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927659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聋生作文能力之我见.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页 共 7 页谈聋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李晓燕 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 2013.5.21谈聋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摘要:我从事聋校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感到作文能力教学在语文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聋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在工作的实践中我认为聋生的作文应贴近自身的实际,能够让聋生不感到动笔难,容易和乐于表达。关键词: 作文能力 形式多样 激发兴趣 我从事聋校语文教学十几年来,认为作文能力教学在语文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聋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在工作的实践中我认为聋生的作文应贴近自身的实际,能够让聋生不感到动笔难,容易和乐于表达。然而聋生对写作感到难,表达不好,甚至失去兴趣等,这是聋生现实存在的第

2、一难题。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解决这个难题,从而调动聋生的写作积极性呢?只有从老师做起,改进作文教学理念,思路和方法,针对聋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从开始抓起,引导聋生关注身边的现实,热爱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写想象中的事和物,激发他们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我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认识论过程中,谈谈以下几点的感受。 一、从平时的字、词、句积累。 字、词、句的积累是提高聋生作文的基础,只有掌握更多的丰富词汇和句子,聋生才能用语言文字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而积累词句要在聋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只有理解了才能应用好,这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进行字、

3、词、句、篇章教学,并结合聋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去练习。聋生词汇十分贫乏,从聋生的作文和日记看有明显的问题,除语句不通,词句颠倒写,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的意思。为了纠正这些问题,每上课文时,要求学生除划好本课新词外,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比如:讲到“刺猬”一词时,先让聋生明白“刺猬”是属于动物一类的,因为这种动物少见。还有“畜生”一次的意思,要向聋生介绍那些动物是属于“畜生”一类的,理解“畜生”一词的意思。如“小猫、小狗、猪、马、牛、羊”等都属于“畜生”类,在师生的交流中,聋生明白了词语的意思,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另外还要求组新词,能够组多少就组多少,并且还做词语接龙游戏。如:“国家家人人民民族

4、-”。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常搬出字典、词典及手语书来查找,无形中激活了聋生的思维,扩大了知识面,活跃了学习气氛。平日里还要求他们每天写班级日志,坚持每日一句,每事必记,这样聋生就会注意,留意每天学习生活遇到的事情。比如:打扫卫生、安全教育、升旗仪式、同学之间的小矛盾等。久而久之聋生就会感到只要用心观察,就有内容可写,也就不觉得下笔难了。此外,还要丰富聋生的课外生活,加强观察训练,因为人的认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写作的源泉。为了丰富聋生的生活内容积累聋生的字、词、句就要开拓聋生的写作视野,我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充分调动聋生的观察兴趣不断提高观察的方法,做到观察与目的、观察与顺序、

5、观察与重点、观察与比较、观察与联想、观察与收获、观察要做到全面细致,把观察到的事物用字、词、句表达出来。二、 制定作文教学计划,让学生实践写作。首先作文教学要有个计划和明确的目标,这个月写什么类型的作文,下个月写什么类型的作文,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课文内容是依据季节时令及事物的情况描述的。比如:春夏季节时,描写的是春夏的文章,而秋冬季节描写的是秋冬的文章等还有一些其它事物的描写的课文,这就要老师带领学生赏析范文,掌握方法,这也给学生实践写作提供了养分和写作的线索。比如在学习“春天里的发现”一文时,让聋生在这一季节里观察,把你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写下来,有的说:“春天里我发现校园里的柳树绿了”;

6、有的写:“春天里我发现了桃花开了;春天里我发现了小鸟在校园里叽叽喳喳”。还有的聋生写:“春天里我发现女同学穿上了漂亮的裙子”。聋生们都讨论的很活跃,感到有说不完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我抓紧时机继续拓展聋生的思维,扩写句子,有的聋生还把自己的心情写了出来。其次我在上“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让学生理解懂得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由播种-发芽-开花的系列过程,一方面让聋生懂得事物的自然规律,一方面从中感受到教育和启发,懂得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只是自己得到快乐,而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才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无形中也罢聋生的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要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就要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如在学习完“我的老师”一课后,我

7、提出要求,让聋生学习写人物,写自己熟悉的人。如:“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奶奶”等等任选去写。有个名叫韩雪丽的同学写到:“我的语文老师是李老师,她身上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手上戴着白色的手镯,脚上穿着高跟鞋。”把老师外貌形象描写一番之后又写:“她对我们和蔼可亲,总是微笑着,她讲课很认真仔细,同学们都喜欢她。李老师总是热情鼓励和严格要求我,让我扬起自信的风帆,每改一篇日记,总是一句一字的审阅,发现有毛病的句子就用红笔划下来,并让我改正,最后还写上鼓励的评语。”片段中,聋生运用了课文中学过的词句去仿写。这说明我们平时每一篇文章都是聋生模仿习作的对象,生活中的实践也给聋生写作带来了丰富的材料。三

