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设计[1093].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9091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柳》教学设计[10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咏柳》教学设计[10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咏柳》教学设计[109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柳》教学设计[109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柳》教学设计[109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咏柳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一首诗。作者通过描写春天柳树的样子,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学情分析】我所教的三年级学生生活在农村,对柳树的枝、叶以及整体形象比较熟悉,这对学习理解本首古诗有很大帮助。【设计理念】 依靠多媒体展现出课文所营造的意境,即初春时节,柳树吐出的嫩芽,呈现出了春的勃勃生机。让学生边看图像,边读每一个诗句,将形象描述与抽象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层层递进,把古诗理解透彻,使他们在获得美的体验的同时,感受到古诗词精炼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柳树的美丽,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展示的意境,图文结合,了解柳树的样子,并在读中感受柳树的美和春天万物萌发的勃勃生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古诗,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碧玉、一树、万条、丝绦”等词,体会它们在描写柳树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初春时节,柳树吐出嫩芽的图像,将学生引入美的意境。2、

3、教师泛读古诗,板书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咏鹅”这个题目,思考“咏柳”的含义。(“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二、出示生字卡片,检查预习情况。三、品读赏析,感受柳树的美。1、品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妆”:装饰、打扮;“一树”在这里表示一棵树吗?(不是)“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一树”就是指整棵树、满树。 “高”写出了柳树婷婷袅袅的样子,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柳树比作美女。2、品读“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是一万条吗?不是,是指柳树枝条很多。“百”“千”“万”并不是具体的数字,在古诗中经常泛指“多”的

4、意思。“丝绦”是什么意思?(丝带)“垂” 写出了“柳枝”在风中摇摆的样子,突出了轻柔之美。3、品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叶”是什么意思?“细叶”:指柳树新萌发出来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是什么意思?“裁”:裁剪。“似”呢?“似”:如同、好像。这两句是诗人看到的还是想到的?(第一句是看到的,第二句是想到的)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想?(因为柳叶细而均匀,很精致)大家想一想, “细叶”是谁裁剪的?(二月的春风)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三、感悟诗意作者不仅通过观察赞美了柳树,也通过想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四、 知识拓展 :欣赏杜甫的绝句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学生明白只要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美就在身边。 【板书设计】 咏 柳 贺知章比 碧玉 柳枝、柳叶 颜色美 喻 丝绦 柳枝 样子美 赞美了春天的勃 细叶 柳叶 形状美 勃生机和创造力 剪刀 二月春风 想 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