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891625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复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复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复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复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复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复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声现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一、填空题3(04黑龙江)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4.(04新疆建设兵团) 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_发生_而产生的。5(04福建泉州) 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传到观众的耳朵的.8.(04山西)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_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m.12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2、一次快一些,一次慢一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有关.16(02山东济南) 养花人挑选新的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中的_来进行判断的.17(04北京丰台区) 某人说话声音很大,这里说的很大是指声音的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8(04长春) 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叫声音调高,_叫声响度大。20(04河北综合)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21(04江西南昌)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

3、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传播的.22(04泰州) 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24(04无锡) 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_.25(05沈阳市(课改区)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

4、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6(04中考)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_。(写出两点)31(04天津) 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小_.32(05桂林课改区) 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工业噪声:_.交通噪声:_ .33(05贵阳) 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

5、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二、单项选择题34(04长春)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35.(04河北鹿泉实验区) 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36(04芜湖)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7.(

6、04西宁)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 B C D 38(04山东潍坊)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39(04湖北黄冈)

7、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0(01青海) 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秒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 )A.204米B.408米 C.340米D.170米41(04上海)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42(04贵阳实验区) 正在拉二

8、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45(04辽宁大连) 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B(2)(4)C(1)(3)D(3)(4)47(04天津)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49(05南京市)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9、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50(04江苏淮安) 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51.(05南京市)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没有隔音板墙52.(02南京)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55(04无锡) 下

10、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正确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C.某货车司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超量装载货物D.市政府通知: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56(05河北课改区)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58(04太原)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11、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次每秒59.(05汕头市(课改区)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三、信息收集题63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你获得的信息:_六、探究题69(04济南)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

12、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

13、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_.72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声学问题: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请问在这首诗的哪几句中包含了声学道理,并分别包含了什么声学道理?七、计算题73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峭壁下?74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水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为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时间是0.4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