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91805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王明芳【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冀教2011 课标版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材分析】这一课,在本单元中位于“正方体的特征”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实践活动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了解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像、动手操作进行尝试,认识与理解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四次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认识35种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六个正方形拼接的平面图形能否折叠成正方体。提升观察、操作、分类能力。2.学

2、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渗透类比思想,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4.加强中小衔接,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正是组织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生长点,但要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难度是相当大的。预估原因:1. 学生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缺乏认识上的经验,存在认识上的障碍;2. 学生较难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想象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存在语言上的障碍;3. 大多数学生要进一步发展学生

3、空间想象能力,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拟定加强想象、操作实践、课件演示、焦点问题讨论等方面,以达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重点】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认识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征,培养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学生自我发现非正方体展开图特征。进一步认识另外24种纸样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原因,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PPT课件、几何画板(正方体的展开图),35张纸样,每组准备拼正方体的小方块6个。【教学过程】一、观图引题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方体,正方体基本特征是什么?正方体顶点是几个面的公共交点,棱是几个面的公共边。请看,像这样沿着棱剪开,完全展开正方体,得到一个六个正方形连接的正方体的展

4、开图。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正方体展开的过程。 正方体的展开图中藏着很多秘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板书课题: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秘密的兴趣,尤其是几何画板的应用,让立体图形展开更突出,初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二、教学新课(一)操作中初识11种正方体展开图 1出示35种图样设疑激趣(1)经过数学家细心的罗列,六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一共有35种拼接方法,是不是所得到的图样都可以折叠成的正方体呢? 2活动一:摆一摆、分一分师:我们这节课要在35种拼接方式中找到可以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样。现在这35组图样标上序号,分发到4人小组(每组3个纸样)。并请

5、拿出神奇的魔具6片正方形的磁力片。共议活动要求:先猜想再验证,由两名同学负责应用学具拼接图样并折叠,看能这几个纸样否折成正方体。一名同学负责粘贴图样,将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图样贴在黑板左边,将不能的贴在右边。一名同学负责组织小组交流,观察这个纸样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汇报。我们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拼得最好,教师巡视。(设计意图:应用学具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认识35种图样,能判断六个正方形拼接的平面图形能否折叠成正方体,提升。)3. 活动二:验一验、调一调(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展开图纸样,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请一名同学操作几何画板,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你来挑,我们来应用几何画板验证

6、一下。边验证,便请学生确定一个底面,说一说它的对面是哪一个?如: (2)对于他的分类,你有不同想法吗(偶尔同学们有错误的,请同学们做调整。)(3)师:经过验证再次说明你们的分类是正确的,其实数学家也发现就这11种纸样可以折成正方体。(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合作并适当调整,找到11种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正方体相对的面,理解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培养操作能力和空间意识。)4活动三:再分一分,比一比这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这样看乱不乱?我们来继续分分类,哪些纸样有共同的特点,可以分为一类。预案1:(1)按照行分类。 (2)上中下三行,每两行之间只能有一条边重合。(3)

7、222、33两类是特殊的,为阶梯状。(4)有的看似不属于任一类,旋转后就是其中一类了。预案2:学生分类在黑板完成。(1)你能帮助他把每一类取一个名称吗?(2)再请同学们起来观察每一类的特征,看谁说得更简洁(在电脑上演示)a. “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b. “132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c. “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d. “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3)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展开图的特征,我们来顺口溜:141有六种,132有三种;1在同层可任意,2在同层必相连;222,33,各一种;十一种情况真神奇。(设计

8、意图:学生通过再次分一分活动,感受11种展开图的神奇拼接规律,进一步激发其对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的好奇心理。)5活动四:动动手,找原因这24种正方体的展开图,也太乱了,我们也来分分类。田字形为什么不可以?(一个顶点是三个面的交点)一行为什么不能超过4个。门与凹字形为什么不行?你还能来个顺口溜吗?田7凹门不可以咱们来比一比,谁能灵活快速地将获得的经验分享给小伙伴。(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时的难点,我们一边通过学具让学生发现一条线上不过4,田7凹门不可以。另外,关键是学生探究,想一想与说一说,为什么这些纸样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三、课堂练习练习一小试牛刀:下列平面图样中,哪些能折

9、叠成一个正方体?(题目见课件)它属于哪一种情况,说一说这种情况的特点。练习二提优训练:上图需要补上一个正方形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面应补在哪里呢?练习三举一反三:师: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 连一连(将平面展开图与所围成的立体图形用线连起来)练习四进阶延伸: 将一正方体纸盒沿下右图所示的线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其展开图的形状为(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10题)(1) 独立想一想,说一说(2) 用学具摆一摆(3) 打开微课展示,检验是否正确(设计意图:进阶练习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实用性、,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提供良好的平台。)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在思维的体操里我们动手脑 ,多观察,细分类,勤思考。日积月累,我们会每天进步一小步,一年进步一大步。 五、板书设计神奇的正方体展开图能的(11种)不能的(24种)141有六种, 一条线上不过四,132有三种, 田7凹门不可以。222 , 33 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