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92797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对策一讨论背景与目的1 随着院前急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每年的急救业务量的急剧提升,各种公共 卫生事件 社会突发事件 保障工作等应接不暇,使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问题日益严重。2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是把紧急救治护理 措施送到病人家中或现场,使急症病人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专业人员的诊治 护理和生命支 持 这对于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状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 院前急救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却长期被忽视,其实,对 于院前急救人员,无论是医生 护士或其他工作人员,都有着较为高标准的心理健康要求4 心理问题作为一种

2、长期的刺激源,如不能及时排除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势必使急救 人员的身心处于应激状态,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身心疾病,据调查,从事院前急救人员中患有 高血压 神经衰弱 胃肠疾病 腰腿痛等慢性疾病的比例高达 65%,明显高于国内平均。5 长期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调节势必影响认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的处 理工作 学习 生活的矛盾,对上下级关系 同事关系 家庭关系不能良好的处理 从而影响院 前急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6 长期精神压力使院前急救人员情绪低落,对工作缺乏激情的现象 即通常所说的职业倦 怠感 从而导致出现只要不出医疗事故,服务质量好坏与否无关紧要的现象 出现在急救过 程中,语言生 冷

3、硬 易于患者冲突的现象 这样势必会影响单位的社会形象,影响院前急 救服务水平。61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 F reudenberger 于 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 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 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 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62 职业倦怠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情绪耗竭 去人性化关系和低个人完成 情绪耗竭发生职业倦怠症

4、的个体会感到情绪的低落和耗尽从内心到身体都呈现疲劳 和无力的状态,这使其对工作失去热情无法正确应对。去人性化关系 患有职业倦怠症的个体容易在交往中持有“去人性化态度“。这种态度 在于,否认个人和他人的价值和选择,习惯讥讽和嘲弄,暴躁易怒,难以控制负面情绪,更 为严重的是这种去人性化关系呈一种传染的态势,很容易传到给他人,使得整个环境中的同 事受到影响,引发职业倦怠。低个人完成: 职业倦怠的个体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念,放弃原本持有的理想,对于工作投 入认为可有可无,呈消极对待。63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2工作态度消

5、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 如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 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64 当前我国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较为严重。2008 年整群抽取济南市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120 名医务人员与120 名普通医务人员进行对比研 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院前人员在情绪衰竭方面明显高于普通医务 人员,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院前急救人员与国内常模比较职业倦怠的三项基本特 征:情绪耗竭中,重度分别占43.4% 25.3%; 去人性化分别占19.2% 36.4%;个人无

6、成就感分 别占27.3% 30.3%,从数据上远高于国内常模,三维度均显示高水平的职业倦怠。 如此高的职业倦怠比例反映了院前急救人员现实的心理状态,揭示了问题的严峻性 二 造成院前急救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1 院前急救自身的工作压力造成心理问题11 疲惫心理 院前急救工作本身不仅有大量的体力劳动,技术性操作和精神负担,重复 性的劳动比例很高,而且从事院前急救一线人员严重不足,常年加班,且无担架员,付出的 劳动强度远要比兄弟单位高很多,基于这样的工作性质,本身容易产生极大的职业倦怠感。 12 责任心理 急救现场一般分布在患者家中,公共场所,马路等地方,身边缺少医疗辅助 设备的支持,更没有上级医师指导

7、和其他技术参考,几乎凭急救人员的自身知识能力和技术 水平对患者作出疾病的诊断,采取对应措施,一旦诊断有误,后果很严重,承担医疗责任的 风险相比院内急救高很多。13弱势心理 急救现场完全是陌生环境,许多家属情绪不稳定,加上对院前急救工作的理 解,经常出现恶语相加,甚至拳脚相加,给急救工作带来影响,使急救人员感到自身安全得 不到必要的保障,从而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4 恐惧心理 院前急救人员在急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触到 分泌物 排泄物等,被感染 传染病的机会增加40%,急救环境的特殊性,普遍存在辐射警报噪音 紫外线照射等危害, 以及醉酒病人 精神病人的攻击 行车途中交通事故易发等对心理的危害。15

8、 失落心理 院前急救的对象大多为为重患者,其中有许多自杀和事故的血腥场面,必然 使急救人员产生忧郁 淡漠 惧怕担忧等压力问题,甚至使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改变 16 麻木心理 长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使一线人员缺少冲劲,缺少自信,心 烦意乱,对急救工作无所谓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合作精神,势必对院前急救 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2 社会评价低缺乏认同感合理回报的要求不满足造成心理问题。21失衡心理 许多患者受传统医疗观念的影响,对院前急救人员的认可度 信任度不够, 有的甚至持怀疑 刁难态度 ,与临床医生比感到不被尊重,不被理解。对于院前急救人员而 言,自我需求的满足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

9、也体现在实现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层面。22自卑心理 一方面院前急救工作不能带来稳定丰厚的薪酬收入,另一方面 院前急救岗 位发展空间狭隘,晋升前途不明朗 同样大学毕业,与临床工作的同学在若干年后无论在医 疗技术,职称评定社会地位 收入等方面独有不小差距,这种不合理的回报自然无法满足院 前急救人员的自我需要,无法使他们形成对于工作的归属感。三 针对心理压力提出解决对策1 院前急救人员自我心理调节11 通过院前急救人员的发展体系的构建,可以从理论上完善对于院前急救人员自我需求 的满足和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压力,但面对高强度的急救工作,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可避免, 这便需要急救人员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培养

