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881718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骨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脊柱骨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脊柱骨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脊柱骨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脊柱骨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骨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柱骨折健康教育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一、疾病知识:脊柱构成人体的中柱结构,分为前方的椎体、椎间盘和前方的附件两局部,具有支撑、保护脊髓和缓冲振荡等作用。整个脊柱分为前、中、后3柱,其前柱包括椎体、椎间盘的前2/3和前纵韧带;中柱包括椎体、椎间盘的后1/3和后纵韧带;后柱包括椎体间小关节及其关节囊、横突、棘突及其间的韧带。脊椎骨折常见于外伤,尤其是暴力因素;椎体肿瘤、感染、骨质疏松等也可导致骨折。脊柱骨折按作用力方向分为以下3种:屈曲性损伤垂直压缩性损伤过伸性损伤。 正面 侧面二、术前指导和保守治疗健康指导手术: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稳定性骨折,脊髓无损伤或无受压者。1、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

2、高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但饮食种类需依据是否有腹胀而定,可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软食。2、体位:卧硬板床,定时以滚动法翻身。胸椎或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可在仰卧位时胸背部的前方垫一软枕,以利骨折的复位。卧床时间一般为6-8周。3、牵引:颈椎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分为颌枕带牵引和颅骨牵引2种,牵引量为3-5kg,但不超过10kg,以免造成脊髓和周围肌肉的牵拉性损伤;腰椎牵引适用于肌肉痉挛、腰痛明显并需骨折复位的病人。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如发现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或局部消失,那么有脊髓受伤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对

3、多发性损伤病人还需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胸部、腹部及小便情况。5、功能锻炼:腰背肌是保证骨折发生后脊柱稳定性重建的主要固定。锻炼方法有仰卧位及俯卧位锻炼法。仰卧锻炼法:1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用头部、双肘部及足跟部五点支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早期即可采用此法如图2三点支撑法:仍仰卧位,患者用头部及双足跟部支撑起全身,并尽力将背部腾空后伸,双上肢屈曲搭于胸前。此法适用于骨折中后期如图.3四点支撑法:仍仰卧位,将双上肢高举于头上,手掌撑在床上,远端双足跟部与双手掌同时用力将身体腾空后伸如拱桥如图,此法适用于骨折中后期,特别是青壮年患者。俯卧锻炼法:第一步:俯卧在床上,两上肢向背

4、后伸,抬头挺胸,使头、胸及两上肢离开床面。第二步:两腿伸直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可交替进行抬起,然后同时后伸抬高。第三步:头、颈、胸及大下肢同时抬起,两上肢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形,如飞燕点水姿势。三、手术日健康指导1、手术方法:骨折复位、固定、椎管减压。2、麻醉护理与饮食:全麻应去枕平卧、禁食水6个小时。麻醉可抑制胃肠蠕动,如病人感饥饿,胃肠蠕动恢复后可进软食,次日可进普食。3、镇痛泵使用:假设使用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响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应妥善放置,防止镇痛泵滑落牵拉导致针头滑脱,假设不慎滑脱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4、病情观察:脊椎手术由于手术创伤或刺激脊髓,可出现

5、血肿压迫或水肿反响而至肢体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内为血肿形成期,术后48小时为水肿顶峰期,故应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在引流过程中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松动及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引流量一般为80ml-120ml,引流液早期为陈旧性血液,24小时后血清样液体。四、术后康复指导:1、体位:全身麻醉未醒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误入气道。应定时翻身,预防皮肤损伤,翻身时应保持头颈胸一致。1周内严禁坐起,7日后开始45度-75度靠坐,禁忌腰部折屈,四肢可做相应的活动。2周后可适当活动,但禁止脊柱弯曲、扭转。2、功能锻炼:包括腰背肌及全身功能锻炼。五、出院指导:1、第1个月主要是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及腰背肌锻炼,2-3个月后可下床进行步行及适度的活动。2、定期1-2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内固定有无移位及骨折愈合情况。口授+图解口授+图解口授+图解口授+图解口授口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