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90094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隐者不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寻隐者不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寻隐者不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隐者不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隐者不遇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 3. 寻隐者不遇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课前准备 课文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先学探究: 一、亲近诗人我查阅资料后,认为关于诗人的有价值的资料是:二、解读古诗1.读准古诗:至少读古诗三遍,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读懂词语:

2、查工具书或联系古诗,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隐者”是指 “不知处”是指 3.读懂诗句:联系词语,读懂诗句的意思仍未理解的诗句 一、激趣导入1揭题,读一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简介作者贾岛)2释题: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等一会儿?)二、出示目标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

3、蕴美。三、初读古诗思考与调整: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本首诗无难写得生字)2.师范读,指名读、齐读。3.读了这首诗,诗中出现了什么景物?(松、山、云)诗中出现的人物有?(诗人、童子)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诗人是寻访者,他在松树下碰到一个小孩,就向他打听隐者的去向。小孩说他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上。山上林深叶茂,云雾迷蒙,小孩也不知道师傅在哪里。)四、品读感悟1.提示任务: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自主阅读: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写下感悟。3.展示交流:预设1: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

4、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4)朗读课文。预设2: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指导朗读:想象诗人与童子对话时的情景,体会诗人询问时的轻松自然、亲切随和和童子的天真可爱、对答如流。五、拓展延伸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童子诗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思考与调整: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六、检测完善1.抄写寻隐者不遇。 2.当第一课时板书设计:寻 隐 者 不 遇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