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939402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行与相交 通州市石港小学 顾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9页【教学分析】:“平行与相交”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感知与抽象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找准信息技术与图形教学之间的最佳整合点,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认知发展的脚手架。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提高学生欣赏

2、平行美的能力,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平行线。2、画平行线。难点:1、理解“同一平面”。2、画平行线。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1、谈话:孩子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课件演示:两支铅笔从桌子上滚掉在地上)。师:发生了什么事情?生:铅笔掉下来了。师:那两支铅笔掉在地上,可能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一下,把他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吗?动手画之前,老师提出几个要求: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能把这两枝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可以吗?用水彩笔和直尺画在纸上;各种方法尽可能不一样,给定的时间里比比谁画得多。二、初探用实物展示台展示一

3、个同学的画法如下 1 2 3 4师:我们看这位同学的画法,他画了()种,有比他多的吗?老师刚才提出了要求,各种画法尽可能不一样。现在这几种画法中,真的没有相同的画法吗?生:不是。师:哪两种画法是相同的?为什么?生:第一种和第四种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有重合在一起的地方。师:老师懂了你的意思,就是两条直线有一个点是重合在一起的。那就是说,两条直线生:交叉在一起。生:相交。师:很好。刚才有同学说了一个很好的词:相交。(板书:相交)老师在黑板上画了“角”形状的两条直线,引导学生辨析他们是否相交?师:(手指第三种方法)这两条直线相交吗?生:不相交。师:我们的眼睛还没有看到相交师肯定的,但是不知把表示铅笔

4、的这两条直线画得长一些,是什么结果?生:画得长一些会相交的。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那条直线斜过来。生:这条直线靠过来了。师:老师知道大家的意思。原来这两条直线之间有这么宽(指第三组直线的下半部分),现在这条直线向这条直线靠过来了,两条直线间靠得越来越近了,按照这个趋势,他们肯定会有相交的一点。师:哪个同学上台,用测量的数据把大家刚才观察的结果表示出来?师:还有不同的方法说服大家吗?(让事实说话)(测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师:看上去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实际上是相交的。照这样看来,这两组的两条直线也是相交的。生:不是。师:怎么不是呀?那位同学用测量的数据来说服大家。生上台测量两条直线之间

5、的宽度,并说明:宽度没有变化,两条直线一直隔着这么远,不会相交。师:经过一番分析,这位同学画的这么多种画法中,归根结底实际上是几种不同的画法?看来画在点子纸上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生:或者相交,或者不相交。师: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刚才画的各种画法中,哪几组直线是相交的,哪几组直线是不相交的。交流。三、抽象师:你的各种画法,归根到底实际是几种不同的画法?你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同学们,刚才掉下来的两支铅笔都在地面上, 同学们画的直线都在这张纸上,我们把他们说成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互平行。(板书:平

6、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四、深究师:我们是通过掉下的铅笔,认识了画在同一张白纸上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让我们还是回到上面的话题上吧。如果桌上的铅笔,一枝掉在地上,另一枝还在桌上,那这两枝铅笔所在的直线还能相交吗?(课件演示这样的场景)生:不会。师:为什么?生:一枝在上面,一枝在下面。画长一些,上面的还在上面,下面的还在下面。师:很有想象力。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明白,没有关系。看到两枝铅笔现在的位置不由得想到了立交桥,请看大屏幕有些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有些在立交桥上高速公路上行驶,我们动手做个模拟试验,用一个手指移动演示下面的汽车行驶的路线,用一个手指演示在上面路面上行驶的路线,从不同

7、的方向开来,结果会怎样呢?师:两辆汽车会相撞吗?为什么?生: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师:你们抓住了关键,两辆汽车在两个不同的路面上。师:行驶的路线有没有相交?有没有平行?师:,因为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时既不相交,也不是平行,它是另一种特殊的情况,所以,在这里的相交和平行我们特别强调,在同一个平面内。判断,下面哪些是平行?师: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图形和线条的世界。你能从下面的图片中找出相互平行的直线吗?(课件出示:课间10分钟)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平行或是相交的直线的?五、操作师:学到这里,大家的对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理解得很透彻了。但是数学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观察、

8、善思考,如果还能动手做,那就更加出色了。你们能画平行线吗?老师下面的操作,老师提高要求:一边画,一边总结画平行线你用了哪几个步骤。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画的?生: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一条直线。师: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这两步之间有没有做什么?生:把尺子这样。师:谁能帮助他表达?生:移动生:平移师:(板书:平移)老师刚才听到同学这样说:要平移!非要平移吗?为什么?生:不平移的话,直线就会斜掉,就不是平行了。师:那怎样保证是平移呢?,还记得图形在方格纸图上的平移吗?请看大屏幕,正方形在方格纸上移动,它能一次平移到这一格吗?为什么?将方格纸斜着放,正方形在方格纸上平移。师:如果没有方格纸,要想平移,你觉得

