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改后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951511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改后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改后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改后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改后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改后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改后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回顾导入,引出课题。 1回顾:课件1:同学们,知道这位爷爷是谁吗?我们曾学过一篇他写的访谈录,谁还记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那篇访谈录中提到了三个贯通,谁还记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齐读课题2介绍写作背景:在1935年至1945年,季羡林爷爷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留学整整十年,课件2.3 当时,德国人民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后,也就是1980年,当他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感慨万千,写下了再返哥廷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选自再返哥廷根 ,请大家再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三)自主研读,体会

2、“景色奇丽”。过渡:课前大家都预习课文了,那么老师考考大家,季老先生故地重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课件5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1. 让我们走进课文,先来感受德国的景色到底是怎样奇丽的.课件6.先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2汇报:课件7: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很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交流。 3.预设,相机指导: (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说说这两个词的

3、意思。(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想一想,这两个词语都是来形容花,作者用词是不是重复了?课件8出示花的图片对比。学生比一比,那幅图片能够用“花团锦簇”形容?那幅图片能够用“姹紫嫣红”形容?教师小结:各种颜色的花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侧重花的颜色)娇艳的花一朵挨一朵,互相簇拥,靠在一起,挤在一起,这就叫花团锦簇(侧重花的形态)看,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啊!现在把词带入句子,谁拿来读一读?(2)“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请学生谈 “应接不暇”在这里的意思。强调暇的偏旁。山阴道指的是什么? 山阴道的来历。小结:山阴道是地处我国的一处山清

4、水秀,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现在多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来比喻一路上的风景优美,让人看不过来。季老先生用这句话来比喻德国的街道,也充分体现了德国的景色确实奇丽。(4)“花的海洋”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把大片大片,没有边际的花儿比作浩瀚无边的海洋。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美丽的景色?(家家户户)这个词语不但写出了花多,还写出了花美,更体现了德国人-爱花,德国是一个爱花的民族。(5)“任何”让学生读句子,体会任何的含义。去掉“任何”,能够吗?说明理由。总结,引读:任何是告诉我们,走过这个条街,抬头向上看红。 走过那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红。 走过每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应接不暇。 (6)课件9播放

5、画面,师生美读并背诵。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追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一起来观赏这奇丽的花景, 好不好?课件:图片配乐连播。1.师配以解说(范读)。2.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10(多么奇丽的景色!)3.试着练习背诵。 4.齐背诵。 4总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品读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了德国花多花美的奇丽景色,也充分体会了季老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这个民族又是怎样的奇特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民族奇特的句子。课件12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民族奇特的句子。)(四)合作探究,感悟“民族奇特”。 1交流相关的句子, 相机课件13出示: 他们

6、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说明让你感到奇特的理由。摸摸自己的脊梁,了解脊梁在本文中的意思。(花朵的背面,花的枝干)自己种花却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德国人这样种花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给别人看。)那德国人是不是太傻了?(不,那样自己会看到更多别人的花)就像有一首诗写的:我付出了一缕春风,却收获了整个-春天!课件14教师引读:所以如果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叫-用文中的四个字概括-“我为人人”,(板:我为人人)那么,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而且会看到很多的花,用文中的四个字概括是

7、-“人人为我”。(板:人人为我)在这八个字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因为“我为人人” ,所以“人人为我”,课件15这真是一种颇耐人寻味的境界。2. 理解”颇耐人寻味”3. 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领略了德国奇丽景色,奇特民俗之后,我不禁反思,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事呢?(请学生举例)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八个字,用这八个字来装扮我们的生活。我们回到课文中来,德国人这种奇特的养花方式,这种爱花的境界令季老先生吃惊,可是对德国人来说,却非常的平常.从哪能看出来这是极其平常的是呢?(莞尔一笑)理解莞尔一笑的含义。过渡:

8、季老先生和女主人态度上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的手法更说明了这种奇特的养花方式对于德国人来说,实在太平常了,这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的民族习惯,也是这个民族特殊的风情。正是这些深深地打动了季老先生,所以他由衷地赞叹:课件16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3、理解“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时隔四五十年,当季老先生再次来到德国,他又看到了什么?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相机出示课件18:(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过渡:当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怎样回答的?“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四五十年过去了,树会长高,人会变老,变化一定

9、很多,没有变的是什么呢? (2)总结:这种境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岁月的磨洗,因为这境界源自这个民族的养花习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指课题)(五)回归全文,整体感悟同学们,季羡林作为一名著名的的语言学家,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在朴实无华中让人浮想联翩。让我们再次回味这独特的异国风情,感受这位国学大师的语言魅力。出示:四五十年前,作者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发现德国人这样养花课件20: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奇特的养花习俗创造出了这奇丽的景色课件2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

10、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四五十年后,当作者再次来到德国时-课件22: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课件22: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六)理解“梦”面对此情此景,季老先生做了一个梦,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他思念谁?(祖国,家,亲人。)简介当时德国情况他还会梦见什么?(七)生谈收获(八)配乐齐读课文(九)听颁奖词2006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当他得知入围这样一个活动时,他问周围的人,我做了什么?我感动了别人了吗?如说我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只有一个,就是勤奋。让我们听听当年的颁奖词。“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的优秀品质。如果你想真正的读懂这段文字,就去读读季老先生的书吧,比如留德十年等。板书设计:2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的景色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奇特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