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十四讲.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87168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十四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伤寒论十四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伤寒论十四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伤寒论十四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伤寒论十四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十四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十四讲.doc(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寒论十四讲 刘渡舟编著 (注:1.转自李岩个人网站.我替天下苍生谢谢刘渡舟先生和李岩同志。2.我未作校对,仅仅作参考研究,不可作为处方、教学、科研、传播之据。如有同道校对,能将校对后的文字传之与我,不胜感激。) 前 言 我编写的这本小册子,专题讲述了伤寒论里的十四个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它的系统性和彼此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一讲阐述了伤寒论的历史沿革和对六经辨证的认识,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此书的涵义,第二讲论述了伤寒论条文排列的有机联系,例析了伤寒论的辨证思想和方法,第三讲是讲六经为病提纲证的现实意义,第四讲介绍了伤寒论的气化学说,是以传统的医理去分析六经、六气阴阳变化的规律。

2、以上四讲为本书的总论,它起到指导各论进行辨证的作用。 从第五讲至第十三讲为各论采用了以方带证的归类方法,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主要方证进行了归纳,并附有后世的方证和医案,以加强临床使用。 最后一讲是本人使用经方的心得体会,也是对上述各论的简明、扼要的总结。希冀在理论上有所启迪,对临床有所借鉴,而为本书写作之目的。限于个人的水平,书中一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刘渡舟1982 年5月于北京 目 录第一讲 伤寒论导言 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 三、六经的概念 四、六经辨证方法 五、六经为病传变 六、伤寒论治疗法则 七、伤寒论的方剂

3、八、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第二讲 试论伤寒论条文组织排列的意义 一、太阳病上篇30条 二、太阳病中篇97条 三、太阳病下篇50条 四、阳明病篇 84条 五、少阳病篇 10条 六、太阴病篇 8 条 七、少阴病篇 45条 八、厥阴病篇 56条 九、霍乱病篇 10条 十、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7条 第三讲、试论六经为病提纲证的意义 一、太阳病的提纲证 二、阳明病的提纲证 三、少阳证的提纲证 四、太阴病的提纲证 五、少阴病的提纲证 六、厥阴病的提纲证 第四讲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一、太阳经病 二、阳明经病 三、少阳经病 四、太阴经病 五、少阴经病 六、厥阴经病 第五讲试论桂枝汤的加减证治 一、桂枝肠的适应证 二、

4、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三、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第六讲试论麻黄汤的加减证治 一、麻黄汤的适应证 二、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三、麻黄汤的加减应用 第七讲试论苓桂剂的加减证治 一、水气的概念 二、水气上冲的证机 三、水气上冲的证治 第八讲 试论白虎汤类的加减证治 一、白虎汤 二、白虎加人参汤 三、白虎加桂枝汤 四、竹叶石膏汤 五、白虎加苍术汤六、玉女煎 七、化斑汤 第九讲 试论承气汤类的加减证治 一、大承气汤 二、小承气汤 三、调胃承气汤 四、麻子仁丸 五、桃仁承气汤 六、厚朴七物汤 七、厚朴三物汤 八、厚朴大黄汤 九、大黄硝石汤 十、大黄牡丹皮汤 十一、三一承气汤 十二,黄龙汤 十三、增液承气汤 第十讲 试论柴胡汤类的加减证治 一、小柴胡汤证治 二、小柴胡汤的加减证治 第十一讲 试论理中汤类的加减证治 一、理中汤 二、桂枝人参汤 三、甘草干姜汤 第十二讲试论四逆汤类的加减证治 一、四逆汤 二、四逆加人参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