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之自我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95144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之自我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申论之自我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申论之自我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申论之自我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申论之自我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之自我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之自我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论之自我总结 五段论之申论范文:要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 日期:202X年1月日出处:高教版20X年公务员考试辅导与训练作者:曹长远阅读:14次曹长远申论五段论:引、申、议、策、合。 引。开头第一段,引用给定资料中的典型事实材料或理论材料,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申。在第一段的结尾,或者单独第二段,用一句话申明自己的论点。 议。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 策。针对每条原因,分别提出对策或解决方案,并加以论证,每条对策最好单成一段。 这部分有一个调节文章字数的重要功能。如果你的申论字数不足,就可以在这部分里加大论述力度,以确保字数符合要求。具体办法是: (1)列举事例。如果思维短路,感觉没有话说,可以通

2、过列举事例的办法摆脱尴尬。分析一条原因,然后举例例证;提出一个方案,再举例例证。事实上,列举事例也是一种很好的论证论点的方法。 ()相互比较。写完一个要点,比较与之相似的,或者比较与之相反的。通过比较,你可以发现二者的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于是发现有很多话可说。 (3)换句话说。如果没话说了,可以“或者说”、“也就是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换句话说”,这样,既可以更充分地展开你的观点,也可以让你的文章增加字数。 合。文章的结尾呼应论点,得出结论,并上升到政策和理论的高度。 这个“申论五段论”虽然简单,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实践证明它非常好用。在申论论证的时候,考生可以直接套用这个结构。这样不仅

3、可以避免文章结构不合理的毛病,还可以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要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大标题就是论点) “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引用政策法律)然而,“十一五”开局之年前5个月的最新统计显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0.3%。(引用统计数据)如此之高的增幅为近年少有,投资过热再次警醒人们(过渡句):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申明论点) 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不能说不得力,可为什么有的地方依然在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一些干部依然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一味追求增长速度呢。(过渡句)从根本上说,盲目追求gdp的背

4、后,是不科学的发展观和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其次,在一些同志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头脑里,衡量本地区、本部门或本行业发展快与慢的标尺,依然是单纯靠扩大生产规模、铺摊子、上项目以求发展的思维定势。同时,忽视科技创新的作用,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分析问题原因) 不科学的发展观和错误的政绩观催生出来的“政绩”,其实是危害深重的“政疾”。既干扰了中央宏观调控的落实,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局,很容易诱发经济风险,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也给地方发展带来沉重的包袱和可怕的隐患,并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分析问题危害) 沉痛的教训亟须汲取,而医治这些痼疾,当用良药和猛剂。(过渡句)其一是

5、要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实践证明,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轨道。关键是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政策措施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提出对策)其二是要根除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做法。关键是要把好土地、信贷两道闸门,严格执行技术、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制止地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从严控制新上项目,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认真落实调

6、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各项举措。要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抓紧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狠抓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提出对策2) 其三是要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提出对策3)显而易见,效益和速度必须是统一的。加快经济发展,不能再走盲目追求增长速度和扩大投资规模的老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上升到政策高度)。加快增长方式转变,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呼应大标题)应当成为我们经济工作的自觉行为。 新农村建

7、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大标题就是论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引用政策法律材料)上述要求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方向,全面概括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过渡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申明论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过渡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任

8、务相当艰巨,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在诸多矛盾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分析问题) 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看,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1 2.5。到22年,这一差距比扩大到3.22。到202X年底,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不足668元的绝对贫困人口260万人,年人均收入在69元9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4977万人,两者合计758万人。(引用数据信息) 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看,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明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在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

9、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引用事实材料)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同时,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分析原因,呼应论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必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过渡句)首先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

10、方向。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提出对策1)其次必须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县城和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提出对策2)第三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还要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对策3)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农村生产力,(呼应论点)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具体实践,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上升到政策高度)2第 2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