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898697 上传时间:2024-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连云港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环境分析一、区域经济环境2011年,连云港经济总量继续扩大。201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410.52亿元,增长13.0%,居全省第三位,较上年前移一位。人均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全市人均GDP突破3万元,达到32119元,增长13.7%。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48147元,增长1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6%。完成财政总收入46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80亿元,分别增长31.2%和2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4.7%、17.3%、42.3%。2011年,连云港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优质、高效农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制造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正在形成。服务业产业层次逐步提高,对连云港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4.4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3.98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2.13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3:45.7:39.0调整为14.5:46.4:39.1。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GDP共实现903.29亿元,占全市比重64.0%,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增长14.3%,

3、增速较全市平均高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县域前列。2011年全市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三是外部经济环境趋紧,利用外资难度增加;四是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改善群众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总体来看,连云港市经济总体发展持续向好,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各类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为担保机构担保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二、区域金融环境综合财力明显增强。财政总收入462.41亿元,增长31.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08亿元,增长27.4%,高出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8位。税收收入124.1

4、4亿元,增长27.5%。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2.8%。金融支撑作用加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388.69亿元,比上年增加144.88亿元,增长11.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9.42亿元,增加91.18亿元,增长16.9%。贷款余额1088.17亿元,增加141.91亿元,增长15.0%。贷存比达到78.4%。浦发银行连云港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开业,实现金融生态县域全覆盖。保险事业蓬勃发展。保险费总收入35.17亿元,增长5.2%,较全省平均高2.0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居第6位。从保险构成看,人身险举足轻重。全年人身险总收入22.10亿元,占全部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为62.

5、8%。各类财产险保费收入10.92亿元,占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为31.1%。健康险保费收入突破亿元,达到1.35亿元,增长13.7%。总体来看,连云港市金融运行环境良好,为当地担保机构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担保行业环境(一)目前现状截至2011年3月末,全省获得担保行政许可证的机构共有791家,其中连云港地区83家,仅次于苏州和无锡两地,数量居全省前列。在83家担保机构中,其中分公司1家(不参与评级),钢贸类担保机构为12家。82家参评担保机构的户均注册资本达到7477万元,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参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规模集中在5000(含)-10000万元;其中,资本金规模高于10000万元的

6、担保公司占29.26%。2011年,连云港地区82家参评担保机构级别分布详见图:图1 2011年总体级别分布图连云港地区82家担保机构中基本形成国有、民营优势互补的局面。国有资本累计注入,形成了几家资产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担保机构,担负起引领当地担保行业规范经营的作用,充分显示出当地财政部门在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民营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成为担保机构主要的资金来源。担保机构给连云港地区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其发展也存在些不足:(1)核心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知识水平较低,部分高管人员不具备任职资格等,受此影响部分担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及担保业务风险管理体

7、系未能有效建立,多数担保机构并未严格执行相关风险管理规定、内部岗位人员及职责划分不清,实际业务风险控制往往浮于形式。(2)各类担保机构资金运作业务仍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担保资金在注册经营后多被股东及关联方长期占用、拆借给担保客户等企业,或运作房地产投资及各类实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导致担保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受到极大影响。(二)发展前景2011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面临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形势下行的风险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给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国内各地屡见融资性担保公司破产倒闭,老板跑路。尽管银保合作业务相对稳定,但担保机构管

8、理粗放、担保和投资业务混合经营、内控管理不到位,担保潜在风险积聚的问题同样存在,去年也发生了担保机构大额代偿或主要负责人联系不上的风险事件。在当前比较艰难的形势下,担保公司首先需具备合规经营的前提,才能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行业准入更为严格。未来江苏省内担保行业将面临整体行业的重新洗牌。因此全市各担保公司更加注重增强审慎经营意识,进一步规范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2012年连云港市担保行业将继续以信用评级为手段,以银保合作为主线,以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解决银保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担保机构发挥在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信用评级机

9、构和辖内金融机构的配合下,发挥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了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总体来看,连云港担保机构的发展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一方面,担保行业监管更加严格,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另一方面,发展过程中,资本实力较强、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的担保机构则会得到更大政策支持和市场份额。四、监管外部环境为引导、扶持和规范担保机构的发展,国家自2009年以来已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与政策,主要包括:1、2007年12月2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2008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

10、干意见,从多个方面鼓励信用担保公司的发展。2、200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国办发20097号),决定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由银监会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等部门参加;明确由地方政府负责对融资性担保业务进行监管。3、2010年3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做好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管理工作的意见(财金201023号),要求地方政府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规范性,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加强对政府出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高效运作等。4、2010年3月8日,银监会、

11、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和工商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综合了以前发改委、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等政府部门对担保机构的管理规定,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担保行业监管法规。办法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主体属性、市场准入、业务资格、风险控制、信息披露和监管等方面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对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监控和化解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5、地方性的政策根据江苏省政府2009年12月下发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119号),江苏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变更审批

12、、关闭和日常监管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省金融办参与;由江苏银监局牵头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省级联席会议,拟订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督管理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中的重大问题。为引导、扶持和规范担保机构的发展,国家自2009年以来已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与政策,主要包括:1、2010年4月,江苏省中小局下发关于完善融资性担保机构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苏中小保20104号),通知主要是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省内规范说明。其中,在设立条件方面规定,要求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金且不低于5000万元,法人股占注册资本的50%以上且出资比例最大发起人为法人;高管人员应具

13、备三年以上从事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职业经历;在资金业务的风险控制方面,要求不低于实收资本70%以上的货币资金用于存出保证金、银行存款及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等。2、2010年8月26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融资性担保行业清理整顿的通知(苏经信担保2010734 号),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行为,防范和控制担保业务风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和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认真贯彻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对于规范整顿合格的担保机构颁发行政许可证,对担保机

14、构实现经营许可证管理。3、2011年4月13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关于江苏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行政许可工作指引的通知(苏经信担保2011261 号),进一步规范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审批行政行为,明确工作程序和申报要求。4、工作指引、行政许可、通知2011年,江苏省经信委陆续出台和修订江苏省融资担保机构行政许可指引、江苏省融资担保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对融资担保机构进行考核记分制,达不到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对考核得分较低的融资担保公司将设置更严格的行政许可条件和监管措施,甚至不予通过融资担保许可证年审,取消融资担保资格。总体看,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监管和扶持政策,在规范和扶持担保机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担保行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及监管力度不断提高,业务风险控制能力较弱、资金业务运作不规范的担保机构面临整顿或将逐步退出担保市场,带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制度健全、信用能力较强、资本实力较强、人员素质较高的担保机构则会得到更大政策支持和市场份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