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890212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试卷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综合信息管理ERP系统一、煤炭行业信息化现状及经营特点1。 煤炭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设计和制造中得到日益广泛深入的应用,世界煤炭工业的大公司和发达国家的煤炭生产企业在技术发展和自身竞争需求的推动下,迅速由生产过程自动化向企业信息化转变,对扩大经营规模并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世界煤炭工业的大公司和发达国家的煤炭生产企业中,企业信息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改进了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等创造了条

2、件,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并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信息化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低。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绝大部分仍然停留在重复的单项开发和单项应用的水平上,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部分企业建成了计算机网络,但大多数也只是空网,没有充分发挥其效用,即使有部分应用也是各自独立,各子系统之间没有共享数据。目前,很少有煤矿企业建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不到10的企业初步实现了基本的应用系统集成,建成了管理信息系统雏形。 2。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n 煤炭产品的同行差异化不大,因此其企业竞争战略为成本领先

3、战略。 n 原煤产品本身没有直接材料消耗,但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辅助生产材料,其成本费用约占原煤产品成本的1/4。n 安全生产是企业保持高效益的根本保证。n 由于煤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较多,导致生产计划的不准确和材料消耗的随机性.n 生产过程复杂,存在多种辅助生产系统,在这些系统中有以自动化系统为主的系统,也有以人工管理劳动为主的系统,信息源多、信息形态多样、信息关系复杂,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依赖于对大量复杂信息的综合处理。n 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复合性人才匮乏,企业信息化建设软、硬件基础薄弱.二、煤矿行业综合管理信息

4、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1. 总体目标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安全生产为龙头,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双闭环控制,构建数字化煤矿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经营运作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具体目标:n 以资源优化配置理念为指导,以信息集成为手段,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整个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工作流的和谐运作,实现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P(生产率Productivity)、Q(质量Quality)、C(成本Cost)、S(安全Safety)、E(环境Environment)特性。n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优势,提高信息利用的效

5、率,以提高其信息效能为目的,设计覆盖整个管理经营全过程的信息系统.n 建立信息处理与交换中心,形成快速、安全、科学的信息处理与交换体系,实现管控一体化。n 以信息融合、过程集成为核心,强调信息共享,同时利用技术实现保证系统的柔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动态重组的需要.2。 总体架构三个层次:企业信息门户与决策支持层、企业经营管理层、生产现场管理层.三个应用分系统:企业信息门户与决策支持系统、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分系统、现场生产管理分系统.两个支撑环境:计算机网络支撑环境、数据中心管理环境。一个统一数据处理中心:主要功能是为整个煤矿提供ASP服务,将三个层次,三个应用分系统,两个支撑环境统一在

6、一个数据平台上,实现不同数据格式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同时,在保证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安全管理。3. 系统组成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包含的子系统:智能办公平台、运销管理、生产调度管理、物资供应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和CIP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系统。4。 管理控制体系 引入资源优化配置的先进管理思想实现以企业原煤生产计划拉动相关业务的管理模式,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战略目标确定年度生产计划,并以此为标准并依据企业管理标准、绩效考核指标、目标利润、市场价格等指标分解生成物资需求计划、年度成本计划、年度运销计划、年度维简工程计划、年度资金计划、年度

7、设备接替计划、年度人力计划等,经审核生效后作为考核和差异分析依据,并指导业务层,进行资金流、物流及现场工程项目作业,通过业务管理系统反馈的实时数据与成本资金计划进行差异分析,优化业务流程、控制关键环节,修订企业管理标准、绩效考核指标、目标利润、市场价格等,使得计划、考核、作业、控制、反馈和优化形成闭环,实现物流(备件、设备、耗材、煤)与资金流的双闭环控制.5。 多层次应用架构整个系统结构必须采用一个多级递阶结构,形成从集团-矿-部门-区队的信息动态管理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多核算组织、多厂矿、多地点的应用,能够适应业务分散处理与集中控制管理的模式。6。 系统特点n 先进的管理体系:将资源优化配置

8、的管理理念与煤炭企业设备管理的科学原理相融合,通过系统的应用为煤矿企业建立持续优化的管理体系,带动煤炭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化。n 系统实用性:“管理需要基础、效益在于应用.系统从业务模型、功能设置、人机界面等方面充分体现对国内煤炭企业有针对性的高实用性。n 技术适用性:本产品采用先进的基于框架(Framework)的构件化软件技术开发,应用B/S结构,具有高灵活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充分适用于煤炭企业地域广、应用分散的特点,为煤炭企业的集团化、多元化快速发展提供长期支撑,实现远程管理。n 运行经济性:数据的集中式管理,大大提高了信息的集成度,同时降低了由于分散管理带来的人员、设备和维护的