10、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减 少心理压力的产生。12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对人生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可以坚定职业心态 强化 职业感情。理想和追求让人感到充实,让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能够超越日复一日重复 工作的范畴,将自己的工作与更加高远的目标相结合,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功夫、工作动力。 调整自我,积极应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尽可能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 中,合理的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积极的转化心理压力为动力,善于沟通,注意休息,培养 广泛的业余爱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2 构建完善的院前急救人员发展体系 要消除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问题,必须从工作压力和 自我需求这

11、二个诱因出发进行解决。首要的便是要建立更好的院前急救人员的发展体系,使 得院前人员能够最大程度上消除后顾之忧,相对轻装上阵地投入到院前急救工作中来,找到 急救工作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发展体系的构建,应当包括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育体系 晋 升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21 构建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育体系 对于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育体系,应该兼顾队伍培养 专 业技能培训 心理调节疏导三个方面211 面对院前急救医师来源复杂,流失率高的问题,需要建立院前急救医学专业,明确 急救医师培养机构,通过采取:定向招生 定向培养 定向使用的模式,建立起保障院前急救 医师稳定来源的培养机制。同时,积极与有关高校 科研院所以及

12、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建立 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以进修 挂职 定向培养多种形式,发展高层次的精英教育,提高学科 行 业的长远建设能力,促进院前急救医师人才队伍建设212 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由于院前急救工作的特殊性,急救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不够全 面,诊治水平参差不齐。面对院前急救工作的高风险和高技术性,应该加强基本功训练和各 科知识的学习,掌握急救四大技术的应用,严格执行各项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对新进人员 进行严格完善的岗前培训(医院轮转 聘请临床医生讲学 病例讨论等),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人员对于工作的认同感,当前急救队伍中,年轻人占据了大部分,大量 的中青年级就能人员在专业技能上

13、相对薄弱抗压性较差,流失性较高,因此,加强对于青年 的专业培训势在必行。213 对于院前急救人员,传统培育侧重于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二个方面,对于心理调节 的疏导做的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对于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发挥支部工会的 巨大作用 ,加强与一线人员的交流,善于倾听 切实解决解决一线人员的困惑和问题,有 必要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针对一线人员的心理压力特点适时 有效 前瞻地进行相应的心 理辅导。通过组织定期的活动来尽可能地为院前急救人员减压,这是培育有良好心理的院前 急救人员重要的组成部分。22 构建院前急救人员的晋升体系当前院前急救人员在准入 考核和晋升上,沿用传统的临床体系,无

14、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目 前各急救中心采用的是院内职称晋升制度,不适合院前急救实际情况。需要根据院前急救工 作的实际情况,制度单独的院前急救职称晋升体系,包括急救医生职称系列 急救护士职称 系列 急救调度员职称系列,从制度上为院前急救人员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可以极大地激 发其工作热情和前进动力,减少职业倦怠症的发生。23 构建院前急救人员的保障体系 院前急救人员与其高强度 高风险和高度重要性工作相 匹配的薪酬收入和福利待遇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231 建立正确 公平的绩效制度 近年来奖金分配制度有“大锅饭“的嫌疑,不能体现“多 劳多得 倾斜一线”的原则,严重挫伤了一线人员,特别是医生的工作积极性,近

15、二年工作 量的统计中药费 治疗费 检查费一直较低已充分体现,所以应该借绩效工资出台的大好契 机,从新制定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已迫在眉睫。单位应当改变以工作收入制度酬薪的传统模 式,为一线人员制度特殊的津贴和薪酬机制,积极为一线人员提供住房 保险以及生活方面 的各种帮助,使院前急救人员感受到单位组织的温暖,对于本职的发展充满信心。232加强内部管理 目前一线普遍有“一线忙死 二线闲死”的认识,抱怨“一线工作量 大, 二线工作清闲”的想法,互相指责 埋怨甚至争吵的现象屡见不鲜。容易产生隔阂 对 立影响到工作效率,因此因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矛 盾,消除隔阂,创造和谐的

16、内部环境,另外每月的工作安排上应更具人性化,适当调节工作 强度,减轻一线人员的职业紧张感。233 设计合理的退出机制,急救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使得大量的院前急救人员患有各 种生理心理问题,需要考虑他们发展道路的合理选择,可以设定一定的一线从业年限,结束 后进行合理的转职或退休。使得院前急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归,形成合理的退出保障机 制3 全社会对院前急救人员的关怀 院前急救人员不仅面对工作中的身心压力,更需要社会对其工作的重视和认可,全社会对其 的关怀和认同是自我需求的高层次要求,而社会也理应给予奋战在救助人民大众的急救人员 尊重和理解31 在临床医学方面,希望尽可能在近年内,建立健全其完善的院前急救研究学科,并增 强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和经费投入,激发学术界和医疗行业对于院前急救的重视和关注,提升 院前急救在卫生系统的学术地位32 在普通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