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87878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周六年级数学李亚粉.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6课时:“抽屉原理”的应用(摸球问题)导学案主备人:刘晓玉 审核人:刘晓玉 复备人:李亚粉一、教学内容:课文第72页的例3及练习十二的相应练习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三、教学重点:抽取问题。四、教学难点: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求物体数的关系式。物体数=(至少数-1 )抽屉数+1 2、说说这节课要学习什么知识?3、揭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抽屉原理摸球问题。(板题)(二)自主学

2、习:学生猜测,小组内交流。1、示例: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2、生:学生想一想,猜一猜。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3、实验活动。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结果:( )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结果:( )三、合作探究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不难发现:要保证有两个球同色,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四、巩固练习:(1)教科书72页第1、2题。2、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3个,放进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红色的球?要求:1、根据物体数=(至少数-1 )抽屉数+1,2、用极端思想解释说明。

3、五、归纳总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不难发现:要保证有两个规定颜色的球,则要摸出其它颜色的球个数之和加2。六、堂清测试一、我会填16只鸡放进5个鸡笼,至少有()只鸡要放进同一个鸡笼里。2在367个1996年出生的儿童中,至少有()个人是同一天出生的。3瓶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黄球各5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 )个球。415个学生要分到6个班,至少有( )个人要分进同一个班。二、选择1张阿姨给孩子买衣服,有红、黄、白三种颜色,但结果总是至少有两个孩子的颜色一样,她至少有( )孩子。A2 B3 C4 D62李叔叔要给房间的四面墙壁涂上不同的颜色,但结果是至少有两面的颜

4、色是一致的,颜料的颜色种数是( )种。A2 B3 C4 D53 一个盒子里装有黄、白乒乓球各5个,要想使取出的乒乓球中一定有两个黄乒乓球,则至少应取出( )个。A4 B5 C6 D747只兔子要装进6个笼子,至少有( )只兔子要装进同一个笼子里。A3 B2 C4 D5【教学反思】由于上节课学生已经感受了抽屉原理运用的方法技巧,本节课学起来就较为顺利,我要求学生不但运用物体数=(至少数-1 )抽屉数+1的计算方法,还要用极端思想进行解释说明,这样要求,促使学生更加明确抽屉原理的道理,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第57课时:“抽屉原理”的应用练习导学案主备人:刘晓玉 审核人:刘晓玉 复备人:李亚粉一、教学

5、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二、教学重点:抽取问题。三、教学难点: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四、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对答案,针对问题讲解纠错。1、6 、 2 、 7 可以摆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2、六(1)班有28人参加了语文和数学竞赛。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5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8人,语数竞赛都参加的有( )人。需要提示解答方法3、48名学生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 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 )

6、名学生。可用少数学生现场示范,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4、时钟6时敲响6下,10秒钟敲完。10时敲响10下,需要( )秒。5、9个零件中有1件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 )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6、有黄、红两种颜色的球各4个,放到同一个盒子里,至少 取( )个球可以保证取到2个颜色相同的球。要求列算式计算7、把5颗梨放在4个盘子里,总有( )个盘子至少要放2 颗梨。8、一串彩灯按照“红、黄、蓝、绿”的规律排列着,第8个彩灯是( )颜色,第25个彩灯是( )色。(二)、列表。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列表分析。学校组织了象棋、绘画和舞蹈兴趣小组,小A、小B和小C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小A不喜欢象棋,

7、小B不是舞蹈小组的,小C喜欢绘画。画一个表来帮忙,把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推理。小A参加( )组,小B参加( )组,小C参加( )组象棋绘画舞蹈小A小B小C(三)、深化练习。1、7个人住进5个房间,至少要有( )个人住同一间房。为什么?提问学生说算式,并说出道理,注意要求学生语言表达要通顺有条理。2、把9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本书,为什么?3、希望小学有367人,请问有没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为什么?四、合作探究。一副扑克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13张,从中任意抽牌,最少要抽多少张才能保证有4张牌是同一花色?为什么?需要教师引导讲解。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8、( )六、堂清测试:一、填空1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帽子各5顶放入一个盒子里,要保证取出的帽子至少有两种颜色,至少应取出( )顶帽子,要保证三种颜色都有,则至少应取出( )顶;要保证取出的帽子中至少有两个是同色的,则至少应取出( )顶。29只兔子装入几只笼子,要保证每个笼子中都有,且要保证最多有一个笼子中的兔子数不少于3只,则笼子数最少是( )个,最多是( )个。二、对号入座110个孩子分进4个班,则至少有一个班分到的学生人数不少于( )个。A1 B2 C3 D42王东玩掷骰子游戏,要保证掷出的骰子总数至少有两次相同,他最少应掷( )次。A5 B6 C7三、(对的打“”,错的打“”)15只小鸡

9、装入4个笼子,至少有一个笼子放小鸡3只。( )2任意给出3个不同的自然数,其中一定有2个数的和是偶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难度比前面稍加提高,从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有时运用极端思想较容易解决问题。学生在运用极端思想时,有些语言叙述不够通顺,需要加强指导。练习中,发现有些学生分不清物体数、抽屉数、至少数,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反复训练中进行体会。第58课时 认识负数(1)导学案主备人:刘晓玉 审核人:刘晓玉 复备人:李亚粉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

10、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重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独立尝试。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1预习:(1)从例1的图中你能看出三个城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吗?上海和北京的气温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5 +26 8 -40 -120 0 +1032质疑:相互交流有什么疑问 。 二、合作交流1小组研讨:(1)你知道“”和“F”各表示什么吗?(2)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3)负数的前面有“-”号,正数的前面也一定有“+”号,这句话对吗?2交流解惑(1

11、)某天扬州市区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1,这天的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2)海拔高度为-30米,其中的“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3)0是正数还是负数?(4)甲冷库的温度为-8,乙冷库的温度为-5,哪个冷库的温度高一些?三、巩固提升1第2页的“试一试”和第3页的“练一练”第2题。2练习一的第1、3、4、5、6题(第3题的正数有两种写法;第6题图中的每格表示10,0刻度线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四、回顾反思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1零下17摄氏度记作( );零上80摄氏度记作( )。2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它的海拔高度为

12、( )米;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读作( )米。3汽油的凝固点是-18,表示汽油的凝固温度比0低( )。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时,画面上显示23,表示气温比( )高23。4某天早晨的气温是-3,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7,中午的气温是( );晚上的气温比中午的气温又下降了5,晚上的气温是( )。 六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的知识,学起来非常轻松,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一些细小的失误,经过补错,基本都能不对。在习题设计方面,还不够精炼,需要搜集更多题型,开阔学生视野。第59课时 认识负数(2)导学案主备人:刘晓玉 审核人:刘晓玉 复备人:李亚粉学习目

13、标:1、在盈与亏、收与支、增与减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正数和负数,感受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重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应用负数,体验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体验负数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独立尝试。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对答案,然后订正。1复习:(1)+26读作( ),-7读作( )。海拔负四百米写作( ),零上38摄氏度写作( )。 (2)像+12、8、+105这样的数都是( )数,正数都比0( ),其中最大的是( )。像-40、-72、-6这样的数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