么作用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作进一步明确 茅盾故乡乌镇的石桥-密密的苇丛相配-疏朗开阔之美-舒畅 江南石桥:石桥细柳飘丝阳刚与阴柔之美:强与弱;重与轻之分,有静动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销魂 长桥:长桥卧龙-湖水苍茫-丰富想象之美: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 ,人类创造力的体现 -满足 风雨桥: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和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形成对照 -安闲自在之美-欣赏 清明上河图-画中桥 街头市集-将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浓缩成图画 木桥石桥庄稼地、小河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索桥高山峡谷具有独特生命力四、在作者的笔下,有没有写到有缺憾的桥呢?请你说说为什么。(

4、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质也就具备了桥之美!板书:五、作业:试完成课本104页“研讨与练习”1、2题。教学目标:品味本文形象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一、回忆上节内容并导入二、品桥之美 寻找到吴冠中向我们展示的桥之美,那么让我们再一起细细地品味桥之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段文字,品一品它向你展示了怎样的一种美?你认为怎样读才能充分展示它的美? (利用多媒体播放桥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桥之美)三、语言赏析:桥之美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会让我们沉醉?我们还是先来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吧: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

5、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桥之美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 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中国石拱桥(温馨提示:可从修辞、表达方式上进行比较。)学生自由赏析,教师适当点拨。四、领悟美:桥,各有其美。吴冠中说:“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是呀,熊猫“团团圆圆”架起了海峡两岸的桥,香港架起中西文化传播的桥,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等等。生活中处处可见桥之美,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珍惜好这美好的青春,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桥梁。五、作业: 1、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桥名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名因何起。2、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3、收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如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4、完成课后练习及练习册相关题目。第二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