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944204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 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溶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一、实验目的1. 了解溶胶的制备方法2. 了解影响溶胶聚沉的因素3. 了解大分子物质对溶胶的保护作用二、实验原理胶体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以一定的分散程度(粒子直径在1100nm)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中所形成的体系。其中以固体分散在水中的溶胶最为重要。以下讨论的都是指这种水溶胶。溶胶的基本特征为:它是多相体系,相界面很大; 胶粒大小在1100nm;它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要依靠稳定剂使其形成离子或分子吸附层,才能得到暂时的稳 定)。要制备出比较稳定的溶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固体分散相粒子大小必须在胶体分散度的范围内。(2)胶粒在液体介质中要保持分散,不聚结(一般需加稳定剂)

2、。溶胶的制备方法通常可分为两类:a. 分散法:即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为胶体大小的质点。常用的分散法有:(1)机械作用法,如用胶体磨或其它研磨方法把物质分散;(2)电弧法,以金属为电极通电产生电弧,金属受高热变成蒸气,并在液体中凝聚 成胶体质点;(3)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场的空化作用,将物质撕碎成细小的质点,它适用于分 散硬度低的物质或制备乳状液;(4)胶溶作用,由于溶剂的作用,使沉淀重新“溶解”成胶体溶液。b. 凝聚法:即把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聚会成胶体大小的质点。常用的凝聚法有:(1)凝结物质蒸气;(2)变换分散介质或改变实验条件(如降低温度)使原来溶解的物质变成不溶;(3)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

3、生成一不溶解的物质。溶胶的性质与其结构有关。本实验用AgNO3和过量的KI所制备的AgI溶胶(A)的胶 团结构表示式如下:(AgI) nI- (n - x)K+ x- xK+此溶胶由m个AgI组成胶核。由于KI过量,溶液中还剩有K+、NO3-、I-等离子。因 为胶核可有选择地吸附与其组成相类似离子的倾向,所以I-在胶核表面优先吸附,使胶核 带上了负电荷。溶液中与其电性相反的K+ (反离子)也部分被吸附在胶核表面形成吸附层, 胶核和吸附层构成胶粒,剩下的其余反离子松散的分布在胶粒外面,形成扩散层。扩散层和 胶粒合称为胶团。在溶胶中胶粒是独立运动单位。因此AgI溶胶(A)的胶粒是带负电的。本实验用

4、过量的AgNO3和少量的KI制成的AgI溶胶(B)的胶团结构简图如下:(AgI) - n Ag+(n - x) NO3- x + - x NO3-同理可推断出AgI溶胶(B)的胶粒是带正电的。由于胶粒带电是导致其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因此,电解质的加入或带相反电荷溶胶 的混合,都将破坏胶团的双电层结构,使溶胶发生聚沉。电解质能使溶胶聚沉,其起主要作 用的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这种离子价态越高,聚沉溶胶的能力越强。一般说来,反 号离子的聚沉能力是:三价 二价 一价但不成简单的比例。此外,电解质在溶胶中的浓度越大,必越有利于溶胶的聚沉。通常把能使溶胶聚沉所需的电解质的最低浓度称为聚沉值(m m

5、ol L-1)。聚沉值=业? x 1000式中:M为外加电解质溶液浓度(molL-i),V1为发生聚沉时所加电解质溶液的最小体积 (mL),为发生聚沉时溶胶的总体积(mL)。正常电解质的聚沉值与胶粒电荷相反离子价数 的6次方成反比。亲液胶体(如动物胶、蛋白质等)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胶粒表面的溶剂化层,因此加入 少量盐类不会引起明显的沉淀。但若加入酒精等能与溶剂紧密结合的物质,则能使亲液胶体 聚沉。亲液溶胶的聚沉常常是可逆的,即加入过多的酒精等物质时,聚沉的亲液溶胶又能自 动地转变为胶体溶液。当在憎液溶胶里加入适量的大分子物质溶液,可提高憎液溶胶对电解 质的稳定性,这种作用叫大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6、。三、仪器与试剂烧杯(200mL、100mL),玻璃漏斗,试管,滤纸,酒精灯。酸碱:HCl (0.1 mol L-1),NH3H2O (2 molL-1)。盐类:FeCl3 (5%),KI (0.1molL-1、0.01mol L-1),KCl (2.5mol L-1),AgNO3 (0.1mol L-1、0.01mo L-1),AlCl3 (1%),K2CO4 (0.1mol L-1),K3Fe(CN)6 (0.01mol L-1),HCl (0.00004mol -dm-3 ),其它:明胶(0.5%)。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溶胶的制备1.1化学凝聚法:1.1.1 Fe(OH)3溶胶制备取

