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881314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炭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炭翁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炭翁教学设计漳县武阳中学 白伟红学习目标:1.诵读卖炭翁。2.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品析卖炭翁、宫使形象,并且理解课文是如何细致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教学重点)3.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U盘 PPT课件 多媒体设备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唐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是我国唐代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一首。自注云:“苦宫市也.”“宫市”的“宫”只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购,但当时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

2、闹的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怀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教学过程:(如下)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朗读法 点拨引导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法教学过程:一、读诗题 1.导入初中以来,在课本上有几位令我们影响深刻的老人:熟能生巧的卖油翁;经验丰富的老河兵;坚持不懈的愚公。今天我们一同随着白居易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先多媒体上呈现课题。再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及作者;) 2

3、.集体读一遍诗题,在读一遍。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一位买炭为生的老人。读到了人物的职业与年纪。小活动:(现学现卖) (学生单读):强调职业 (学生再齐读) (学生单读):强调年纪 (学生再齐读)二、品诗味1.自由大声的朗读这首诗2.出示字音,找一位学生读,并全班同学在草稿本上写,以加深印象。鬓 碾 辙 叱 敕 绫 裳 系 注:系(j)释义为打结、扣时3.学生再次齐读诗歌 小活动:学生A单读这首古诗第一段,大家仔细听,他读这首古诗与我们以往的古诗相比有什么感受和不同? 明 确:A.古体诗押韵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式节奏有变化(长短句)-使诗歌跌宕起伏,富于变化。B.诗歌中押韵的地方有:(翁-中;

4、单-寒)三、悟诗情(一)、你读到了怎样一个卖炭翁?(艰辛;可怜)预设1:我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句话中读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劳动。A.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上砍伐树木,默默地烧炭,劳动多么繁重;B.同学们,卖炭翁的千余斤炭不是从集市上买来倒卖的,而是亲力亲为一块一块烧出来的,可见卖炭翁的艰辛预设2:我从“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诗中读出了卖炭翁的艰辛、可怜A.如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这属于什么描写了?-外貌描写;B.那这几句包含了几种颜色?明确:A.烟火色-烟熏火燎的颜色(灰色) B.苍苍:白色(身上唯一靓丽的颜色竟然是-头发花白) C.十指黑 :黑色 给人一

5、种灰暗的感觉 黑白强烈对比,让人倍感心酸预设3:我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句中读出了卖炭翁的艰辛和衣食无着明确:(卖炭翁得来的钱不是为了置办生活用品,只是为了买身上的衣服和吃的食物,用来维持最低的生计。这不禁让老师想起了杨绛在老王一文中写到“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卖炭翁的生活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他凌霜冒雪,不分昼夜伐薪烧炭的目原来如此简单。)预设4:我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读出了明确:A.此诗句中的“可怜”二字是是诗人在文中对卖炭翁评价性的词语。 B.凸显一个数九寒天,只穿一件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者形象。 C.衣正单-愿天寒 极度矛盾的心理(衣

6、正单-愿天暖;提炭价-愿天寒) 卖炭翁,真“可怜”卖炭翁的可怜是谁导致的了? “宫使”(二)、你读到了怎样一个宫使?(得意忘形;霸道;贪得无厌)预设1:我从“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读出了明确:A.翩翩(轻快的样子) 得意忘形,形成对比,洋气高贵B.“两骑” 骑马而来,与卖炭翁的“晓(时间早)驾(驱车赶马)”形成对比 C.“黄衣”、“白衫” 服色看古代等级森严 预设2:我从“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读出了明确:A.霸道 B.“把”、“称”、“叱”、“牵” 动作描写(表现了宫使巧取豪夺的霸道专横,拿着皇帝的命令无需老翁的同意。在圣旨面前,卖炭翁的辛苦劳动显得多么的卑微啊!) C.

7、想象到买炭翁被剥夺的场面,卖炭翁不能讲道理,也没法讨价还价(因为他们借皇帝之名行个人之私) “抢”预设3:我从“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馀斤”读出了 明确:A.贪得无厌B.“半匹”、“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完全是不等价的。也看出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 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提问:1.是谁造成了卖炭翁的可怜?-宫使。仅仅是宫使吗?除了宫使还有谁造成了卖炭翁的可怜? 当时的朝庭 (三) 、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明确:1.能够细致刻画卖炭翁的形象-体察民间疾苦 2.宫使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势力,憎恶宫使-对黑暗势力憎恶与批判 3.这样的一位诗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位为民发声的诗人四、知作者: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唐代的有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五、 课堂小结:六、 作业布置:七、板书设计: 1.卖炭翁(艰辛,可怜) 卖炭翁(白居易) 2.宫使(得意忘形;霸道;贪得无1. 体察民间疾苦2. 对黑暗势力憎恶与批 3.诗人 3.位为民发声的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