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888065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岩金矿矿化控制因素初探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岩金矿矿化控制因素初探草林、黄坑地区位于江西省遂川县西南部,我队自87年开始,先后在这些地区开展了金矿区调、普查等工作,发现了岩金矿点多处,如:大路面金矿点、锡坑金矿点、源坑洞金矿点、密石坑金矿点等。现结合所得资料,对该区金成矿控制因素作初步探讨。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位于井冈山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诸广山隆起区东缘;珠田左安断裂带的北西侧(见图)。区内基底出露有寒武系中统高滩群(2gt)、上统水石群(3sh)和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O1j)浅变质岩系,走向290-340,倾向SW或NE,倾角17-35;盖层为泥盆系中

2、统跳马涧组(D2t)沉积碎屑岩,走向NW340-NE3,倾向SW或NW,倾角18-36,其不整合于基底地层及花岗岩之上。产出的花岗岩岩体为加里东晚期第一阶段混染型二长花岗岩(32-1),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区内出露的褶皱有横店倒转向斜,其轴向北西,轴面倾向南西,核部为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地层,两翼均为寒武系中、上统地层,属基底褶皱。断裂构造主要发育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其次近东西向。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横切各时代地层和花岗岩类岩体,主要断裂有珠田左安断裂带,其走向40-50,倾向NW,倾角65-78,长几十公里,宽4-15m不等,性质在区内主要表现为硅化破碎带

3、,具有多期次活动特点。为区内的导矿构造。北西向断裂构造主要位于北东向断裂的北西侧(上盘),较北东向断裂构造小。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及褪色蚀变。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东西向断裂构造多见于北东向断裂构造的上盘,如黄坑一带,表现为硅化破碎带,主要充填构造角砾岩和石英脉。长20400m,宽0.52.0 m,产状:90/N80。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发育,密石坑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二、矿化特征(一)金矿(化)点分布本区金矿(化)点主要分布在北东向区域性断

4、裂和次一级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金矿(化)点主要产于北西向断裂构造中。草林地区含矿围岩为寒武系浅变质岩,离二长花岗岩体13km。黄坑地区含矿围岩为二长花岗岩,属汤湖岩体。两个地区的矿化多产于断裂构造的膨胀部位或裂隙密集分布区。(二)矿化类型及特征根据金矿石产出的形式,可将区内的金矿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它们的特点是:1、石英脉型金矿化特征该类型的金矿化以大路面金矿点和密石坑金矿点为主。其特点是矿脉规模小,长度520米,厚度415厘米,呈细脉状、透镜状或团块状分布,矿脉具分支复合现象,矿化极不均匀,也不连续。金矿化品位较高,为3.845克/吨,最高品位可达101.92克/吨。

5、矿与非矿界线明显。矿石的颜色为烟灰色或灰黑色,矿石构造为块状和脉状,结构为半自形或他形粒状,局部见压碎结构。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少量的黄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少量的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金矿物以含银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金的成色在80%左右,粒度多在0.0140.5mm之间。金矿物赋存于石英脉中或石英粒间,并与黄铁矿紧密共生。2、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化特征该类型的金矿化以锡坑金矿点、源坑洞金矿点为主。金矿化产在北西向的破碎蚀变断裂带中。其特点是矿体(化)规模大,长度50120米,宽度0.21.5米,矿体(化)的形态呈透镜状或带状,品位一般为4.525.2克/吨,最

6、高品位可达79.6克/吨。金银矿物以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金银矿物中含金量在75%以下,含银量25%以上。矿石构造以网脉状和角砾状为主,结构为半自形粒状或他形粒状。金银矿物分布在石英脉中及石英脉边缘,自然银分布在含锰方解石中。(三)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围岩蚀变受断裂构造控制,呈线型分布在断裂构造中及两侧。蚀变种类有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其中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形成时间早,延续时间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上述蚀变迭加部位,尤

7、其是灰黑色石英脉或硅质脉发育的部位,金矿化较好,品位较富,碳酸盐化强烈发育时,形成银矿化。(四)成矿阶段的划分草林、黄坑地区的金矿化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和继承性。据岩矿石组合分析,热液成矿期由四个成矿阶段组成。第阶段:少量黄铁矿白色石英脉阶段。形成少量团块状、脉状石英,内含少量自形半自形黄铁矿,金矿化较贫,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第阶段: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以出现灰黑色石英脉为特征,此外黄铁矿较发育。产出的金矿物以含银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其成色都在80%左右。第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出现较多的金属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为特点,见少量黄铜矿和毒砂。产出的金矿物以银