9、关键是什么? 师:对了,如果要让这个正方形,就像小火车,要想火车平移,那关键就得给它造一条轨道。现在请你拿一把三角尺,你能想办法,让他平移吗?演示画平行线吗?和老师同步练习。 学生独立练习。加大难度,你能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学生尝试,然后演示。再加大难度,你能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学生尝试,演示。交流:在画平行线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六、冲浪一、想想、摆摆、填填(1)、第一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第三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那么第三根小棒和第一根小棒( )。(2)先摆一组平行线,再在不同的方向上又摆了一组平行线,可能摆成( )图形。摆成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之处?二、书第4

10、1页第3题。自己思考,讨论交流。二、1、总结。学到这里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看老师的板书,还缺个课题,你能帮帮忙,给我们今天的课取个名字吗?能说说原因吗?2、欣赏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总结:平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无处不在,下面大家一起来感受平行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美。美的事物有千千万万,其中的奥秘有许许多多,老师相信,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你不但会发现其中的秘密,你还会用你的智慧来创造出更多的美好画卷。 构建学生认知发展的“脚手架” 平行与相交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构筑学生知识和能力大厦时,信息技术是个必不可少的“脚手架”,并且随着教学在这个脚手架上的层层攀登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随着不断提升

11、。一、以情境为支点,在联想中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对教材中“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语言描述,这些描述都是学生难以独自理解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较好的学习素材,以“桌上的两枝铅笔掉在地上了”的情境作为支点,为学生搭起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通过掉在地上的两枝铅笔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联想,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自己所画的两枝铅笔之间的位置关系中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进而体会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无非是相交和不相交。在现实背景的情境下亲身感受体验,学生才能更深刻地把

12、握“两条直线间的关系”与“平行”间的种属关系 二、以生活为踏板,在体验中认知。生活是学生认知形成和发展坚实的踏板,离开了生活进行教学,为学生支起的就是一个空架子。理解“同一平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前,对怎样处理“同一个平面”斟酌了几番。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同一平面”是个绕不开的坎儿,不能不讲,但是形式化的讲解,似乎不能促进孩子的认知,讲的过深刻又没有必要,有违背于课改“学有价值的数学”基本理念。 教学中对此的处理在多媒体中让学生出示立交桥,有些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有些在立交桥上高速路面上行驶,它们不会撞车的原因在于这些汽车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以此为踏板支撑起学生对抽象数学术语的理解。从学生学

13、习的视角看,数学术语、数学定义只是数学概念外在的表征形式,为人们交流和认知数学概念提供了工具和抓手,在孩子内心世界,他们是不大可能用术语、命题的方式来建构自己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的,鲜活而有贴切的表象是理解抽象概念内涵的最佳“锚桩”。所谓深入浅出的心理学意义也在此。这样的做法显然更符合孩子们理解抽象概念的心理过程。三、以理解为梯子,在思考中认知画平行线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应该要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知识的教学不能很好的为技能的展开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要画平行线就要把三角板平移,平移要有“轨道”。这样,画平行线的技能就转化为怎样给移动的

14、三角板造“轨道”。为此利用多媒体课件专门做了铺垫,学生直观地看到:正方形在方格纸中要平移,得沿着直线平移,如果没有方格纸,正方形还得沿着直线平移。用多媒体课件打通“图形平移”与“直线(线段)的平行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移的重温中把他们已有的知识迁移到画平行线中来,理解画平行线的第二个步骤“靠”直尺的原因。技能和知识本是“同根”,有了知识的支撑,技能完全可能是孩子心智生长的结晶,技能的学习过程完全可以富有生命生长的气息。因此画平行线技能的学习就不再是机械训练的过程,而变得故有理解的乐趣。四、以演示为连接杆,在动手中认知。 用三角尺画平行线有:自行画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用传统的板演方法,如果和学生同步,那么下面的同学不能看到过程,如果,不同步完成,板演则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在此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画: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既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了画平行线的方法与步骤,同步出来的操作要领,加深了学生对画法的印象。同时课件的演示,方便快捷,节省了不少的时间,高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这个“脚手架”有效地融合在空间观念的感知,理解与应用中,为构筑学生知识和能力大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