9、成本,降低了实施的难度,节省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投入。统一规划的总体原则保证了企业的投资“步步为赢”,经济性的投入有效地支撑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投资之间的平衡。n 信息效益性:信息定义和收集标准化、建立离散信息的关联性、信息流动的及时性,避免贻误和疏漏、灵活、快速的信息查询、多角度的信息统计与分析、全面的信息流管理,优化的信息模型,实现信息对管理优化的充分支撑。n 可靠性与安全性:入侵检测、防火墙、防病毒、VPN等网络安全技术的全面运用;良好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方案,操作系统的及时更新;以上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n 可扩展性:C/S和B/S两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支持Internet

10、访问,同时为以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平台。n 基于角色权限管理:标准的权限设置和角色的结合,利用限制到某个按钮操作的权限控制对象,通过角色进行权限的细分和组合,进行立体化的权限设置与管理,提高了权限控制的灵活性开发环境与应用环境。三、煤矿行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组成3.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1。 系统目标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包括设备信息管理及设备业务管理,设备的动态信息来源于设备业务过程,设备业务管理则起到调控业务过程的作用。加强设备的计划调控管理,提高设备的接替效益.计划是衔接各种业务过程的主线,由于设备管理业务多样(使用、维修、调拨、租赁等),紧密围绕生产需求

11、建立计划体系,可以做到设备调控有据可依,满足持续生产的需要。以统一的设备编码管理方式对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设备到货、入库、领用、送修、维修验收、使用交接等业务处理,对设备在企业的使用过程和周转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这样,设备管理者随时可以查询到某一台设备从到货开始在企业中的所有周转过程等信息,同时了解所有设备的分布状况(完好、备用、待修、在修等),对不同生产现场的设备状态进行动态管理,使设备检修、设备维护、零备件配置科学有序.与成本管理系统连接,提高成本核算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设备管理系统与成本管理系统的有机连接,及时、准确为成本管理系统提供租赁费、维修费的结算

12、信息,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数据支持。并通过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设备运营维修成本。盘活设备资产.设备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部分,不仅是生产工具和手段,而且要将其作为经营的对象,应注意其投入产出的效益.通过及时跟踪、考核设备资产的运营状况,采用调拨、转让、租赁等多种手段来优化配置,盘活设备产,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效益.建立设备预防维护管理系统,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可靠性。提供设备维修、技改决策支持。围绕生产计划,将设备使用计划、设备购置计划、设备维修计划、零备件配置计划有机的联结起来,强化设备管理计划调控体系。实现网上供应商管理和采购。1. 煤矿OA办公自动化系统煤矿OA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OA办公自动化系

13、统、触摸屏查询系统、资源整合综合网系统。其中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为煤矿企业的每个用户提供通知公告等信息发布、邮件收发、公文管理、日常办公事务处理、短信收发、各类报表上报与审批等办公事务的信息平台,该软件系统充分体现了无纸化办公的优越性和高效性,触摸屏查询系统是将从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发布的公开信息实现查询功能的软件系统,资源整合综合信息网是将煤矿企业各类办公系统及工业控制系统集成在一个WEB页面上进行集中访问,这样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和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从而使办公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2。 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目标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建立形成一整套基于现代企业先进管

14、理理念与流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搭建企业的组织架构、职位层级关系、核算发生在员工、职位、部门等的人力资源成本及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实现人才招聘选拔、绩效管理、人力成本分析、员工自助管理等全面准确的智能管理。3。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包括设备信息管理及设备业务管理,设备的动态信息来源于设备业务过程,设备业务管理则起到调控业务过程的作用.加强设备的计划调控管理,提高设备的接替效益。计划是衔接各种业务过程的主线,由于设备管理业务多样(使用、维修、调拨、租赁等),紧密围绕生产需求建立计划体系,可以做到设备调控有据可依,满足持续生产的需要。以统一的设备编码管理方

15、式对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设备到货、入库、领用、送修、维修验收、使用交接等业务处理,对设备在企业的使用过程和周转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这样,设备管理者随时可以查询到某一台设备从到货开始在企业中的所有周转过程等信息,同时了解所有设备的分布状况(完好、备用、待修、在修等),对不同生产现场的设备状态进行动态管理,使设备检修、设备维护、零备件配置科学有序.与成本管理系统连接,提高成本核算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设备管理系统与成本管理系统的有机连接,及时、准确为成本管理系统提供租赁费、维修费的结算信息,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数据支持。并通过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设备运营维修成本。盘活设备

16、资产.设备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部分,不仅是生产工具和手段,而且要将其作为经营的对象,应注意其投入产出的效益。通过及时跟踪、考核设备资产的运营状况,采用调拨、转让、租赁等多种手段来优化配置,盘活设备产,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效益。建立设备预防维护管理系统,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可靠性。提供设备维修、技改决策支持.围绕生产计划,将设备使用计划、设备购置计划、设备维修计划、零备件配置计划有机的联结起来,强化设备管理计划调控体系.实现网上供应商管理和采购。4。 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目标有效的预防来自完整的体系,建立整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全面的规划、及时的信息收集、流程化跟踪处理、多角度的对比分析,通过建立安全资源规划、安全教育、安全指标体系、监控检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