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92015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空(每空格1分)1.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2. 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著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园林专著有园冶,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3. 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

2、(细色)、(贴金)4个步骤。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名词解释(每题5分)1.雕版印刷2. 珐琅彩3. 鸡冠壶4.明式家具5. 青花瓷6. 釉里红7. 兵马俑8. 失腊法简答题(每题15分)1.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主要特色与工艺特色。(1)时代特点(2)装饰纹样(3)题材内容(4)风格特征2. 辽、金时期陶器工艺设计的特点是什么?3. 简述元代金属工艺的设计风格与时代特色。4. 简述元代染织工艺设计特色与艺术成就?(1)社会因素(2

3、)设计风格与成就(3)时代特色与造型装饰(4)工艺特色论述题(每题30分)1为什么说明清建筑设计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高峰期,其主要成就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两朝在设计风格上的主要特征及异同?2为什么说唐宋瓷器是中国陶瓷设计史上的高峰期。请你结合作品分析其原因有哪些?并试述唐宋瓷史的主要特征、艺术成就及设计风格上有哪些异同。(1)时代特色与审美趣味(2)装饰造型及图案组织纹样设计(3)表现手法(工艺制作)(4)风格与艺术成就名词解释印花陶瓷器传统装饰技法之一。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在尚未干透的胎体上打印出花纹。战国时期,印纹硬陶已在江南一带普遍出现,经后代发展,至宋代,印花装饰达到成熟阶段,定窑印花瓷为宋

4、代最高水平的代表。刻花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在瓷坯上用刀刻出花纹。宋代最盛行,尤以南方龙泉窑和北方耀州窑最具代表性。贴花陶瓷器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使用印模制出纹饰后,贴于器物上,再施釉烧成。釉下彩在生坯上彩绘,再施釉人窑高温烧成。彩色花纹在釉下,永不脱落,故名。如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釉里红等。釉上彩在烧好的素色瓷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因彩附着于釉面上,故名。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蓬勃发展,出现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许多名贵品种。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指以氧化钻为呈色剂,在坯胎上绘画,罩以透明釉,经1300c高温烧制而成。蓝白相映,色彩恬静素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美感。

5、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烧制成熟,并已出口世界各地,明、清两代青花瓷已成瓷器生产主流。因原料不同,制品色彩也各具特色。窑变指在釉中加入适当的铜、铁、钻、锰等金属呈色元素,在坯体上二次或多次施釉后,经1300r高温烧制。釉色呈自然流垂融合,色彩灿烂瑰丽,光彩夺目的效果。宋代钧窑首创,清代景德镇窑有仿宋代钧窑窑变品种。五彩釉上彩品种之一。在烧好的白瓷上施用红、绿、黄,紫等多种彩料绘画,经炉火二次烧制而成。系明、清两代景德镇烧制的新品种,题材多样,画笔生动,色彩浓艳,加上金彩更显富丽堂皇,别称“硬彩”。斗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个瓷器装饰品种。指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透明釉烧成后,于轮廓线内

6、填以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斗奇媲美,故名。创烧于明成化年间,制品胎薄釉莹,彩色鲜艳,画面清雅。粉彩釉上彩品种之一。在素器上以玻璃白打底,彩料晕染作画,再经炉火烧制而成。系借鉴了国画中的用粉和渲染之法,色调丰富,淡雅柔和,故又称“软彩”。粉彩瓷器胎薄釉白,画面工整秀丽,创烧于清康熙晚期,雍正时盛行,作品精致。珐琅彩釉上彩品种之一,由清宫廷画师用自己炼制或西洋的珐琅料,按指定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再人炉烘烤而成。珐琅彩瓷器胎质轻、薄、细、洁、白,画面精致,彩色瑰丽。始烧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在白地彩绘之外,并题诗两句,加印图章,接近传统工笔重彩绘画。乾

7、隆时又创珐琅彩、粉彩并用于一件器物上的新技法。白瓷一种釉色白润光亮的瓷器。由于坯土、釉料和烧窑工艺的差别,白瓷有多种色调。唐代河北“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被选为贡瓷。宋时定窑盛产白瓷,风格典雅。青瓷瓷器表面呈现青色,故名。商周时原始瓷的青黄釉色是青瓷的初期阶段;汉代青瓷釉色较纯正;六朝时呈色青绿,匀净光润;唐、五代臻于成熟。南方越窑瓷器为青瓷系,与北方邢窑白瓷齐名。宋代许多名窑以烧造青瓷器闻名,如汝窑、哥窑、官窑、龙泉窑、耀州窑等。后由于配釉、施釉、烧窑技术不断提高,青瓷中又出现了各种不同色泽的名贵品种。青白瓷亦称“影青瓷”。它介于青、白瓷之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青中带白,白中显青,晶莹明澈。

8、宋代景德镇窑首先烧制成功,后很多瓷窑也模仿烧造,形成青白瓷系。鎏金是以金液和水银溶和在铜器上,经摩擦加工使水银挥发,而使金镀在器物上,金光闪烁。具体制作过程是用金和水银的合金涂在金属的表面,经烘烤或研磨,使水银挥发,而金留在器物上。我国古代铜器常用这种方法作为装饰,尤其在佛像上多用。金银错指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流行的金属镶装饰工艺,它用金银、红铜等金属和绿松石、玛瑙等矿石填充或镶嵌在铜器花纹缝间,再加以磨光,作为纹饰或铭文,产生色彩斑斓的效果。失蜡法是制造铜器的一种先进方法,也是镂空装饰的一种最佳方法,它以蜡刻成成器形和装饰,内外赋泥注入铜液,它可以产生透雕复杂的形体和装饰,具有玲珑剔透的艺

