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方法探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90606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除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方法探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除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方法探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除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方法探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消除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方法探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除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方法探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除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方法探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作文厌倦心理探究刘晓梅长期以来,作文似乎成了师生共同的一块心病。教师常为难以激起学生写作兴趣而烦恼,学生常为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而痛苦。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学生对写作充满厌烦而不是欲望,充满惧怕而不是向往,充满冷淡而不是热情,充满冷漠而不是期待。面对如此现状,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冲动,激活学生潜在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将学生置于想说、想表达、想写的那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为学生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心理打好桥梁。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作文厌倦心理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作文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陈旧全日制普

2、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将阅读教材与写作教分开编排,阅读与写作难以很好配合。如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教材的编排本意是“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以便从更笨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际上第一单元是中国现当代诗和外国诗歌单元。学生刚上高中,接触到这些优秀的诗作,兴趣很浓,跃跃欲试的热情很高,但在该册书中却找不到相关的指导性的材料。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学生的审题、选材、布局、谋篇都是主要通过阅读指导得来,阅读教材与写作教材难以呼应,阅读教材与写作教材不配套,使得教师难以确定作文教学目标,作文教学常常处于一种无依托、无序化的状态。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

3、点、重点,随心所欲,只是有一个粗略的写作打算: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或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写几篇小作文。至于怎样写,写什么,只能凭一时的冲动或手头有一个好作文题目。一学期下来,只是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管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缺乏公认有效的教学方法,多数教师作文教学方法陈旧。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固然培养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学生作文,是通过教师批评而被动接受,不能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读的能力。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互相学习,不能开拓视野。这样高耗低效,导致了学生没积极性,作文教学陷入困境。 2、作文教学与生活纽带断裂,闭门造车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中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里提出了“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的要求,认为写作是“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后进行表述的过程”。为此,作文水平的提高应切实注重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在作文课前的指导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的广阔空间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让学

5、生充分认识“外部世界”,就很有必要。而教学的实际状况如何呢?近年来,社会普遍的浮躁,读书风气的丧失,学生阅读品味下降,功利思想的加重,繁重学业的挤压,均是导致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能力整体滑坡的根源。与此同时,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背离的倾向严重制约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和反思的。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往往是关注作文技巧,如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构思是否精当,语言是否生动,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除了依靠写作技术性因素,更多地是依靠生活。朱熹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起成人来当然不够丰富,但也并不是白纸一张。作文指导应该能唤

6、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学生的生活面狭窄,生活单调,加上许多学生不善于细致的观察生活,捕捉细节,不善于对生活作出理想的思考与凭借,所以虽然每天都在生活却与生活感悟失之交臂,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作文教学就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家庭亲情,品味生活苦辣酸甜,关注社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时事政治,聚焦热点新闻,关心民生百态,留心时论短评,亲近自然倾听大地的呼唤,关爱自然的精灵,呵护自然的生命,走近古迹,寻觅我们的文化院落,重读经典,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教师注重开启生活情感这一源泉,淡化写作技巧,改变那种认为掌握了一些技巧就可以包治百病的错误思想,必

7、能改变学生写作产生的厌倦情绪。写作不仅仅是审题、利益、布局、谋篇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在写作技巧指导下模仿的过程,它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个人创作过程,作文教学应该走出沉迷技巧的误区,系紧与生活的纽带,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回归生活本体,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3、作文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作文期待作文评价的基本方式是评分和评语两种。作文的分数是静态的,赋予分数丰富的内涵,评分在作文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才不会受到影响。评语的功能在于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及需要作出明确的反馈,激发学生对作文进行反思,使学生期待下一次作文在内容上有所期待。由于作文批改的工作量很大,许多老师往往面对两座大

8、山,如果教师认真仔细地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企盼的目光,纷纷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有评语也毕竟是一家之言,且因为受时间的限制,又因为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写作动机等把握不准,其评语多是笼统空泛、千篇一律,带有“八股”之气。因为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讲评时往往很简单,指导不得要领,流于形式,讲评时往往重复讲评,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他想学的知识,往往会对作文讲评失去兴趣。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往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写作时也是应付了事,写出来的作文多是“三无产品”,即无兴趣、无

9、内容、无自我。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都有一吐为快后有人聆听的愿望。教师应转变观念,为学生构筑作品展示的大舞台,让学生习作通过各种途径发表出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的作文拥有真正的读者,拥有更多读者。写批语不是老师的专利,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点评作文,通过展示、互改、交流,作品结集等方式,学生赏析班级同学的作文,让学生重新回到创作状态当中比较写作得失,发现自身作文潜能,认识到要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加以放大和提升。赏析发现自己和班级同学的优秀作文中的美,可以使学生感到这种美来自身边,来得亲切和熟悉,帮助学生从其他同学的成长以及作文水平的提高上,看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鼓励其写好作文、做好作文的的信心和勇气。在高中的作文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创造性、流畅性固然重要,但忽视学生的作文厌倦心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目标也是难以达成的。语文教师应以新颖的教学构思展示作文教学的新视角,关注学生写作心理,不断摸索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作文获得进一步提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