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93940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民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1 审核:侯丙锋授课时间:学案编号:40班级:姓名(小组):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会维新任务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考纲要求:戊戌变法 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康有为、梁启超等会维新任务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2)难点:戊戌变法的特点和失败原因【 问 题 生 成 单 】 复习回顾: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产生:时间:19世纪60、70年代;原因: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企业的诱导外国经济侵略促使

2、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影响:为早期维新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后;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影响:为戊戌变法何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短暂的春天:时间:19121919年;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的经济侵略“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影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也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一战后萎缩较快发展:时间:1927193

3、6年;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沉重打击:时间:1971945年;原因:日本在沦陷区的掠夺民国政府在国统区的掠夺和压榨。陷入绝境:时间:19451949年;原因: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的挤压国民政府不断增加捐税、滥发纸币内战时期,政局动荡。恢复:时间19491952年;原因:新成立之初,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政权,采取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业得到发展。改造:时间:19531956年,原因: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推进新课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甲午战争

4、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的狂潮,从而导致中华民族的民族为佳加深。2、同时,清振幅自身的通知危机也日益加深。(包含有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4、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的维新思想的形成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5、“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6、维新派倡导成立学会、办报刊、兴学堂的活动,一方面宣传了维新改良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为维新变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二、百日维新(1898.6.111898.9.21)1、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光绪第六书)和保国

5、会的成立(1898)。2、百日维新的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到1898年9月21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具体内容为:(1)政治方面:告诫延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鼓励官绅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制度等。(2)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估计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撤并驿站。(3)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学堂;鼓励私人办

6、学,选派留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4)在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还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3、对百日维新内容的评价:(1)进步性:光绪帝的这些变法上谕,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局限性:光绪帝没有采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4、“百日维新”的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

7、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推行规程看,过于急躁,分不轻轻重缓急,措施失当。(5)从性质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从目的看,是变法图强,救亡图存。(7)从作用看,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三、戊戌变法的结局和原因1、结局: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六君子”。“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失败原因:(1)根

8、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分急躁,急于求成;(3)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破坏变法。3、教训: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当时的,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四、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戊

9、戌变法是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4、维新运动留下许多遗产,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改易风俗等,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五、重点难点解析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1)特点: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或康有为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着孔子的旗号为号召,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2)原因:历史上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长期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是一整套以孔子为旗号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适应新局面,需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来救亡图存,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思想的社会影响力还比较小。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初步

10、发展,但还比较薄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还弱小,又具有软弱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着孔子的外衣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3)评价:长处:用这种方式,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少资产阶级思想传播的阻力,扩大了康有为改良思想的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康有为从事政治活动的高潮艺术。弊端: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为改革的失败留下隐患。2、“百日维新”措施中没有“行宪法、开国会、设制度局”的原因(1)光绪帝是“百日维新”的主导者,他通过颁布上谕来推行改革,但光绪帝本质上还是一个封建皇帝,其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他不

11、可能颁布实行“行宪法、开国会、设制度局”等这些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2)康有为、梁启超在“百日维新”中充当光绪帝的顾问,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策划者。他们依靠光绪帝进行改革,对改革措施没有决定性的推行作用,同时,他们具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他们在关键措施上作出让步。3、百日维新期间变法诏书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进步性:“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

12、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

13、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4.戊戌变法在推动近代化进程中有什么意义? 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

14、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问 题 生 成 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15、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6分) 【 拓 展 训 练 单 】1阅读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回答问题。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