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873315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城关中心学校 康 丽教材依据草原是人教义务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设计思想1、教材简析:文章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按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的事情为顺序,以访问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课文语言优美、清新,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的淋漓尽致。2、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能自己读通、读顺文章,理解文字字面意思,了解文章大概内容,但是对于深入领会含义较深的句子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2、与难点。3、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就像徐徐展开在学生眼前的美丽画卷,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弥漫着动人的情趣。课文中所蕴涵的情感必须通过朗读传递出来。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读”应贯穿始终。采用自由读、默读、轻声读、放声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中去体味、去感悟草原的无限风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鞭子、疾驰、礼貌、摔跤、马蹄等。(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3)有感情的

3、朗读课文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品味、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表达、自读理解、讨论交流、朗读感悟、展开想象等过程领会作者细致观察和情景交融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2、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教学难点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学准备草原风光图片、录音机、磁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脍炙人口的敕勒歌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辽阔而壮美的草原风光图,同学们想不想欣赏

4、呢?(想)那我们现在就一同来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吧。(课件展示草原风光)2、当这幅美丽的画面出现在你眼前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躺在草原上舒展筋骨、高歌一曲、吟诗)这个提议真不错,请大家一起朗诵敕勒歌。3、听完大家深情的朗诵,相信草原在大家心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十几年前,老舍先生曾到草原参观访问,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板书课题:草原)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词并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草原的)2、展示自学成果。小黑板出示(1)我会读勾勒 骏马 鞭子 疾驰礼貌 马蹄 摔跤 拘束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2)小小变色龙

5、 l ( ) mng ( )勒 蒙 mng ( ) li( ) mng ( ) (3)课文是从(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的热情好客)两方面来描写的。3、过渡:在这两部分内容中,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的是哪部分内容?(草原的美丽风光)我尊重大家的意愿,现在就带大家去一睹为快吧。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1、小黑板出示阅读提示(1)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几层意思?(2)作者分别写了草原的什么?(3)作者的观察顺序是怎样的?(4)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需要讨论的地方,可以同桌合作)3、汇报交流,师相机引导、点拨(1)引导想象,指导学法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

6、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文联系,激起疑问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齐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迹。”“翠色欲流”“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迹”在你眼前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方法点拨蓝天共碧草一色,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懂字面意思,更要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更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4、小

7、结: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力,面对如此美景,作者怎能不被陶醉呢?在这种境界,在这种境界(师引读)此时,如果我们不细细的品读一番,感受美的熏陶,实在遗憾!5、 指导朗读。(放声朗读,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四、拓展练习假如你是小导游,请为内蒙古草原设计广告语,可借鉴文中的好词佳句。(小组合作解决,推选代表发言、评论,比比哪组同学最有创意)五、总结,再现草原美景同学们,虽然我们都没有真正到过内蒙古美丽的大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美美地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吧。(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边欣赏边闭着眼睛想象。)板书设计: 空气(清鲜)天 天空(明朗)自然风光 小丘(绿) 一碧千里地 (草原) 平地(绿) 翠色欲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