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贝读后感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931393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宝贝读后感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宝贝读后感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宝贝读后感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宝贝读后感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宝贝读后感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宝贝读后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宝贝读后感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我的宝贝读后感篇一:三毛作品集我的宝贝读书笔记1500字三毛作品集我的宝贝读书 笔记500字 我的宝贝,这是我读三毛作品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记录着她的生活片段和心灵轨迹,文字风趣幽默,甚是好看,于是乎被她深深地吸引,很有耐心的看了下去。首先,从它的“缘起”开始,作者介绍说她有许多的收藏,全是一些古老的东西,她说她的这些宝贝珍藏,每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并把她的宝贝用照相机拍了下来,保存起来,后面的所有故事就是根据她看到的任意一张照片,然后写下的一篇篇故事,最后,因为某些原因,她把这些东西送给了别人。她的宝贝很多,每个

2、宝贝后面都有一段珍贵的记忆,和那些可爱的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林妹妹的裙子”:因为她的父亲说她的衣服不够,所以她买了两条裙子,一条是从古董店里买来的,是那种桃红色的古裙,就像红楼梦里林妹妹穿的,她把衣服穿到欧洲的大街上时,总有人问裙子的做工,她笑 着回答:“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买哦!”看到这里时我就想笑。另外一条是宝钗妹妹的,相传当年宝钗把她的裙子陪给了袭人,袭人嫁人之后,有一次翻东西时,就看到了这条裙子,并把它收到箱子里去了。后来流落到民间,流到了她的家里,大概就是这条裙的来历了。两位红楼梦里的人,现在活脱脱的以另一 种姿态显现了出来。“红心是我的”:小时候,我买过一颗“

3、绿色的心”,很好看,放在手上冰凉的,很舒服,后来,不知怎的,弄丢了。作者“三毛”也有买心,在一个小摊子上,有五颜六色的心,好似调色盘,她打算买十个,然后,跟那位卖家谈价钱,于是乎,有了下面很搞笑的对话: 他说:“心哪里可以减价的,要十个心放在哪里”“三毛”说:“可以送人。” 他说:“你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拿去送人,自己活不活”“三毛”说:“可以留一个给自己。” 他说:“自己居然还留下个!那么送掉的心就算是假的,不叫真心了。”“三毛”笑着说:“你到底是卖还是不买呀!”他说:“这个,你买去,刻得饱满,染得最红的一颗,不要还价,是你的了。最后,他从他的衬衫里面掏出来了一颗红色的饱满的心,作者笑的买了下来

4、。想来这个卖家在“心”上面较劲,倒是不甘示弱,大概他的那颗心是热情的、真诚的,所以,他要别人对自己的心也是忠诚的,问心无愧的。 “刻进去的生命”:有一年,“三毛”去台湾,一去就是几个月,留她丈夫一个人在远方的家里,当她回来时,丈夫给了她两个铜盘,在这上面,他倾诉了对妻子的爱,对海的爱。我觉得一切爱尽在无言中,真挚的爱,不需要甜言蜜语,它就像大自然一样本身并不需要任何雕琢。 “痴心石”:这是有关亲情的故事,这次的宝贝是父母在海边捡的石头。“三毛”在小时候开始,就喜欢收集稀奇古怪的东西,还被亲戚叫成“怪人”,有一次还从外面把树根拿回了家,她的父母并不责备她,反而包涵她。许多年过去了,全家人打算一起

5、去海边,第二天早上,因为她起得迟了,就没去,父母和小弟去了,回来的时候,还责问她怎么不吃中饭,她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在洗东西,后来,还神秘兮兮的不给她看,最后爸爸拿出两块石头,他们知道女儿喜欢画石头,这是他们辛辛苦苦在海边捡的,里面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痴心的爱。我读完之后很感动,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儿女,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爱,就像那两块痴心石一样,无怨无悔。“广东来的老茶壶”:香港广播电台邀作者去录音,她以为只是访一场,觉得又有飞机坐、又有旅馆招待、又有好酒好菜好朋友,真是值得去的。她没想到电台给她安排了六个不同单元的 节目,还要她全上,匆匆的见过好朋友金庸夫妇和倪匡后,就又做了四场访问,做完之后

6、已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她准备偷溜到古董街,没曾想,撞见了两个女记 者,不接受她们的采访,想走了,但她们一直跟着她,于是到了古董街,还甩不掉她们,她就坐在石阶上,还点上了一根烟,居然她们过来拍照,她立即转过脸去,把烟往后一藏,突然,她看见一把大茶壶,接着跟老板讲价格,最后买了下来,再后来为了感谢那两位女记者,她接受了采访,她说,如果不是她们,就不会得来这件宝贝。可能有时候,缘分是很奇妙的东西,不管是人和人的,还是人和物品的,一切的一切,都有因缘的巧妙安排,要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缘。 一本书看完了,从一篇篇的故事中,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对作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到了她的一些生活习惯,觉得这样子的人

