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文化.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919295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林匹克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奥林匹克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奥林匹克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奥林匹克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奥林匹克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林匹克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林匹克文化.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职业大学2012年第一学期全校任意选修课奥林匹克文化作业班级:10软件测试 学号:106307133 选修课时间:周三10-12节 姓名:孙淼 成绩: 奥运会中国的改革契机顾朝旦多次说过,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象征。”的确,奥林匹克运动表现了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友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有一系列独特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标、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简明洗练的艺术形象符号,表达奥林匹克思想的基本点,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可见的、可听的、可触的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化认知。如:奥林匹克标志:蓝、黄、黑、绿、红互相套接的五环

2、表示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今天,奥林匹克五环已经成为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 象征。再如,奥林匹克吉祥物:多用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动物,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拟人化,从而变得更加诙谐而富有人情味,成为奥运会的象征物。现在奥运会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历经无数先驱的推动,古代奥运会的复兴,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才发展到现今的阶段。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4年1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运可以对举办国带来很高的国际知名度,但由

3、于举办奥运会要组织全国的力量和消耗很大的财政,因此奥运会曾差点因为无国家愿意举办而停止,最终奥委会决定奥运会的举办权可以由个人承担,这导致奥运会逐步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但却为主办国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主办国可以这一良机改良国家制度上的缺陷,完善现代化的步骤。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中国长卷”徐徐拉开,漫天焰火激情绽放,奥运圣火点燃13亿中华儿女的心。那一刻,中国腾飞,世界赞叹。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是奥运年,还因为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4、北京奥运会不但给中国提供了完善自身的机会,而且使世界更好中国的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一、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良机: 1. 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公灭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天下为公”等已成为人们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从范仲淹的忧乐观,到文天祥的生死观,再到林则徐的祸福观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2.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载,奋发向上的品质,是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强健有为”,“自强不息”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

5、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人们同时也要求国家和民族自力更生积极进取革新图强。就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不断进取革新图强。不自强就落后,落后就挨打。历史不止一次地给出了证明。所以说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是人生之本、民族之魂。 3. 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意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和肯定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有其近似性、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处理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

6、避免对立和冲突,努力营造一个有序的道德社会。因此,“中庸”也导致中国民族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语)即忍、让、仁等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如:“家和万事兴”、“知足常乐”都是“中庸”在不同方面的写照。今天,我们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前进中的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4. 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崇尚道德修养,追求道德修养的尽善尽美。孔孟主张修身为本,以德服人、正心诚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他们认为“修”“齐”的目的是“治”“平”进而实现天下大同。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重视道德修养,历来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

7、准。在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这又一次说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而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尤其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更能激发起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鲍明晓认为,“有三件事可以提升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出现战争,二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三是出现能吸引全民族持续关注的重大事件。”前两件目前我国不会出现,而持续两周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恰恰是符合第三个条件的重大事件。奥运会期间世界各地的教练员、运动员官员等聚集北京,各国都会转播奥运会,

8、当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升起,每一个炎黄子孙会为之欢呼、骄傲、自豪。因此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充分展现。 (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将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更快、更高、更强 ”的口号,不仅仅在于运动场上的优异成绩,而是向全人类发出的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号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致的。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个人的完善和进步、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是其动力之源。现在,奥林匹克口号已经超出原来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又一动力。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9、创新进取,我们才有今天的繁荣与发展,才有取得举办奥运会的资本,才有与奥林匹克运动全面接触的机会,而二者的碰撞必将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动力,从而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持。 (三)务实的实践品格与美好的理想相结合 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从过去的小国寡民到现今逐渐富裕的农民,他们仍然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实以及可能实现的美好理想。但是,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是面向世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实事求是,又要有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指导,既要适应现在的潮流,又要有将来的美好蓝图。这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即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10、。因此,实践与理想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结果。 (四)和谐意识将有新的科学内涵 卢元镇认为,“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者文化。”因为最初是“永远超过对手,永远争取第一”口号中也反映了强者的意志。虽然现在进行了修正,但仍是一种强势文化即西方文化,因为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西方人的意志。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奥林匹克文化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良好的兼容性会吸收其先进的思想内容。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又不失新意,更重要的是和谐意识有了新的内涵即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现。其中的张扬、展现是适应现代社会并与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另外,现实许多条件下再讲中庸就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就是落伍,更

11、不用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持中”将有新的内容加以充实,否则我们将被抛弃。 奥运会在悠久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迅速发展的文明古国中国举办,将促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中国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必将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自我更新是一种推动力量,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持,进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5. 百年奥运,从体育到教育、到环保,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延伸、扩展

12、,形成特有的奥运文化。奥运文化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世界进步的活力之源。它不仅展现了人的体格与健康的进步,而且凸显了奥运精神;不仅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注重道德品质健康发展。 奥运文化是构建和平世界、和谐世界不可缺少的积极力量。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所展示的奥运文化,努力使其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政治制度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友好相处的纽带。奥运文化反对一切种族的、宗教的、性别的、意识形态的、政治制度的歧视。奥运文化反对一切违背奥运精神的杂音、邪音。它提倡 “公平”、“包容开放”的理念,突出开放中的包容和包容中的开放,是不同文化形态在交流中发

13、展与不同文化精神在对话中共建的桥梁。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大舞台。我们不仅大力传播奥运文化、弘扬奥运精神,而且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发展奥运文化。我们通过会标、吉祥物、开闭幕式、奖牌、主题曲等有形方式,通过民族的精神面貌,包括观众的表现、人民群众的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志愿者的爱心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行、组委会精细周到的安排、高效的工作,以及中国人的谦逊、友善、高尚等无形的方式,展示和显现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并为丰富和发展奥运文化做贡献。 北京奥运会丰富和发展奥运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

14、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探索;“科技奥运”集中体现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引进与应用上。以“鸟巢”、“水立方”为标志的科技奥运场馆和设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反映着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人文奥运”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表现形式是和谐奥运。在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人注重依托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把人文精神渗透在奥运之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国人民对“团结、友谊、和平”的不懈追求。 北京奥运会传播和发展的奥运文化,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北京奥运文化是对中国人的一次奥运文化的大普及和中国优秀文

15、化的大推广。比如,奥运会筹建中,一些城市功能的改善,各地方服务水平的升级,环境保护的推进,公民素质的提高;比如,奥运会举办中,运动员“奋发进取、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追求新目标”的境界等,对中国人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必将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污染要解决,沙尘暴和扬尘、汽车尾气污染、煤污染都要解决。要加快绿化步伐,使北京天蓝水清的日子早日到来。其次,要搞好设施建设。在加快地铁、高速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22 个场馆建设, 在 2006年完成所有建设任务。要把奥运村规划好、建设好。第三,要大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使市民的修养和公共道德、公共卫生习惯达到新的水平;使北京的语言

16、环境有新的改善,服务质量有新的提高。第四,要大力发展种类体育事业。培养运动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运动普及率。今后五年我们将投入18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0多亿元建设大批奥运场馆,还要完成城区现有的900 多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改造任务。 6、为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其对北京的考察报告中认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将为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 今天当我们看到奥林匹克的五环被人性化的理解,演绎成动感的太极拳人形的时候,不难想知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吉祥物、会徽、会标等直观的形象,一定极具东方文化色彩;那届奥运会的管理体制、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一定是表达东方智慧的;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东方哲学的全新解释将使世界感到惊异。西方哲学、西方伦理、西方体育陷入迷惘时代一直在探究的东西可以在中国找到答案,这就是使全世界的眼睛为之亮的原因。二、使世界更好中国的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 1.改革开放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