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89653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历史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题区域均无效。3回答第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1古代兵书六韬记载了中原地区骑兵作战和铁制兵器广泛应用的史实,1972年在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该书的竹简残篇。隋朝以来正统书录大都认为该书乃姜太公所撰,而今人考证其为后世假托之作。其主要依据是A墓葬年代 B兵书内容 C书写材料 D官方著述2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稃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A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C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黑格尔认为,中国的道德原则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法则,“道德是由政府官员和法律规定的政治事物”。能较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

3、实是A汉武帝独尊儒术 B唐太宗轻徭薄賦C宋太祖完善科举 D明成祖设立内阁4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些政务文书显示,中书省官员署名之后,门下省官员写上“奉敕如,右牒到奉行”,注明时间并署名。这表明中书、门下两省A有分工无牵制 B行使宰相职权 C共掌军政大权 D地位髙低不同5清朝,康熙帝改变按人口征收丁税的传统做法,宣布推行“固定丁口,永不加税”政策,雍正帝随后把固定的丁税并人土地税统一征收。上述政策A放弃了丁税收入 B引发了税制混乱 C刺激了人口增长 D解决了人地矛盾6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奕沂请设“总理各国亊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亊务衙门”,但奕訢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

4、请去掉“通商”二字。这 表明A公使进京有碍淸廷内政 B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C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7清政府从1865年到1894年,共举外债6次约4000万两白银;从1895年到1899年共举外债次约3700万两白银。淸政府外债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费用及战后列强索赔 B财政无法负担俸禄开支C进出口贸易存在巨大逆差 D政府投人巨资兴办实业8与古代商业行会不同,中国近代的商人组织打破了传统的行业、血缘、地缘限制,更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这种变化反映了A传统抑商政策走向没落 B行业之间的竞争加剧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商涨 D商业经济的地位提高91905年11月,应淸政府约束

5、留日学生政治活动的要求,日本政府颁布“取缔规则”。此举引发了中国留学生的罢课退学风潮,迫使日本当局暂停实施“规则”。这亊件A加剧中日外交冲突 B促成同盟会的成立C推动革命思想传播 D引发抗日救亡思潮10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这些省份的社会群体参与公推本省都督的情况见下表。由此可见省别参与公推的群体省别参与公推的群体湖北革命党人、部分咨议员及珅商代表浙江各界代表湖南革命代表、省城士绅、商警各界代表江苏党人代表、新军、官绅陕西革命党人、新军广西咨议员、革命党人、新军贵州省城各机关及团体代表安徽咨议员山西起义领导人、学界、警界代表广东各界代表云南军、政、学、商各界代表福建福建同盟会分会江西新军、绅

6、学各界四川士绅和军官A共和制度正式确立 B地方势力割据自立 C南方力量走向联合 D民主政治渐成潮流11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 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C轻工业相对发达 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12民国初期,政府开始在县下增设区级政区。除行政机关外,传统的乡族和工会、民团、 党派等新式社团也参与管理。这表明A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 B中央集权开始瓦解C新式社团代行行政职能 D政党政治初显雏形131934年,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向闽、浙、鞔、皖诸省挺进,后与新红十

7、军会师,开辟了浙闽边根据地。其意图是A配合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B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C威胁苏杭等日伪中心城市 D保护淞沪战场的战略侧翼14九四二年度(陕甘宁)边区财政实行统筹统支办法规定:对各机关、部队、学校 人员衣食所需以及办公用品,一部分发给经费,一部分改以实物供给,其中不足的部分 由各机关部队学校生产自给。这一规定旨在A应对财政困难局面 B消除贪污腐败现象C建立多元分配制度 D贯彻官兵平等原则15有学者在浙东沿海乡村发现一份记录当地宗教仪式的原始文书。在其时间落款上,先后 写着“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天运三十八年”、“公元一九五零年”。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是由于A纪年缺乏规范 B时局

8、剧烈变动 C宗教势力消长 D新旧观念更替16197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宣布,不再实行在建国前后提出来的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方针。这是基于A重新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B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的现实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D贯彻“双百方针”已达成了预期目标的判断171979年到1984年,政府规定的粮食的收购价格有三种:统购牌价、超购加价、市场价格。这一规定A适应了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 B确立了市场体制的发展方向C强化了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 D解决了粮食流通的区域障碍18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大队一级干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但需经

9、公社任命或批准。80年代初,改由村民直接投票产生村干部。这种转变A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 B提高了农村人大代表的地位C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势 D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19智者学派授人以修辞、演讲之术而不论其学习目的之善恶,使他们攫取城邦权力或在法 庭上胜诉,受到了很多雅典人的欢迎,但也有些人认为智者学派败坏了雅典的民主政 制。这反映了A民主与专制的冲突 B平民与贵族的对立 C功利与道德的矛盾 D个人与集体的分歧2017至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自然神论的提出A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 B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

10、形成 D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21与联邦众议院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截然不同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参议院议 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这种选举方式A协调了南北方的利益 B抑制了民众对政府的影响C违背了权力制衡原则 D消解了联邦与各州的矛盾22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工人群众三次向国会递交请愿 书都被否决,但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广泛传播 B工人运动以经济斗争为主C工人政党开展合法议会斗争 D渐进性变革成为政治传统23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 为主题。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

11、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这种变化反映了A音乐家浪漫情怀的缺失 B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C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 D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241971年,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印度与苏联签署了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威胁时,双方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和平与安全。该条约A凝聚了不结盟运动力量 B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C影响了美苏“冷战”态势 D促成了中美关系改善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本卷共3题,第25题18分,26题18分,第27题16分,共52分。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17世纪起,英国步西班牙的后尘,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技民地。1607年,伦敦

12、公司依据国王的“特许状”建立了第一个北美扭民地詹姆斯城。北美殖民地居民来自英、法、德、荷等国,他们是为了逃避政府迫害和天灾人祸,或者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和美好生活。凭借武器和物质上的优势,他们驱逐或屠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强夺其土地。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闽南及粤东地区人多地狭,田少山多,所以尽管禁令森严,福建沿海的闽南人 还是向台湾偷渡不绝,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被承认完全合法。移民开禁以后,大批闽粤移民纷纷来台。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居民除土著外共有232443户、19

13、01833 口,一百余年增长了近十倍。明末以来,台湾西部、东部沿海平原和中部盆地先后得到开发。台湾向大陆输出米、糖、硤黄、藤条等,由大陆输入日用百货,大洋贸易的转运经济转变为两岸贸易。据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成为17世纪西欧殖民对象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闽粤移民与西欧移民迁移形式的不同 之处,并说明中、欧移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12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从学术思想到日常生活,从官员士大夫到平民百姓,激荡着一股离经叛道,追新求异的时尚。明代中后 期市民文学兴起,其理论表现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独抒性灵”口号的提出,其代表作品则有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等。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中国士人了解到欧洲的数学、历法、地理、水利、军火制造等科技知识和宗教思想,特别是近代的世界观念,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 摘编自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材料二 西方与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