8、金矿为主,少量金银矿,金的含量在53.6%-73.81%之间,银含量大于25%。第阶段:黄铁矿玉髓状石英碳酸盐阶段。蚀变以碳酸盐化为主,形成含银含锰的方解石脉,此阶段与银矿化关系密切。产出的金矿物以金银矿和含金自然银为主,其金的含量为46.41%或更低,银含量为53.75%或更高。金矿化与第、阶段关系密切,两成矿阶段的迭加部位,形成较富的金矿化,第阶段主要形成银矿化。这也说明单一的成矿阶段,金矿化不一定好,只有多期多阶段的继承和迭加,矿化才更富。(五)地球化学特征对草林、黄坑地区岩矿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进行聚类、相关及因子分析(见表1、表2及图2),它们反映出的特征是:含矿构造带元素相关距阵表1

9、相 元关 素系 数元素 AsMnPbNiMoCuAgZnAuAs1Mn0.321Pb0.449-0.1171Ni0.0430.3180.1031Mo0.1320.363-0.169-0.0391Cu0.7290.4360.4300.0860.6671Ag0.5280.0320.9600.0040.0130.5701Zn0.021-0.1680.790-0.018-0.0830.1630.8231Au0.4460.0060.867-0.108-0.2170.4190.8900.7241地层花岗岩及含矿构造元素共生组合表表2元 方 法 素项 目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3shAu-As-

10、Pb-Cu(Cu.Pb)-(As.Au)-Mo1、Au-As2、Au-Cu-Pb-AsO1jAuAuAuD2tAu-Mo-Pb(Au.Mo)-PbNo-Au-Pb32-1Au-CuAu-CuAu-Ag含矿构造Au-Ag-Pb-ZnPb-Ag-Au-ZnPb-Ag-Au-ZnF20.40.2 0.8 -0.6 -0.4 -0.2 0.2 0.4 0.6 0.8 1.0 F1 Zn 0.2 Ni Au Pb -0.4 Mo Ag -0.6 Mn -0.8 As Cu Sn -1.0 -1.2含矿构造主因子载荷图解(图2)1、在寒武系变质岩中,Au与As、Pb、Cu三种元素关系密切。在含矿构造带中,

11、Au、Ag、Zn、Pb密切相关。前者反映出元素在区域变质过程中的行为,后者与成矿作用密不可分。2、在二长花岗岩体中(32-1),Au与Cu、Ag关系密切,结合含矿构造中元素的共同组合特征,说明金矿化与岩浆热液有一定的关系。三、矿化控制因素初探(一)金矿化受岩性控制本区的金矿化绝大部分分布在寒武系浅变质岩中,离花岗岩体不远。通过对本区不同时代的地层岩石金丰度值测定,寒武系浅变质岩的金丰度值最大,为6.56ppb,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和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金丰度值相近,分别为3.06ppb和3.15ppb,说明地层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提供矿源物质的作用。(二)金矿化受断裂构造控制本区的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构

12、造控制,这从所有岩金矿化点(异常)均产于断裂构造中得以充分说明。次级的北西向断裂和东西向断裂较发育,矿化大多赋存在这两组断裂构造中,且构造产状变化、分支复合、膨胀部位矿化更好。这是因为构造热液的多期次活动促进了金的反复活化、迁移形成矿化。这两组构造又为矿物质沉淀富集提供场所。构造的继承性和脉动性造成热液的多期次活动和成矿的多阶段性,多次成矿阶段的迭加,形成的金矿化更好。(三)金矿化与热液蚀变的关系金矿化的形成离不了构造运动和热液的作用,从而表现为矿化与某些蚀变紧密伴生。本区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关系甚为密切。综上所述,本区金矿化在形成过程中,寒武系的沉积岩经区域变质形成浅变质岩时,使金初步富集。构造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断裂,为含金热液运移和沉淀提供通道和场所。岩浆活动提供热能和热液,热能使岩石中的金活化运移,加入到热液中,含金热液沿着断裂构造运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改变,金的结合物解体,金在有利部位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