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93935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施工部署24、车库顶板上新建道路回顶部位的承载力验算45、回顶架体搭设及拆除76、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97、安全注意事项9车库顶板行车通道回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图纸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制200987号文】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2008)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南接规划

2、路,东临隆湖大道,北临山水大道, 西临学院路。本工程项目名称为石嘴山市理工学院校前A区改造工程地下车库,主要使用 功能为汽车库、消防控制室、变配弱电间、生活水箱间、换热站,地下车库柱网 轴线间距大部分为8100mm,柱截面尺寸主要为500X500mm。由于现场施工需要,5#、7#楼基础砂夹石回填工程需从地下车库A2、B2区 顶板过车(包括土方车、压路机、铲车)。经现场勘察后,为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现选取地下车库 13-14/P-S,13-14/F-L区顶板中间作为行车通道,顶板回顶范围见附图。地下室层高为4.0m,板底净高为3.7m(局部3.65m),混凝土顶板厚300mm (局部 350mm)

3、。三、施工部署1、项目人员安排工序分工及责任情况,如下:序号职务姓名负责内容1执行经理阙建飞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2项目总工魏建新负责本方案的审核及技术指导3现场经理范开清全面负责现场管理、工程进度工作、施工协调、调度4技术员龚哲负责本方案的编制和交底。现场施工技术指导5质检员吴水华负责现场实施质量检查6安全员褚桂朋负责项目安全工作7工长何方贵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8工长朱江华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2、施工方案设计在道路位置处做回顶,回顶满堂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参数如下:2.1、支架搭设高度:地下车库底板存在局部降板,回顶架体高度分别为3.65m、3.7m。2.2、车库顶

4、板上行车道路部位进行回填土,回填素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回填高度为1m。回顶区域为地下车库13-14/P-S,13-14/F-L区。临边防 护参照安全注意事项章节中所示。具体见下图所示:涉必必怂i以方沏歹d 300mXLJ道路宽度幕闱jTta jT回填车库顶板上行车道路剖面示意图四、车库顶板上新建道路回顶部位的承载力验算4.1、荷载计算4.1.1、恒荷载: 回填土自重:18kN/m3*1m=18 kN/皿恒荷载即为18 kN/皿4.1.2、活荷载: 土方车(运送砂夹石)按装15立方米考虑,土方车自重约20吨,砂夹石约25.5吨,合计45.5吨,按 50吨考虑。(考虑动荷载) 压路机自重:

5、20吨 铲车自重:18吨4.2、结构验算按设计图纸要求,顶板可覆土1.55m,现回填土1m,恒载满足设计要求。土方车、压路机、铲车作用下楼面均布活荷载的确定因土方车最重,以下按 土方车作用下验算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BB.0.2: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 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BB.0.4: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式中L板的跨度,取最大轴线间距8100mm;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本附录BB.0.5确定;Mmax简支单向板的绝

6、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按土方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 地尺寸为0.6mX0.2m,后车轮作用荷载取50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全 考虑)。详附图(参照JTJ021-89 ) 300KN汽车的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Mm =50X1000KgX10N/KgX8.1m/4=1012.5KN.m (偏安全考虑取 L=8.1m)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BB.0.5: 1奴、bcy取值为:b =1.4 + 0.6=2m, b =1.8 + 0.2=2mb Nb , b W0.6L ,b WL 时cx cycycxb=b0.7L,(

7、偏安全考虑取L=5m)b=2+0.7X5=5.5q =8Mm /bL2=(8 X 1012.5)/(5.5X 52)=58.9KN/m2按60KN/m2验算。偏于安全考虑,不计算梁板的承载能力,只考虑支撑钢管的承载能力,按 60KN/m2计算。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顶撑架体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均按600mm设置, 水平杆步距为1500mm,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表8-17 (420页)得 知每根048X3.0的钢管立杆容许荷载N =26.8kN;计算单元为(1.8mX 1.8m=3.24m2)共计9根立杆如下图所示:jn 勺:伯 ton a(in_ 工尸 口 计算单兀5X/jTU此jCJ5UU-7

8、jU就7每根立杆的实际承载力 N = 60kN X 3.24m2 :9 = 21.6kNN = 26.8kN 满足要求。计算支撑架的受压应力及稳定性:1、根据荷载60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N=0.6X0.6X60000N/m2=21600N2、钢管面积:A=424mm23、立杆的受压应力为:。二N/Ao=21600/424=50.94N/mm24、立杆受压稳定性:。二N/祖AWf长细比入二L/i钢管回转半径查表i=15.8建筑施工手册1表5-17入二1500/15.894.94按入二95查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祖=0.626建筑施工手册1表5-18 o=21600/0.626X424=

9、81.38N/mm2V205 N/mm2 满足要求。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所有行车临时通道(地下室上)必须在结构板上先按 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作好顶板层的防水,再在其上回填1m厚砂土。地下室顶完 全可以承受此荷载,在进行荷载计算时未考虑这一部分荷载。立杆顶撑采用U型托与梁板顶紧,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 大于200mm。五、回顶架体搭设及拆除1、工艺流程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并 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 杆安第二小小横杆第三、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2、构造要求1)脚手架构架根据荷载验算所得,回顶部位立杆纵横

10、向间距为600X600mm;水平杆步距 均为不大于1500mm,实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2)纵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不得间断;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 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 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 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 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 定在立杆上。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的中间纵向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 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11、3)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 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 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 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证上、下层的立杆同心。钢管立杆顶部应采可调节U 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 心。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采用搭接或在水平上错接。对接应符 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 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

12、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临时行车通道的顶撑加固的架体纵向剪刀撑跨越立杆57根,应连续设置;横向每隔610m设置一道剪力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 6m,不大于9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严禁将外径48与51的钢管混合使用。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48或51)相同;螺栓拧紧扭力距不应小于 40N m;且不应大于65N 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

13、纵向水平杆、剪刀 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3、脚手架拆除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2)拆除程序事先报项目部安全主管审查通过。3)作业主管负责人出据作业安全交底,详细将拆除顺序、临时拉结加固措 施等交代给每名作业工人。4)架体必须由上至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5)架体分段拆除高度不得超过两步。6)拆除中注意事项: 拆除的物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拆除的物件应随拆随运,避免堆至楼面,造成吊运困难。 拆除的物件及时清理、

14、分类集中堆放。六、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1、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进行检查:1)脚手架搭设前;2)作业层施加荷载前;3)达到设计高度后;4)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2、进行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相关规定;2)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专项方案)及变更文件;3)技术交底文件。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超载。七、安全注意事项1、顶板上行车路线必须按图示位置行走。土方车没车总重必须控制在50T 以内,严禁超载。2、不得将缆风绳、混凝土泵管固定在脚手架上,禁止悬挂起重设备。3、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养,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主节点处 杆件的安装,特殊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底座是否松动、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