7、生也是很好的,闲静、舒适,并且,可以一直活得这么的潇洒。 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珍贵的宝贝,在心里某个角落。静静的躺着,静静地躺着。 我推荐大家看一下三毛的“我的宝贝”,真得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故事书看,也别有一番趣味呢。篇二: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 我的宝贝读后感三毛是她的笔名,她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不起眼,另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惩,可聚而不会散,才是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这是我第一次在杂志上看到的三毛语录。当时一眼就发现了这句话,也深深喜欢上了,同时也对三毛充满了好奇。对于她的作品,也有一种阅读的冲动。她的

8、作品浅显易懂、简单、朴素,但作品却透露着真诚与人世间最奇妙的爱。而我的宝贝则以幽默、简单的写作特点展现在大家面前。 让我感觉她的为人很朴实,不做作,她的作品亦是如此。以自己的经历,带着情感的文笔,用最真实的作品打动读者的心。 之所以如此爱悦着这批宝贝,实在是因为当年我与它们结缘的时候,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多多少少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我想,这应该是三毛写这本书的原因吧。我的宝贝里面有很多古老的,旧的东西的故事,三毛的宝贝几乎呈现在这本书里了。 对于这本书,不仅喜爱里面的宝贝,尤其喜爱她的特点,笔法幽默简单。个人觉得其中luo;林妹妹的裙子rsquo;就是典型,很幽默,全书唯独这一情节使

9、我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她让我的思想稍微跳动了一下吧。她可能把她所有的情感融入了这一章节中,仿佛是她本人在向我们讲述着这一物品的由来,手舞足蹈的。不带任何修饰,简单朴素,当初是什么样的情感,就以什么样的情感跃动于笔上。 她说父亲嫌她的衣服不够,要她去买。而她却不喜欢那些太挤的裙子。在古董店里发现了这条林妹妹的裙子。她把衣服穿到了欧洲的大街上时,总有人问她裙子的做工。当我看到如果有人问我哪里可以买到,我就说lo;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买哦rsqu;时,愣了一下,送的?不应该是买的吗?回头重新看了一遍,不禁被她的小幽默逗到。她以幽默的态度,简单的语言诠释了她对这条裙子的喜爱。 个人觉得ls

10、uo;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买哦squo;这是这则故事的亮点,使这则故事顿时生动起来,活泼的氛围中带着一股神秘的色彩。这则故事前半部分都在叙述着作者不喜欢什么样的款式,不喜欢逛衣店,喜欢去旧书店看书。而只有这句话的这一小段中,真实的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条裙子的喜爱。同时也将林妹妹林黛玉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却让人觉得少了这句话,文章就显得单调了。无法充分体现出这是作者的宝贝,只是简简单单的喜欢,没有到视为宝贝的地步。只是平平淡淡的叙述着这条裙子的来历。但是,增加了这句话,却增加了作者对这条裙子的喜爱,同时也为这条裙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

11、小姐送的。在中国,有多少个姓林的小姐呢?不禁会让人幻想这位姓林的小姐是一个怎样心灵手巧的人呢?会有这么精致的裙子不仅写出了这条裙子成为宝贝的理由,同时也让人认可了这是件宝贝,它是林妹妹的,它有着历史,它有价值。 虽然只是其中这么一则小故事,但是却体现了三毛写作的特点,简单、朴素却又不失幽默。我想,她的作品之所以会受到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独特的写作特点和加以情感的文章,不做作。写着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经历,不将他们扩大化,写得轰轰烈烈,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真的情感来创作它们。这也是我喜爱三毛作品的原因。这是第二次看三毛的作品,阅读多了,细细品味,发现三毛其实也是个很富有魅力的女性,洒脱自

12、由。我的宝贝都是旧物,甚至还带有破损,但他们却是无价的,记载着过去,背负着许多故事 作者:林莉婷篇三:家庭中的孩子读后感 有武幼能不能有武小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核心任务,每个父母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如何爱却是困扰我们父母的一个大问题。家庭中的孩子一书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于如何爱孩子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感觉很惭愧。很多时候恰恰由于我们的无知粗暴的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能力。很庆幸能让我的孩子接受蒙氏教育,孩子的身心基本能自然发展,就目前看来我觉得孩子的总体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独立能力还是自觉学习能力或是与人相处方面。但已经是大班的孩

13、子让我不得不考虑有没有一所小学或初中在运用蒙氏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答案目前还是否定的。很多的学校还是在做考试的机器,孩子接受的除了应付作业就是应付考试,老师看重的除了分数就是名次。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的孩子身心能自然的发展吗?这可以说是为数不少的父母所担忧的问题,因此就有很多的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班,迫使孩子在放学后奔波于各处,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能不落后于他人。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可能更趋理性,更多的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身心能自然和谐的发展那是最美妙的。但是不督促甚至于逼迫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唯恐孩子今后在学校里不被重视从而变得没有自信。这恐怕是我们大部分父母的最担忧的事情,许多时候我们一些父母戏言,有武幼能不能有所武小、武中让我们的孩子继续快乐成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