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950390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搭建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甘肃省民勤县西关小学 石光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而课堂则是创新教育实施的着眼点的最终落脚点,要真正落实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课堂创新。作为教师,要立足课堂,在课堂上,给学生搭建起创新的舞台,唤起其创新的意识,发掘其创新的潜能,展示其创新的才华,这样的课堂才能造就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那么,如何搭建起学生课堂创新的舞台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 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的探索力据说:中国的家长在孩子回家以后一般问这样的问题:“今天在课堂上有没有回答老师的提

2、问?回答了几个?答对了没有?”而美国的家长在孩子回家以后则常常问:“今天在课堂上有没有向老师提问?提了几个问题?明白了没有?”显然,美国的家长看重的是提问。 创新是从疑问开始的。李政道博士说:“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上要变教师问学生为学生问教师,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并尊重、保护这种权利。教师不仅要善待学生的提问,而且要善于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善于为学生阅读课文创设一个问题的情景,鼓励、引导学生凭借各自的智慧去探求知识,解决疑难。 如我在教五彩池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问在我意料之中,因为生活中,池塘不就是游泳的地方吗?于是

3、我借题发挥,展开学情,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指导了读书方法。我说:“池里能不能游泳,我想取决于四个条件,一是池的大小,二是池水的深浅,三是水质的好坏,四是池底有无障碍物。好,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议课文。有的说:“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五彩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许多五彩池不能游泳,大的勉强可以,但也不会很舒服。”有的说:“课文中告诉我们五彩池深的水深不到三米,浅的用手指就能碰到它的底,说明多数的池不能游,水深的还可以。”有的说:“课文中告诉我们五彩池互相连接,水也来自同一溪流,说明水是活水,溪水是很干净的,一

4、般可以游泳。”有的说:“课文第三节中有这样一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想游泳是很危险的。”在学生欣喜地发现认真读书可以自己解决疑难时,我乘机小结:“读书能提出疑问很重要,有了疑问就应该想办法自己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来求得解决,这才叫会读书。”由此可见,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并引导解疑,这是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引导得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异探索精神将得到积极发挥。 二、 诱发猜读文本优化学生的推测力大诗人歌德小时候母亲给他讲故事,只讲一半,另一半由小歌德去编,编完后母亲就给他讲哪些地方编得好,哪些地方编得不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看书有个习惯:先看题目,然后猜想文中应写什么内容,想到了再去阅读对照

5、,哪些猜到了,哪些没猜到;为什么猜到了,为什么没猜到。李政道博士也有一套读书的方法:先看开头,再看结尾,然后再想中间应写什么内容。不难看出,这些名人阅读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重视猜读。猜读是指在阅读中对遇到的障碍借助于联系前后文,观察插图、回忆有关的生活经验,作大胆的猜测来扫除障碍。或是阅读时对后文的内容先作预想、猜测,然后将后文的实际内容与猜想的内容比较。运用猜读法阅读,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阅读者产生一种急于印证预先猜想是否正确的心理意向,因此对语言文字的选择性理解的效率会大大加快。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 如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要求学生先依据课题来猜测

6、课文的内容。有的学生说:“我猜课文讲的是将和相为了一件什么事而发生了争执而不和的事。”有的学生说:“我从和猜到将和相后来又和好如初了,他们是了不起的人。”也有的学生说:“我想将和相由不和到和好如初,说明他们都是顾全大局的人。”还有的学生说:“我想这一定是个感人的故事,作者写这篇课文是要我们向将和相学习,学习他们知错改错、顾全大局、热爱祖国的精神。三、 利用空白效应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空白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的处理方式。作者留下空白,目的是为了启迪心智、引发思考,所谓言尽意不尽,回味而无穷。在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空白应十分敏感,并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空白,达到既训练语言,又激发学生想像的目的。如我在教学

7、狼和小羊一文,课文最后说:“狼扑向小羊 我便让学生设想狼扑向小羊后发生了什么事?要学生准备准备,然后让学生扮演小羊和狼,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我又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这样的方式因为学生有充分的心灵自由,所以兴趣倍增,跃跃欲试,都争着一展才华的机会。四、 设计变式训练提高学生应变力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语文特有的变式训练,训练变换语序,灵活表达语言的能力,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初读时,先让学生找出题眼“借”,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围绕“借”字,你觉得课文会告诉我们哪些问题?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引导归纳为:谁用草船借箭?(诸葛亮)什么

8、时候借?(第三天四更)向谁借箭?(周瑜)为什么用草船借箭?(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借到了箭)。然后让大家初读课文,再用几句话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落实了初知课文大意的要求后,再让大家变换语序,问:“还可以有哪几种说法?”(先说为什么借箭?或者说向谁借等等。五、 开放主题之争尊重学生的独创力“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个哈姆雷特。”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很少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如果我们真要“好中求优”时,也决不能由教师单方仲裁,而应当像

9、魏书生那样,与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以往的阅读教学,太看重中心思想的表述。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把统一的中心思想背出来默出来,今天看来应坚决取缔。如教学跳水一课,我在总结课文时,让大家谈谈读了课文后的个人感受,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我觉得风平浪静也不是什么好事,越是顺顺当当的时候人就越是大意,越是大意,就越容易发生意外。”有的说:“我觉得这个孩子太任性了,说不定是个独生子女小太阳,他如果能考虑到环境的危险,就不会赌气去追猴子,一直追到桅杆的横木上去。”有的说:“我觉得那些水手也太会开玩笑,怎么能这样去唆使还不太懂事的孩子,差一点丢了孩子一条命。”还有的说:“我很佩服那位船长,他遇事不慌,镇定才使他能够急中生智,想出了救孩子的好方法,而且成功了!”面对这么多说法,我惊喜地说:“大家真会想,而且想得都有道理。对同一篇课文,我们有不同的想法,这很好。那么比较起来,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主要是指责水手,还是批评孩子,还是赞扬船长呢?”于是,大家在议论之后,认为主要还是赞扬船长。创新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世纪工程,课堂创新理当成为我们教师的世纪追求。愿改革的春风吹绿教育的活水,愿改革的甘露滋润教育的大地,愿创新的阳光照亮教育的天空,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创新教育,我们的教育就充满希望,我们的国家就充满希望,我们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