9、术效果。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砑花陶。夹贮始于战国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夹注可以使器型增加变化,比木片卷粘获得更多的造型。这种作法就是现今所称的脱胎。秘色器以青瓷为主。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因为是贡物,瓷器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印花的方法,装饰题材十分广泛。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平。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

10、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釉里红以红铜料在胎上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只是红、蓝色调不同钠石失可能是波斯语派译而来,指的是一种加金的丝织物,以金线纹织成的金锦。漆器一种工艺品。大多以木为胎,也有夹纻胎等,外髹天然漆。有各种日用器物,也有大型家具屏风等。漆器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以楚国最为发达,汉代漆器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上的五百余件漆器。唐代漆器更向华美的装饰方向发展。其后各代漆器工艺继续发展,至清代已逐步形成多个制作中心,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福建的脱胎等。绳纹陶器上最早出现的也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该纹样为绳索印痕的

11、规律性排列,是用缠绕着绳子的拍子拍印的结果,有粗细之不同。云雷纹一种几何纹样。它常见于商周时期青铜器和陶器上,呈方形或斜方形,多半为青铜器装饰的地纹。饕餮纹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婪的恶兽,有首无身,大目巨口。商和西周早期青铜器上多以此为装饰,造型规整、严谨、诡秘。夔龙纹夔龙是想像中的一种怪龙,头上长一只角,常见于青铜器装饰纹样上。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形图案组成。开片又称冰裂纹,是指瓷器釉层中出现的裂纹。因胎和釉经高温后膨胀系数不同,以及瓷器烧成时温度的变化而形成。本是制瓷工艺中的一个缺陷,但被智慧的古代工匠利用来装饰瓷器,形成某些瓷窑所产瓷器的主要纹饰和风格特征,如宋代的哥窑、

12、官窑等。青铜器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但熔点很高(1083摄氏度),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摄氏度),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用青铜制成的器具叫做青铜器。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成为三彩。瓷器古代页称窑器。瓷器以瓷上(瓷石)为原料,经成形、彩绘和施釉等工艺后,经128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成。瓷器外观质地坚硬致密,表明光洁,胎体较薄者成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是

13、一种特种工艺品,广泛流行于明景泰年间。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最出色,故习惯称为景泰蓝,产于北京。制作工序分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品种有碗、盘、瓶、烟具等,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广受欢迎。琉璃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再人窑烧制成的一种工艺品。据历年出土实物证明,在战国时期已出现琉璃工艺,但质料不纯,至宋代,出现真正的琉璃工艺,明清以来,烧造技术更有发展,釉色及品种均有增加,北京北海的九龙壁等都是琉璃工艺代表作。缂丝亦称刻丝,一种传统丝织工艺品,盛于宋代。织造时,经丝纵贯织品,而纬丝则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其成品的花纹,正反面如一。缂丝的题材,明清以来多仿制古代绘画作品,技艺极高

14、,主要产地为苏州。泥条盘筑法我国最早制作陶器的成型方法。制作方法是先将和好的泥揉成泥条,然后由下向上盘筑叠起成型,再把里外修饰抹平。轮制法用轮车制作陶瓷器形体的方法。始于新石器时期末期。轮车为一木制圆盘,盘下有立轴,轴上下有枢纽,便于圆盘旋转。操作时,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手将泥捏成所需器形。制作的器物胎体厚薄一致,器形弧度规矩,器表光洁,比之泥条盘筑法是一很大进步。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即用此法。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碑帖前面的文字称“题”,后面的文字称“跋”。一般指书、画、书籍上的题识之辞,内容为标题、品评、考订、记事之类,体裁有散文、诗词等。元代以前多不用款,或隐之于石树缝隙。元代以后,随文人画

15、发展,在画上题书诗文已成为中国画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艺术手段。粉本古代中国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后引伸为对一般画稿的称谓。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其法有二:一是用针按画稿墨线密刺小孔,把粉扑入纸绢或壁上,然后依粉点作画;二是在画稿反面涂以白粉,用簪钗之类,按正面墨线描传于纸绢或壁上,然后以粉痕落墨。园林由人工营造或加工的林木、山水、建筑群体,供人们游憩观赏的场地。早期有秦始皇筑秦宫,汉武帝营造上林苑等,后贵族富人也群起仿效,于屋后宅旁,模仿自然,巧妙布局,造成富于诗情画意的环境,达到虽居宫室,而有山林之趣的效果。古典园林分两大类,一为皇家园林,宏大豪华,以颐和园为代表。另一类为私家花园,小巧富情趣,以苏州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是山水规划、建筑、园艺、雕刻、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融建筑美、文学书画美、自然美于一体,形成独具风格的园林艺术。阙古时建于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的一种具象征性和装饰性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以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最早起于西周前,汉代崇尚厚葬,帝王显贵墓前常设双阙,成一定制。如今存四川雅安的高颐阙,即为此时石阙范例。屋顶古代单体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物大体以台基、梁架、屋身和屋顶几部分组成。外观上有着醒目的大屋顶是古代中国建筑独特的传统和鲜明的特征。屋顶有多种形式,如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等。分别简介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