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901011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省管)作业1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上门科学。P72、观察法和调查法: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度。可用的调查法有:谈话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P213、个性:是一种个体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一个的身体特征,也包括个体的心理特点,并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在个体行为过

2、程中,反映出个体的观察、思考、行为、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倾向。P51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同时,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总评价和总看法。6、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二、简答题1、组织行为学有何特点?答: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实用性2、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答: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

3、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3、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哪些?答:关于决定和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因与外因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个人主观内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客观外在环境因素: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4、个性有哪些特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是什么?答:个性的特点:社会性、组合性、独立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对于个性这样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影响它的因素也是比

4、较复杂和多样化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后天环境因素的认识,主要应该从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社会阶层等几上方面考虑。一方面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个性形成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家庭对个体的个性影响,也是比较广泛的。由于个体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任何个体的个性特征,必然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的以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社会阶层概念,也对个体的成长以及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5、简述性格的应用原则?答:性格顺应原则。为了工作的开展,顺应人员的某些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叫做性格顺应原则。性格互补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考虑到与其

5、相关的性格问题,充分发挥人们的不同性格的互补作用,以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这就是性格互补原则。作业2一、 名词解释1、激励:指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2、挫折: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以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3、强化: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

6、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4、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5、群体规范:是逐渐形成和改变的,随着群体成员认识到什么行为将影响完成群体目标后,他们就会为这些行为确定一个期望的标准,规范指导成员的行为朝向群体的目标。6、群体内聚力:各成员以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豪,对群体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种群体具有有力和积极的群体规范。群体的这种对成员的吸引力称为群体内聚力。7、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

7、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8、冲突:处在组织中的人们,由于相互间的交往,总要形成人与人以及群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因为这样可那样的原因,就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冲突和对抗,使彼此间的关系出现紧张状态。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它们统称为“冲突”。二、简答题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管理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激发因素,一类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另一类是促使人们产生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公、有效、持久地调动

8、员工的积极性。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这就是双因素理论。2、管理上如何应用双因素理论?答:双因素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和激励作用。强调管理者要从员工的工作本身上想办法来对员工进行激励。这方面的措施包括:第一: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第二: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第三: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第四: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

9、第五:管理者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3、公平理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答: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员工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公平理论提示管理者:第一要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公平是组织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公平理论强调公平对激励效果及人们行为的重大影响,要求组织以尽可能公平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员工,对组织内的所有员工都应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公正的报酬和待遇,体现按劳付酬、按贡献和业绩进行奖励和评价,让

10、每一个员工心中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真正公平。第二,要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员工的不公平感有时确实是因为组织没有合理地奖励员工,存在着有功者不奖,而无功者受奖励的不良现象。当组织中不良现象和行为较多时,就会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只有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才能让广大员工真正感到公平。第三,要实行量化管理,增加公开性。如果能在绩效考评和奖励制度上实行一定程度的量化管理,做到一切都可以打分计算,并提高整个工作的公开性。第四,综合设计,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公平是有效率的公平,是激发人们努力向上的公平,不是相互攀比、相互拉扯的公平、不是绝对的简单的公平。要在组织内建立比能力、比贡献、比绩效、比投入的积极向上的风气,把

11、公平建立在促进组织发展上。4、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有哪些?答:群体规范通常是逐渐形成和改变的,随着群体成员认识到什么行为将影响完成群体目标后,他们就会为这些行为确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1) 个体的特征(2) 群体构成(3) 群体的任务(4) 物理环境(5) 组织的规范(6) 群体的绩效(7) 心理因素5、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答:群体内聚力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 群体的领导方式(2) 外部的影响(3) 群体的规模(4) 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5) 组的组合(6) 与外界的隔离(7) 群体的绩效(8) 其他因素6、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答:(

12、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作业3一、名词解释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2、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产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3、权力:是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行为的能力。权力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4、政治行为:那些不是由组织正式角色所要求的,但又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中利害分配的活动。也就是指组织中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

13、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资源,争夺权力的活动。5、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 、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它包括领导能力、领导效率、领导效益三个要素。6、集体决策:指决策者可以是几个人或一群人甚至是整个组织的所有成员。集体决定受到集体因素的影响。集体因素是集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普遍存在于各个集体成员头脑中反映集体社会关系的共同心理状态与心理倾向。二、简答题 1、领导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对领导行为分别有什么影响?答:领导是一种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相关的因素。领导者诚然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此外,被领导者、

14、组织环境等都是影响组织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组织环境被称为领导的三要素。 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活动中最活跃的构成要素。领导者是组织的一员,与其他组织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利益和要求,处于平等地位;同时,领导者又是组织的代表和带头人,与其他组织成员有着领导和被领导的分工关系,在领导活动中起着确立行动目标、进行决策和监督指导决策实施的重要作用。 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也有反作用。其素质的高低、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小、与领导者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以及对组织的关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领导的有效性以及组织活动的整体绩效。组织的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发生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

15、力量,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特性一定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领导过程和领导效果的好坏就有很大的影响。2、如何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答:(一)从领导者自身入手1、 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1) 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2) 要求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发布的命令要一致,即实行统一指挥(3) 要求领导者加强直接管理(4) 要求领导者加强组织内外信息沟通联络,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5) 要求领导者掌握激励理论,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6) 要求领导者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领导方法2、 加强领导班子结构建设,全面地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为了提高领导的有效性,领导班子结构配备是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子应该具有梯形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叠加的智能结构;协调的气质结构。3、 科学地运用领导艺术现代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要求组织的领导者不但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作,而且还必须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直觉判断来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它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有创造性的领导技能。领+作效率的艺术等。4、 不断提高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