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铃儿响叮当 踏雪寻梅1.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934537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唱:铃儿响叮当 踏雪寻梅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唱:铃儿响叮当 踏雪寻梅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唱:铃儿响叮当 踏雪寻梅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唱:铃儿响叮当 踏雪寻梅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唱:铃儿响叮当 踏雪寻梅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铃儿响叮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者:镇江市敏成小学 华蕾【教学内容】唱铃儿响叮当 听冬天的故事【教材分析】歌曲铃儿响叮当,又名雪橇歌,1857年由美国人彼尔彭特创作的一首圣诞歌曲。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mi”、“fa”的同音反复为主,并加上 节奏型的运用。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这一弱起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歌曲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在结尾处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do”结束了全曲。歌曲冬天的故事为F大调,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第一、第三乐段为四二拍,速度徐缓,旋律发展采用同头换尾的变化重复手法,抒情柔美。第二乐段

2、四三拍,速度较快,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最后第三乐段再现第一乐段,头尾圆合。【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用歌声表达快乐的情绪。2.通过听辨、声势、律动、唱谱、念词等体验活动,学生能准确地唱好歌曲的旋律音高和弱起节奏。3.通过欣赏歌曲冬天的故事和尝试改变节拍演唱铃儿响叮当,学生能跟随老师用声势律动感受节拍、速度的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变化。【教学重点】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表达快乐的情绪。2.体验、辨别2拍子和3拍子不同的节奏韵律。【教学难点】1.唱准歌曲铃儿响叮当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2.跟随音乐进行节奏传递活动。【教学设计思路】从律动铃儿响叮当(英文版

3、)开始,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熟悉歌曲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了解铃儿响叮当的创作背景。进入歌曲教学时,通过听辨、声势、律动、唱谱、念词等通感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歌唱中的重难点,如:歌曲中的弱起节奏;旋律的音高等。为了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在拓展部分选择了四二拍和四三拍的节拍体验,通过演唱、声势、节奏传递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听辨不同的节拍转换,体验节拍的韵律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设备、音乐书、串铃、碰铃。【教学过程】一、导入律动激趣:1.听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英文版铃儿响叮当师生律动。2.了解歌曲铃儿响叮当的作者、创作时间及其他

4、相关内容。师提问:这段音乐在什么时候能听到?歌名叫什么?(设计意图:以听歌曲铃儿响叮当(英文版)律动作为课的开始环节,既能初步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熟悉歌曲旋律,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快乐学习的气氛。)二、新授快乐歌唱:1.学生跟随钢琴尝试演唱中文版铃儿响叮当。生思考:歌曲分为几部分?哪两部分旋律相似?(设计意图:由于课前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歌曲的旋律都非常的熟悉,因此在教授歌曲前直接让学生跟琴演唱,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出现的问题。)2.学唱歌曲A部分和再现部分。(1)师范唱,学生听辨A部分和再现部分段落结尾旋律的变化下行和上行、节奏紧密和舒展。(出示

5、图谱)(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最熟悉的歌曲旋律学唱,能降低学唱歌曲的难度。通过教师范唱,能帮助学生更快寻找到两部分音乐旋律的不同之处。)(2)学生跟琴演唱A部分和再现部分歌曲。教师启发学生再现部分的最后一个长音可以加上渐弱记号演唱,表现雪橇越飞越远的情景。(3)在再现部分加入串铃的演奏,表现歌曲激动欢快的情绪。3.学唱歌曲B部分。(1)学生跟音乐演唱A部分和再现部分。教师在歌曲进入B部分时,提醒学生聆听老师的马鞭声响了几次。(共7次)(设计意图:跟随音乐范唱演唱A部分和再现A部分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最熟悉的歌曲旋律,聆听老师的马鞭声这个设计也能帮助学生安静地聆听B部分旋律及初步感知弱起节奏。)(2)师

6、慢速按节奏念B部分歌词,师生齐做甩响马鞭的动作,提醒学生体会每个乐句的强拍。(3)再听B部分旋律,学生画出旋律线,思考:雪橇车要翻越几座高山?(7座)分别演唱每个乐句的骨干音,帮助学生唱好大跳音程,同时观察旋律音高越来越高,所表现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5)师提醒学生关注一字两音破、唱。(6)学生跟琴两次演唱B部分,第一次慢速,第二次稍快。(设计意图:从弱起节奏和上行音阶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去体会B部分歌曲节奏、旋律的变化走向与歌词所描述的景象是吻合的,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这样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发展更具有音乐推动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演唱歌曲。)4.加入马鞭声、串铃的演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说一

7、说歌曲的节拍、速度和所表达的情绪。三、拓展体验节拍:1.师生合作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1)学生演唱A部分和再现部分,老师用四三拍演唱B部分。学生关注老师演唱B部分时节拍是否发生变化,情绪是否发生变化。(2)学生完整跟琴演唱歌曲,A部分和再现部分节拍为四二拍,B部分节拍为四三拍。(设计意图:以学生最熟悉的歌曲进行部分乐段节拍改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新鲜感,也能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节拍能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歌曲的演唱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进行改编创作的。)2.欣赏歌曲冬天的故事。(1)欣赏歌曲A部分,学生跟随老师做声势,判断节拍。(2)欣赏歌曲B部分主题,学生自己做声势,判断节拍。(3)完整欣赏歌曲,A部分时,学生跟随老师做声势;B部分时,学生先跟随老师做声势,再主题结束后进行节奏传递;再次出现A部分时,学生能自主反应做相应的声势。(设计意图:节奏声势传递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地聆听音乐,建立稳定的恒拍感。在这个环节中,可能有的学生会出错,老师需要及时帮助他再次完成节奏声势传递。)(4)学生完成图谱连线,知道歌曲结构ABA,以及节拍变化。四、小结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