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标悟本的试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920672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标悟本的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读标悟本的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读标悟本的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读标悟本的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读标悟本的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标悟本的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标悟本的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

2、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二、填空 1.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

3、生的 (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2.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

4、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7.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 (交融式目标)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5、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低段的写话教学

6、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9、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四观点论述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

7、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9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

8、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11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

9、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考核试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考核试题1、工具性与_人文性的统一,

10、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整体设计。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5、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_三个维度设计。6、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7、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

11、方面提出要求。8、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9、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10、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11、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2、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_规范;端正;整洁。13、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4、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5、教材

12、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_,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1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17、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者和引导者。18、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19、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中进行。20、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选择题 1、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其中会写2500 个左右。2、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

13、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有节奏整体认识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带。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语文课标要求。12年级学生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语文课标要求,34年级的阅读、能在理解语句过程中,能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5、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12年级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6、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56年级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重点,并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7、语文课标

14、中,综合性学习要求;12年级要达到: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 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8、课标要求。34年级的识字与写字过程中,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9、课标要求34年级课内习作每年常见应用文次左右,10、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读书笔记,40分钟能完成400字的习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2、“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

15、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3、“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 的人文学科的特点。4、语文教育特别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5、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6、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是音形义综合体。7、12年级将“大纲”中偏于 要求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偏于 的表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知识性 学习过程)8、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9、“大纲”提出“要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10、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是学生 教师 文本)二、选择题1、“语文”是指( 口头和书面的语言 )。2、语文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