8、、 注意材料积累,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聋生求知欲望,只有有兴趣,才能写出好作文,心理学指出,在聋生缺乏学习动力,且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聋生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使他产生学习的需要,而我们在写作上也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作文教学,更好激发聋生作文兴趣调动写作欲望,如:“看图作文”、“静物素描”“人物动画”“看演示作文”以及身边发生的事,从而调动聋生学习新鲜感,丰富他们实践生活,满足写作需要。聋生通过实际观察亲身的感受,身边的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内容丰富,兴趣盎然,也让聋生感到有词可写,有景可指。比如:2013年元旦演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片段

9、、舞蹈你的眼神,聋生们都能把每一个细节过程和心情的感受写下来,因为这是他们亲自经历过的事情,是经过无数刻苦训练的结果,作文内容充满了真情实感,因此语文知识不只是从课本学来还要来源于实际生活,最终还要服务于聋生的生活。四、 多练多写,形成习惯。活跃了聋生的思想,发展了聋生的个性,也展示了聋生的智慧,从此他们喜欢写作文了,也养成了写作的习惯。我利用这好的发展趋势,更进一步提高聋生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当一周放假回家时我都提出要求,回到学校时,开展语言积累交流活动,展示语言积累本等。让聋生参与作文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同学之间有交流、有启发,取长补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作文学习氛围。五

10、、 由“命题式”到“自由选择”写,给聋生随意发挥的权利。命题是根据课本上的要求内容写。其实在聋校教材中每一篇都是很好的范文,每个范文后大都有一篇命题作文,以用来给聋生模仿习作的对象,这对语言基础差、语言能力低的聋生来说是一种好的学习作文的方法,也是提高聋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训练中我常注意多让聋生仿写。经过反复练习,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自由式”选择写作文时,我要求写景就写自己看到的,写人就写身边的人,比如:“写我的学校”,先让聋生观察学校的方位,环境都有些什么等,并要求随笔、随感、随想去写。在平时中注意聋生的口语交际,把口语交际渗透到写作中。如:“夸家乡”有的夸家乡的迷人风光,有的夸

11、家乡的丰富物产,夸家乡的变化,还有的展开想象家乡的未来,不拘一格去写。有个同学写到“我的家乡生产西红柿,西红柿营养丰富,即可生吃也可以做汤,深受人们喜爱。每当西红柿成熟时,就大量运输到大城市里,家乡的经济收入好了,我家的生活也好了”。淳朴的语言体现了文章的真实性,也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想象,拓展了聋生的写作思维。六、注重批改和批语。在作文批改上我努力用语言与学生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作文批改形式多样,老师主批、小组互批、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作文学习全过程中。在作文批改时,我尽量多保留少删改、少批评,针对问题,因人而异,根据个人作文学习的目标,及时指点,作改结合。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激发写

12、作的兴趣保持聋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更重要的是交给聋生评价作文的方法。在写作中,聋生容易把词、句写颠倒,所以要用心批改每个字、词、标点的用法。把词语写反,是聋生存在的问题。如:“羊肉串”写成“串羊肉”、“在身边”写成“身边在”等。认真批改,纠正聋生出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批语上老师给予聋生写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给予肯定的评价,可以增加聋生写作的信心。我发现每当我把作文本发下去时,聋生就会迫不及待的先看自己的批语,然后再去仔细看老师修改过的句子,因此,我总是多鼓励,少批评,并且把写的好的文章作为典范读,以鼓励聋生写作信心的动力。七、贴近聋生,让聋生喜欢自己。让聋生对自己有好的印象,热爱自己、喜欢自

13、己、喜欢上作文课,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聋生充满感情的作文也能感动着我。我常记下聋生写得好的作文,来作为自己教学后的反思,记下每篇文章出现的问题和优秀的语句,在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师生的友谊也变得更深了,因为有了理解。因此,培养和聋生的师生情谊,让他们喜欢作文课,就要根据聋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善于引导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此,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启发、体验等让聋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作文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充分发展个性。总之培养聋生写作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并且坚持训练常抓不懈,随着聋生上的年级越高也越容易造成聋生畏难的心理,所以光靠培养兴趣维持写作的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培养聋生的意志,为聋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协调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要教育聋生与人为善、和谐共处。我们不只是向聋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参考文献: 爱的篇章教育思想研讨会文集 顾爱玉 季佩玉 现代特殊教育论丛 主编 赵锡安 沈玉林 中国特殊教育学术期刊20 20 =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