7、蒸馏水50mL于烧杯中,煮沸后,逐滴加入5%的FeCl3溶液6mL,并不断搅拌,待 FeCl3加完后,再煮沸12分钟,即得深红色的Fe(OH)3溶胶。立即用冷水冷却到室温,留 待后续实验。1.1.2 AgI溶胶(A)制备取15mL 0.1molL-1的KI溶液于50m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用滴管缓慢滴加10mL 0.01 mol - L-1的AgNO3溶液,制得AgI溶胶(A)。留待后续实验。1.1.3 AgI溶胶(:8)制备仿照实验1.1.2的方法,在15mL 0.1mol- L-1的AgNO3溶液中,一边搅拌,一边滴加 10mL 0.01 mol - L-1的KI溶液,制得AgI溶胶(B

8、)。留待后续实验。1.2分散法1.2.1 Al(OH)3溶胶制备取10mL 1%AlCl3于一小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滴加2molL-】的NH3 - H2O溶液, 当有沉淀析出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23次。然后将滤纸上沉淀转入100mL蒸馏水中, 煮沸,中间可加入23滴0.1mol - L-1的HCl。煮沸30分钟后,取上面清液,冷却至室温。 留待后续实验。2. 影响溶胶聚沉的因素2.1测定不同电解质对Fe(OH)3溶胶的聚沉能力2.1.1取5支试管加以标号。现有浓度为2.5 mol - L-1 KCl溶液,请设计使每管中KCl溶液 浓度相差10倍,且每管体积相等。将自制的1mL Fe(OH)

9、3溶胶加入各管,摇匀,计时,15 分钟后,记录其中使溶胶明显发生聚沉(浑浊)的最小电解质浓度。2.1.2现有浓度分别为0.1 mol - L-1的K2CrO4溶液和0.01 mol - L-1的K3Fe(CN)6溶液,仿 照实验2.1.1的方法,测它们分别使Fe(OH)3溶胶发生明显聚沉的最小浓度值。2.2带不同电荷的溶胶的相互聚沉2.2.1请自行设计实验以验证实验内容1中制备的四种溶胶,哪些等体积混合会发生聚沉。 例如将5mL AgI溶胶(A)和5mL AgI溶胶(B)混合。3. 大分子物质对溶胶的保护作用3.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自制的Fe(OH)3溶胶,然后在一支试管加2滴0.5%的

10、明胶, 另一支试管加2滴蒸馏水,振荡试管,然后分别滴加0.01 mol - L-1的K3Fe(CN)6溶液,记 录两支试管发生聚沉所需K3Fe(CN)6 溶液的滴数,并解释实验现象。4. Fe(OH)3溶胶电泳的定性观察将制好的粗Fe(OH)3溶胶从电泳仪(如右图)的中间管子 慢慢加入,直至液面在电泳仪立管的1/4高度为止。用滴管吸取已配制好的0.00004mol - dm-3 HCl辅助溶液,小心地从电泳仪两边立管贴管内壁慢慢流入,使0.00004mol -dm-3 HCl 溶液与溶胶之间始终保持清晰界面,并使两边立管中的溶胶界 面近似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铂电极分别插入电泳仪两 边立管

11、溶液中约1cm处,准确记录这时界面的刻度,然后接 通电泳仪直流电源,使电压保持在80V,20min后观察界面位 置的变化,用PH试纸测量电泳前后两立管中HCl溶液酸度的 变化,并解释此现象。注意:电泳时,加辅助溶液一定要小心,务必保持界面清晰。HC1溶液五、预习内容1. 一般自制一种溶胶后,如何推断其胶粒电性,如何验证?2. 当设计某种电解质对某一溶胶的聚沉值实验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3. 在本实验制备的四种溶胶中,哪些溶胶的相互混合会发生聚沉。六、思考题1. 从实验所得KCl、K2CrO4及K3Fe(CN)6对Fe(OH)3溶胶的聚沉值,排列出它们对Fe(OH)3 溶胶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并计算聚沉值之比。2. 大分子物质为何对溶胶有保护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