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说课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921627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截蜡烛》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半截蜡烛》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半截蜡烛》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半截蜡烛》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半截蜡烛》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截蜡烛》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截蜡烛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半截蜡烛一文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策第二单元围绕 正义必胜 这一主题而安排的一篇课文。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却又令人窒息的战斗,情节生动紧凑,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半截蜡烛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半截蜡烛一文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策第二单元围绕 “正义必胜”这一主题而安排的一篇课文。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

2、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却又令人窒息的战斗,情节生动紧凑,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二、说目标 区为打造高效高效课堂,大力提倡推行的“三为主五环节”指导思想,紧随教育改革的路线,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定会参差不齐,为了让全体学生能借助文本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以及感受从文字中流露出的思想。受到情感熏陶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依据教材的要求,我确定了本科教学

3、的知识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2、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镇定、勇敢和机智。 3、学习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是: 4、学会人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中把认真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情、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去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程序及理念 有让学生真切地走进文本,才能达到与文本人物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寻找的解决重难点的突破口。为此,我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完成。 第一

4、课时作为初步感悟阶段。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写作思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既然文章的主人公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和半截蜡烛有什么关系? “你从那些语句中认识到这半截蜡烛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学生不难找到原因:二战期间,伯诺德夫人和他两个幼小的儿女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而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费尽心机把绝密情报藏在了半截蜡烛内,或许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样骗过前来搜查的德军。那么,绝密情报传递是一项什么工作?二战又是怎么一回事?通过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材料和自己的认知学生很快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同样认识到这半截蜡烛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

5、递,更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生命,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命运。可是机缘巧合,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一个“闯”字让学生去品味情况的突然,伯诺德夫人三口还未曾有任何心理上的准备,此时学生一定心系悬疑,引导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 在这里设计质疑环节意图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同时也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把课时推向课文的重点,为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第二课时认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感做好扎实的铺,激发阅读的渴望。顺理成章的课文的精彩欣赏放在第二课时,重点分析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如何在危急时刻巧妙同敌人周旋。 第二课时 五环节集中体现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教学行为的变化,“让每堂课都从目标

6、开始”,这是五环节中目标导学的要求。所以第二课时我让学生再次回顾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明确指出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后,归结为:伯诺德夫人是如何处理藏有秘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巧妙同敌人周旋的?结果怎样?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 自主解疑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三人各采取什么方法应对危险,结果怎样?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满足学生急于知道故事结果的好奇心 ,让每个学生课堂上都有独立思维的时空,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每位学生都会为让问题有目的地学习。 2、 合作探究 学生默读课文,动手标出伯诺德夫人在危急时刻转移蜡烛的表情、动作、语言,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

7、以及对人物当时内心活动的理解。完成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本环节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朗读感悟,画重点词句,讨论交流体会,教师适时点拨的学习方式,多渠道接受信息。 学生在学法上掌握了紧抓文本语言不放松,通过概括、揣摩、想象、诵读等方式潜心会文,深入人物的内心,去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严峻,更要感受他们一家三口的勇敢、智慧和强烈的爱国心。不仅受到思想的启迪,同时也学到了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去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技巧。 3、 重点分析 设计理念:合作探究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的学习还处于表面状态,为掌握学生的认识程度,使

8、学生对文本的人是更加深入,要“主导主体相结合”。本课的第三环节引导学生精品细嚼文字。 让学生说说自己标的关语句,教师适时用媒体展示相关句子。如: (1)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站又定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对这个句子的处理,我才用先让同学们用心认真读读,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说从哪些具体句子和重点词语体会的伯诺德夫人的勇敢机智和镇定自若的。 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找到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词语:“万一

9、 自动 就会 就会 意味着”更从对伯诺德夫人的描写感悟到人物的品质。如:“急忙照应了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说明伯诺德夫人着急的内心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夫人焦急的心理活动,感受情况的危险。说着轻轻换下蜡烛,似乎与急忙一次矛盾,但这个细节描写恰恰高度反映夫人镇定的心理素质。”人物品质跃然纸上。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能否去掉?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读书,通过下文,学生就会明白不能去掉,因为伯诺德夫人的精明之举只换了短暂的时间。 通过我对这个句子的引导,教会了学生细致分析语言文字的方法,只有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深入了解文本,达到与文本和作者情感的共鸣。根据我的方法,放手让学生体会对儿

10、子杰克的描写。教师相机出示文字: (2)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里顿时暗了许多。 显然学生能仿照学习上个句子的方法,从对杰克动作“慢慢 走”体会其镇定,从语言体会到想妈妈一样聪明,理由充分。但对杰克描写中有一个疑问“既然杰克的做法受到拒绝,为什么还要在最后时刻,从容的班会一捆木柴,生了火?还有这个必要吗?这个问题一定得到同学们的热烈争论,而我设计这个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认识到杰克作为一个孩子具有的勇敢,机智,懂事,镇定,做事严谨。 (3)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屋子了最

11、可怕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他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危险推向高潮,死亡更加逼近,空气即将窒息,想象此时一家三口的内心活动。在用心读出当时既紧张又无奈的感觉。似乎等待的只有死亡的到来。也在为下一个人物杰奎琳的英勇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4) 为什么母子俩都没有成功转移蜡烛?而杰奎琳却成功了? 我们不惜时间重点分析对杰奎琳的描写。才采用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还是从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体会文本。 “突然,说明杰奎琳也在危险中一直在想办法。“娇声”使她获得的军司令官的喜爱。说明杰奎琳观察到谁是最高长官,中尉等人已经无法下手。选准了人物。在博

12、得喜爱的情况下找的理由很充分恰当。“镇定 到过晚安”对于一个年龄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对人物形象的深度刻画。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不仅让我们长舒一口气。感叹杰奎琳的勇敢,机智,灵活。 四、感情朗读 效能评价 通过对人物细节描写的分析,学生对人物性格也有了比较深入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重难点得到突破。然而,对语文来说,缺少朗读指导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前面的感悟是为了我读书情感的积淀,而深入文本的感情朗读是彰显感悟理解程度的最好形式。所以,本课我设计第四个环节是推进朗读层次。随着初读,重点读,选择性读,层次化推进朗读水平和个性情感。通过互相评价追求达成目标的高效性。 五、拓展延伸 通过本文学习,谈谈个人对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认识,说说你最喜欢谁和具体的理由。你有什么感想。除了得到情感上教育外,你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收获?让学会学会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创造性地完成课本剧排练 2、仿照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心理及品质的方法去写一个人物。 两课时的课堂设计在新课程理念和“三为主 五环节”教学流程指导下扎实的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了教育导学和自主探究一体化,思想教育和技能提高为一体的设计理念。 板书设计主要呈现课文的主体结构内容,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具体如下: 伯诺德夫人 “半截蜡烛 杰 克 (勇敢 机智 爱国) 杰奎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