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4课第1课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87395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4课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生活第4课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生活第4课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4课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4课第1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 文化生活第4课第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高二政治备课组 授课人:【学习目标】1、识记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理解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3、充分认识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教学重点难点】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自主学习】1、 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中的、具有的文化。2、 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3、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重点掌握作用、地位)(1)的继承。(基本形式之一)(2)的继承。(重要标志)(3) 的

2、继承。(重要组成部分)(4) 的继承。(深刻影响)4、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课堂探究】1、判断: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判断:传统文艺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那它就是一成不变的吗?3、阅读课本P43的探究活动并回答其中的问题:【共建知识网络】【随堂检测】1在武汉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简称八艺节)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甘肃省定西市青岚乡大坪村亲手剪的剪纸作品回娘家亮相。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有( )剪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

3、属于中华传统文艺 剪纸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剪纸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A B C D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3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关于这种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

4、用 A B C D4对于传统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下面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有( ) 民族 国家 社会 个人 A B C D 5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C D【课后作业】.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抛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全部继承B、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传统文化中尽是糟柏,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C、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与糟柏,必须扬弃即批判继承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传统文化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必须全部抛弃.毛泽东引用汉书上 实事求是 一词,并推陈出新,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说明:A.传统文化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 ) B.我们要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享用者C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我们要抛弃所有传统文化,形成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4资料第页第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